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p53在KA受体介导的自噬激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 者: 董晓霞
导 师: 秦正红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药理学
关键词: p53 KA 兴奋性毒性 自噬 线粒体
分类号: R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胎鼠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中,研究p53兴奋性毒性KA介导的自噬激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培养大鼠胎鼠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给药法,建立海人藻酸(Kinic Acid, KA)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的体外模型,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模型神经元的损伤;LDH法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MDC观察神经兴奋性毒性对神经元自噬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蛋白的表达;LDH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自噬抑制剂(3-methyladenine, 3-MA)和p53抑制剂(Pifithrin-alpha, PFT-α)对兴奋性毒性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3-MA和PFT-α对模型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LC3、P62、Beclin-1和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蛋白的表达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3-MA和PFT-α对模型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钙离子和自由基的变化。结果:本实验利用培养原代神经元给药法成功建立了大鼠胎鼠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兴奋性毒性的体外模型。免疫细胞化学和LDH结果证实了K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毒性可引起神经元损伤,并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与剂量相关性。MD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神经兴奋性毒性可以激活神经元自噬活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K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中P62、Bcl-2蛋白表达下调,LC3、p53、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3-MA和PFT-α预处理可抑制这些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兴奋性毒性激活的自噬可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钙离子和自由基浓度增加;3-MA和PFT-α预处理可抑制这些改变。结论:1.成功建立了大鼠胎鼠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兴奋性毒性的体外模型。2.神经兴奋性毒性可以激活神经元自噬活性。3.抑制p53可抑制KA受体介导的自噬激活。4.抑制自噬或抑制p53可抑制KA受体介导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钙离子和自由基浓度增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序言  9-17
  一、谷氨酸受体与兴奋性毒性  9-10
  二、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10-12
  三、自噬的监测与研究方法  12-14
  四、p53 信号通路与神经兴奋性毒性  14
  五、线粒体与神经兴奋性毒性  14-15
  六、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7
第一部分 大鼠胎鼠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的培养与鉴定  17-22
  材料与方法  17-18
  实验结果  18-21
  小结  21-22
第二部分 KA 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对大鼠胎鼠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的影响  22-32
  第一节 KA 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对大鼠胎鼠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2-25
  第二节 KA 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对大鼠胎鼠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自噬激活的影响  25-32
第三部分 自噬体抑制剂3-MA 与p53 抑制剂PFT-α对神经兴奋性毒性模型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的影响  32-45
  第一节 p53 通路对神经兴奋性毒性模型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活性的影响  32-35
  第二节 3-MA和PFT-α对神经兴奋性毒性模型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自噬激活的影响  35-45
第四部分 自噬体抑制剂3-MA 与p53 抑制剂PFT-α对神经兴奋性毒性模型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中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45-55
  第一节 3-MA和PFT-α对神经兴奋性毒性模型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45-47
  第二节 3-MA和PFT-α对神经兴奋性毒性模型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中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47-50
  第三节 3-MA和PFT-α对神经兴奋性毒性模型的原代纹状体神经元细胞中线粒体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50-55
讨论  55-61
结论  61-62
参考文献  62-6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67-68
英文缩写词表  68-69
致谢  69-70

相似论文

  1. Slug对P53-MDM2系统的调控作用,R730.2
  2.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3.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4. 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S433
  5. 一个芥菜型油菜品种资源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分析,S565.4
  6. 甘蓝型油菜线粒体DNA提取及基因表达分析研究,S565.4
  7. 线粒体温和解偶联剂的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R341
  8. MCFP对肝癌细胞生物行为学影响初步研究,R735.7
  9.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诱导Eca-109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R735.1
  10. KZNF家族中p53调控分子的筛选及功能鉴定(AxZ型、SABZ型和ACxZ型),R730.2
  11. 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机制的研究,S562
  12.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R735.35
  13. 右旋柠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凋亡,R733.7
  14. 动物性中药材地龙DNA条形码的初步研究,R282.5
  15. 乙醛脱氢酶2在法舒地尔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探讨,R54
  16. 缺氧后处理影响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机制的研究,R563.8
  17. PI3K和P5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25
  18. EGFR、K-ras、P53及Ki-67蛋白在大肠癌、胃癌和食管癌表达的研究,R735
  19. NF-κB抑制剂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非小细胞肺癌ASPP1、ASPP2表达的影响,R734.2
  20. p53、PCNA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R735.2
  21. AMPK通路对急性光损伤模型中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R779.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卫生基础科学 > 卫生毒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