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11家上市银行的分析

作 者: 吴艺豪
导 师: 周春喜; 包建顺
学 校: 浙江工商大学
专 业: 金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KMV模型 ROA 非利息收入
分类号: F832.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最早始于美国,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金融危机的苗头在美国初现,2008年9月伴随着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危机迅速波及欧洲、亚洲等地区,在各国的金融机构中蔓延,爆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从2009年中期开始,经过各国政府和经济体出台的宏观政策与措施,全球已经度过金融危机的恐慌阶段,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在这一个阶段,局部的危机仍然存在,如当前欧洲各国面临的欧债危机,使得许多欧洲商业银行面临破产的危险。相比欧洲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也面临诸多冲击,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银行收入的单一和银行理财产品的泛滥使我国商业银行涉足更高风险的业务,一旦负债无法偿还,就会造成信用风险的放大效应,因而新形势下对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也为银行业的资本监管、信用风险控制指明了一条道路,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统计,在银行所有风险中,信用风险约占全部风险的60%。本文主要将围绕着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会顾信用风险产生的历史成因、管理方法与模型,探讨巴塞尔Ⅲ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然后对后危机时代我国的商业银行,包括国有股份制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共11家上市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抵御水平进行测度分析,选取2008初至2012第三季度年共19个季度时间节点,通过KMV模型度量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信用风险,通过设定银行的违约点(DPT)得出11家银行的违约距离(DD)与违约概率(EDF),以违约距离(DD)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指标,违约距离(DD)越大,则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就越低,银行的信用水平就越高。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的总体信用水平较高,面临的信用风险也较低,其中国有银行的信用水平最高,其次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较为接近。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2008年至2012年银行业的总体季度信用水平(以违约距离为衡量依据),再利用计量模型,引入货币流动性(M2/GDP)、商业银行资产规模(TA)、资产盈利能力(ROA)和银行非利息收入(NINC)、等解释变量建立模型,得到货币流动性(-8.43)和非利息收入(-3.59)对银行信用水平呈负向影响,资产规模(+22.4)和盈利能力(+11.8)对银行信用水平呈正向影响,本文将从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对实证结果做出解释,最后对降低银行信用风险、提升商业银行信用水平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4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9-10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10-11
  第三节 文章框架与主要内容  11-12
  第四节 创新点  12-1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4-24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信用风险成因的研究  14-15
    一、信息不对称的解释  14
    二、金融脆弱性的解释  14-15
    三、金融体制和产权结构的解释  15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15-21
    一、传统信用评分方法  16-17
    二、现代信用分析模型  17-21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  21-22
    一、外部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  21-22
    二、内部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  22
  第四节 信用风险研究的文献评述  22-24
第三章 巴塞尔协议及信用风险度量KMV模型  24-37
  第一节 巴塞尔协议Ⅱ  24-25
  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Ⅲ  25-30
    一、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25-28
    二、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  28-29
    三、巴塞尔协议Ⅲ的意义与作用  29-30
  第三节 信用风险度量的KMV模型  30-37
    一、KMV模型的理论基础  30-32
    二、KMV模型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流程  32-35
    三、KMV模型的评价  35-37
第四章 银行业信用风险的测度  37-46
  第一节 时间维度与数据样本的选择  37-38
    一、数据时间维度的选择  37
    二、数据样本的选择  37-38
  第二节 测度过程  38-41
    一、KMV模型的参数设置和数据来源  38-39
    二、Matlab运行结果  39-40
    三、测度结果拟合验证  40-41
  第三节 结果分析  41-46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横向对比分析  41-43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纵向对比分析  43-46
第五章 银行业信用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6-57
  第一节 数据的选取和来源  46-48
  第二节 实证过程  48-53
    一、数据的季节性调整  48-51
    二、平稳性检验  51-52
    三、实证过程  52-53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53-57
    一、货币流动性(M2/GDP)的影响  53-54
    二、资产规模(TA)的影响  54-55
    三、资产盈利水平(ROA)的影响  55
    四、非利息收入(NINC)的影响  55-57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57-61
  第一节 总结  57-58
  第二节 政策建议  58-59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59-61
参考文献  61-64
附录Ⅰ  64-65
附录Ⅱ  65-76
附录Ⅲ  76-77
致谢  77-78

相似论文

  1. 出版社赊销信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G231-F
  2. 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922.68;F832.4
  3. DB银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优化研究,F832.2
  4.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研究,F832.33
  5. 工商银行盐城亭湖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研究,F832.2
  6. 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F830.42
  7. 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定量分析研究,F224
  8.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优化研究,F832.2;F224
  9. 医药流通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426.72
  10. 江西省商业银行、证券市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F121.3
  11.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1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39.45
  1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F832.5
  14.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研究,F832.2
  1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832.2
  16. 国有商业银行员工流失状况及对策研究,F832.2
  17. 基于复杂系统的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研究,F224
  18. 我国国有银行的薪酬制度分析,F832.2
  19. 次贷危机背景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管理研究,F832.4;F293.3
  20. 引入外资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F224
  21. 后金融危机下美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研究,F832.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组织、银行 > 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