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预付卡市场研究与风险分析

作 者: 何敏
导 师: 张宽海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贸易电子商务
关键词: 预付卡 预收款项 沉淀资金
分类号: F7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5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预付卡作为营销、资金管理的重要工具被商业流通企业广泛应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额支付电子工具,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通讯、医疗服务、餐饮及美容美发等各个领域,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支付服务多元化的现实需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银行为主体的传统支付结算服务体系的不足。随着预付卡发卡主体的多样化,多种类型的支付公司、数据处理商、网络公司、预付款公司等参与主体增多,预付卡已经渐成产业体系。预付卡发行和使用数量快速扩张,使用范围广泛,功能不断创新,其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渐强。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美国权威机构Mercator Adivisory最新发布的《预付卡市场研究及预测报告(2009-2012)》对全球33个预付卡市场的发卡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全球预付卡发卡量增长速度为17.29%,高于2008年12.39%的增长速度。预付卡市场不但没有受到牵连,2009年反而成为全球预付卡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一年,2009年全球预付卡市场规模达到10526亿美元。制定公共的标准和规范约束预付卡行业参与各方的行为,引入相关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维护各相关方的基本权益,共同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环境已经列上日程。本文从预付卡市场研究和风险分析的角度出发,使用经济学主流的分析方法,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在分析了国内外文献对预付卡市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采用建立模型,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我国预付卡市场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文章第一部分回顾了国内外预付卡市场的发展情况,相关历史如下: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预付卡随着大学校园的一些项目和交通卡的出现而诞生,是最早的一种封闭式预付卡系统。到80年代后期,电话预付卡开始在美国的大中城市出现。在其后的90年代中期,封闭式的礼品卡开始形成雏形。到了现在,许多美国的主要商业银行都在开发预付卡产品,并且硕果累累。日本是现在使用预付卡购物最普遍的国家之一。在欧洲,预付卡最早使用于电信市场。1995年7月英国最大的零售银行代表国民西敏西银行和米德兰银行合办企业发行一种Mondex卡,该卡具备多用途预付卡功能,开创了多用途预付卡的先河。欧洲一家支付顾问研究公司PSE表示,目前欧洲预付卡年交易量约为1.5亿笔,约占卡支付交易总量的5%,占交易总额的3%。预计未来5年内增长率将超过110%,至2010年底将达到23亿笔左右,占卡支付总量的30%左右。我国对预付卡的研究体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消费者承担风险,发卡机构经营不善,可能会出现“挤兑”现象,这部分损失谁来买单?最后可能是政府,从而引发公众信用危机。第二,卡内资金监管,可能会出现洗钱、被私自挪用。第三,目前发行的预付卡有着众多“霸王条款”,例如:不挂失、不兑现、遗失不补、有效期限制、过期作废、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等等,这些限制其实都是商家单方面的规定,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侵害。第四,清算系统安全性无法保障,有潜在风险。第五,预付卡对流通中现金的替代率越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的控制力就越是受到影响,央行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随后本文在第二部分对预付卡产业链进行了梳理。国内预付卡行业已初步形成发卡、受理、交易转接等业务组成的产业链,可以归纳为卡片发行、卡片受理和交易转接三大环节。而国内预付卡发行、使用规模相当可观,在国庆、元旦等重大节假日更是供不应求。为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获取规模经济和协同经济效益,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预付卡已呈现出从单一法人、单一用途、本地区使用,向多个法人、多个用途、多个地区使用的发展态势。本文在回顾了预付卡发展历史,国内产业发展情况后,接着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专用预付卡市场和通用预付卡市场进行了研究。本文第三部分是基于实证方法的专用预付卡市场研究。封闭式专用预付卡发卡主体机构比较分散,因为这个原因,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的统计数据,本文通过对32家上市公司的预收账款的变化情况和对基于全国范围内的300多家样本企业,涉及对百货,超市、餐饮行业的流通领域的预付卡发卡情况进行研究。上市公司样本的取样,A股上市公司中约有60余家流通领域的上市公司,但本文的研究目的为预付卡市场研究分析,虽然流通领域的上市公司发放预付卡确实是把发卡金额归入预收账款,但很多流通领域上市公司也进行其他业务的经营,比如进行房地产投资。因此本文将这些公司剔除在样本之外而在所保留的32家上市公司样本中当然也不能全部保证其预收款项都是预付卡售卡金额,但这些公司的预收账款中大部分都是预付卡的售卡金额,所以经过仔细甄别,最终在样本中留下这32家企业。而通过对以上样本的分析分析可知:预付卡销售和消费高峰集中在节假日期间,根据对平日和交易高峰的日交易情况的连续观测,预付卡交易高峰期间的交易量集中的特点非常明显。第四部分对通用预付卡市场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发行通用预付卡公司的运作流程进行了举例,而后对通用预付卡市场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在以上基础上,本文利用排队理论对通用预付卡市场沉淀资金进行了研究。排队论主要研究各种排队系统的概率规律性,主要是研究队长分布、等待时间分布和忙期分布等。为了估算沉淀资金量,本文将通用预付卡支付平台的资金流动过程抽象为M/M/1/∞排队模型,本文在该模型的基础上估算通用预付卡支付体系中的沉淀资金量。第五部分,集中介绍了预付卡市场存在的问题与风险。预付卡消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预付卡消费合同中霸王条款多、发卡机构缺失诚信、预付卡强征开卡服务费和限定预付卡使用范围等等。预付卡消费带来的风险包括:沉淀资金挪用的风险、信用风险、滋生腐败的风险、私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洗钱风险和逃避税收的风险。第六部分在认识了预付卡市场现存的问题与风险后,从监管层面提出了一些对预付卡市场进行风险规避的建议。主要包括:设立发卡企业市场准入门槛、服务欺诈可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合同条款解释应向消费者倾斜、沉淀资金的保证金制度等等。本文的最后,在对预付卡市场现存状况进行分析后,对预付卡市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预付卡行业与商业流通行业密不可分,两个行业互相影响。商业流通行业是预付卡行业发展的土壤和基础,商业流通业的发展模式及创新趋势对预付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预付卡的发展也对商业流通行业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未来的预付卡市场封闭式专用预付卡、非金融标准的半开放式预付卡、金融标准的开放式预付卡以及各种非现金支付工具同台竞技。还有各种产业资本、新进入者以及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的预付卡的替代产品也会给预付卡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生力量。对于消费者来说,支付工具选择的多样化也会产生诸多的困扰,如卡片种类增多、管理不方便,卡片功能的差异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等。预付卡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7
1. 导论  17-20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  17-18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8-19
  1.3 研究方法  19
  1.4 可能的创新  19-20
2. 预付卡市场的发展  20-33
  2.1 国外预付卡市场发展的历史概况  21-24
  2.2 我国预付卡市场的发展概况  24-27
    2.2.1 对非银行类预付卡态度  24-25
    2.2.2 对银行类预付卡态度  25-27
  2.3 预付卡定义  27-28
  2.4 预付卡分类  28-29
  2.5 预付卡产业链  29-31
    2.5.1 卡片发行  29
    2.5.2 卡片受理  29-30
    2.5.3 交易转接和其他  30
    2.5.4 第三方服务机构  30-31
  2.6 我国预付卡市场整体状况  31-33
    2.6.1 发行、使用规模庞大  31
    2.6.2 发行主体众多  31-32
    2.6.3 应用范围广  32-33
3. 专用预付卡市场研究  33-41
  3.1 流通领域上市公司预收账款的变化情况  33-37
    3.1.1 流通领域上市公司取样  33-34
    3.1.2 样本上市公司预收账款变化情况  34-35
    3.1.3 2008-2010年部分百强连锁企业预付卡销售和消费情况  35-36
    3.1.4 预付卡的销售和消费的时间分布  36-37
    3.1.5 预付卡的销售和消费日效应明显  37
  3.2 笔均销售金额与笔均消费金额增长是主流  37-39
    3.2.1 笔均销售金额变动情况  37-38
    3.2.2 笔均消费金额变动情况  38-39
  3.3 预付卡发行和使用状况与流通企业业态关系紧密  39
  3.4 在途资金规模变化情况  39-41
4. 通用预付卡市场研究  41-58
  4.1 各发卡机构情况概述  41-46
    4.1.1 上海斯玛特  41-42
    4.1.2 北京资和信集团  42-43
    4.1.3 四川商通实业有限公司  43-46
  4.2 通用预付卡发行参与方众多  46-48
    4.2.1 商业流通企业发行的半开放式通用预付卡  46-47
    4.2.2 第三方机构发行的半开放式通用预付卡  47
    4.2.3 地方政府主导发行的市民卡  47
    4.2.4 金融机构或金融机构投资企业发行的开放式通用预付卡  47-48
  4.3 半开放式通用预付卡地区发展不均衡  48
  4.4 利用排队理论对通用预付卡市场沉淀资金的研究  48-58
    4.4.1 排队论简介  48-52
    4.4.2 通用预付卡排队模型的相关定义  52-53
    4.4.3 排队模型  53-55
    4.4.4 基于M/M/1/∞排队模型估算通用预付卡支付体系中的沉淀资金量  55-58
5. 预付卡市场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58-62
  5.1 预付卡消费存在的问题  58-59
    5.1.1 预付卡消费合同中霸王条款多  58
    5.1.2 发卡机构诚信缺失  58-59
    5.1.3 预付卡强征开卡服务费  59
    5.1.4 限定预付卡使用范围  59
  5.2 预付卡消费带来的风险  59-62
    5.2.1 沉淀资金挪用风险  59-60
    5.2.2 信用风险  60
    5.2.3 滋生腐败的风险  60
    5.2.4 私人信息泄露风险  60
    5.2.5 洗钱风险  60-61
    5.2.6 逃避税收的风险  61-62
6. 从监管层面对预付卡市场进行风险规避  62-66
  6.1 国家对预付卡行业监管的历史沿革  62-63
  6.2 对预付卡行业风险进行规避的一些建议  63-66
    6.2.1 设立发卡企业市场准入门槛  63
    6.2.2 服务欺诈可适用惩罚性赔偿条款  63-64
    6.2.3 合同条款解释应向消费者倾斜  64
    6.2.4 沉淀资金的保证金制度  64-66
7. 预付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66-71
  7.1 预付卡行业的创新  66-67
    7.1.1 预付卡支付功能和产品创新  66
    7.1.2 预付卡销售手段多样化  66-67
    7.1.3 预付卡产业链的延伸  67
  7.2 预付卡行业未来的发展  67-71
    7.2.1 商业流通行业发展趋势  67-68
    7.2.2 预付卡行业发展趋势  68-71
8. 结语  71-72
参考文献  72-76
后记  76-77
致谢  77

相似论文

  1. 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问题研究,F724.6
  2. 预付卡法律问题研究,D922.29;D923
  3. 建业住宅集团基于至尊卡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型设计,F293.3
  4. 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相关法律问题研究,F724.6
  5. 电子预付卡发行主体的法律风险防范,F721
  6. 网络第三方支付监管制度研究,D922.28
  7. 预付卡的安全性在黔通卡系统中的应用,TP319
  8. 城市核心商业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F721
  9. 消费者视角下的医药零售企业声誉测评研究,F721;F224
  10. 大连久光百货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F721
  11. 服务属性对连锁服务行业品牌内涵的影响研究,F721
  12. 知识的黏着性、组织社会资本对零售企业跨国知识转移的影响研究,F721
  13. ABC分类法在L连锁超市的运用研究,F721
  14. 综合商业业态下的超市卖场设计策略研究,F721
  15. 零售连锁企业法律风险及其防范,F721
  16. 基于RFID技术的连锁零售企业协同研究,F721
  17. 基于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的A百货公司培训体系研究,F721
  18. DD珠宝零售商场经营战略研究,F721
  19. 宜家家居采购和供应管理模式与改善策略研究,F721.7
  20. 武汉中百集团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F721
  21. 武汉市药店分布研究,F7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中国国内贸易经济 > 商业经济体制和组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