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S公司单元制模块化员工培训体系研究

作 者: 李敏蕾
导 师: 吴继红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工商管理
关键词: 能力素质模型 单元制 模块化 培训
分类号: F407.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供电企业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首要任务,这一特性决定了技能人员是企业有序生产的骨干力量。伴随着电网规模快速发展、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电网运行方式日趋复杂,S供电公司员工数量却持续多年呈现负增长,且由于省公司人才执行减人政策,使得这一趋势将很难改变。因此充分挖掘现有员工的潜能,提升技能水平,促进员工队伍实现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提升显得尤为迫切。供电企业承担着电力传输、分配、使用管理的职能,涉及工种较多,有检修、运行、调度、营销等有二十几个工种方向,且每个工种的技能要求都不一样,因此需要对不同工种提供适合岗位需要、因地制宜的培训。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S供电公司(以下简称S公司)单元制模块化的员工培训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本文一方面从S公司的发展、员工队伍结构、培训机制创新的背景、传统培训模式的制约,企业和员工对培训的定位,找出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与员工自身培训需求的结合点。另一方面根据供电企业职业工种构成,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建立员工能力分析表,以此为基础进行技能培训的模块划分,并将培训与技能等级晋升的要素相衔接,从而构建单元制、模块化的培训方式,促使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实现根据专业岗位工种要求设定培训目标和课程。同时由于根据生产情况编制生产繁忙程度图谱,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等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以P-CMM人力资源评价工具对S公司的现状及差距进行了分析诊断,并寻找解决措施;第二,以S公司实际工作为立足点,分析在员工参培过程中发生的工学矛盾问题,根据工作量大小明确工作节点,建立生产繁忙程度图谱,根据该图谱来制定年度培训需求和计划,从而解决实际送培矛盾。第三,借鉴能力素质模型,将S公司的职业技能工种进行分类,分析不同工种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第四,基于岗位能力分析,将每个工种技能培训项目进行模块化分割,组建培训单元,形成单位制、模块化培训体系。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2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9-10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0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0-12
第二章 相关培训理论及应用现状  12-23
  2.1 相关培训理论概述  12-13
  2.2 行动学习法  13-15
    2.2.1 行动学习法在企业的应用  13-15
    2.2.2 行动学习法与传统培训的比较  15
  2.3 能力素质模型  15-17
    2.3.1 能力素质模型的定义和结构  15-16
    2.3.2 能力素质模型在员工培训中的运用  16-17
  2.4 模块化培训  17-19
  2.5 优秀企业培训模式案例  19-22
    2.5.1 GE 公司培训理念及模式  19-20
    2.5.2 IBM 公司的培训模式  20-22
  2.6 先进培训理念和模式的借鉴  22-23
第三章 S 公司培训管理分析与诊断  23-33
  3.1 S 公司概况及员工队伍结构  23-25
  3.2 培训管理的分析与诊断  25-33
    3.2.1 公司原培训管理概述  25-26
    3.2.2 基于P-CMM 的培训管理诊断  26-29
    3.2.3 传统培训模式制约原因分析  29-33
第四章 单元制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33-51
  4.1 单元制培训体系的设计  33-41
    4.1.1 单元制培训体系构建的目标  34
    4.1.2 单元制培训体系构建的原则  34-35
    4.1.3 单元制培训体系的构建过程  35-41
  4.2 单元制培训体系的实施流程设计  41-48
    4.2.1 培训需求管理  42-44
    4.2.2 培训计划管理  44-45
    4.2.3 培训实施管理  45-46
    4.2.4 培训评估管理  46-48
  4.3 培训与生产的矛盾分析与解决方法  48-51
    4.3.1 工学矛盾分析  48-49
    4.3.2 生产繁忙程度图谱  49-51
第五章 单元制模块化培训体系的实施保障  51-60
  5.1 文化保障——共建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  51-52
  5.2 组织保障——建立务实高效的工作责任制  52-55
  5.3 机制保障——形成与考核激励挂钩的促进机制  55-58
  5.4 技术保障——完善培训设施和网络平台  58-60
第六章 研究结论  60-63
  6.1 单元制培训体系研究结论  60-62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  62-63
致谢  63-64
参考文献  64-66
附件  66-74
  附件一:培训指导书  66-68
  附件二:培训流程图  68-72
  附件三:培训项目评估反馈表  72-73
  附件四:培训服务满意度调查表  73-74

相似论文

  1. 一种新型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的研究,TP242.2
  2. 参与式培训对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影响,G636
  3. 广州市高中物理教师继续学习需求与有效培训策略研究,G633.7
  4. 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G715.1
  5. 百威英博公司管理培训生制度的实施,F272.92
  6. 新疆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运行现况调查,R471
  7. 优势视角下的上海M区世博志愿者培训研究,D632.9
  8. 六年级学生分数计算能力的培养及其对分数应用能力的影响,G623.5
  9. 淮安市农民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725
  10. YQ石化公司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F272.92
  11. 云南省烟草公司营销队伍培训与开发研究,F272.92
  12.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研究,G434
  13. 国际工程领域人才培训体系构建,F426.92
  14. 中石化A公司培训效果评估改进研究,F426.72;F224
  15. 少儿英语培训消费意向研究,G623.31
  16. 美国就业培训体系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F249.2
  17. 模块化双管发射技术的研究,TN957.3
  18. 基于分布式描述逻辑的本体模块化构建方法研究,TP391.1
  19. 兰州石化公司员工培训管理改进研究,F426.72
  20. 青海油田员工培训满意度调查报告,F426.22
  21. 青海油田冷湖油田管理处培训问题研究,F426.2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工业经济理论 > 工业部门经济 > 电气、电子工业 > 电力、电机工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