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G-CSF对骨髓和外周血中MDSCs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 者: 凌奕文
导 师: 刘启发
学 校: 南方医科大学
专 业: 血液内科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造血干细胞动员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分类号: R3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移植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此举措不仅可以满足临床对于采集造血干/祖细胞的数量要求,还产生了一种现象:采用G-CSF动员后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移植其造血与免疫重建快于骨髓采集物移植,尽管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中T细胞高于骨髓采集物数倍,但是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并未增高,当中的机制至今仍未得到完全阐释。有研究者对移植采集物中CD4+、CD8+初始及记忆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表达、CD34+细胞含量、HLA-G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初步揭示了G-CSF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低GVHD发生率与改变移植物中的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表达等有关。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来源于骨髓祖细胞和未成熟髓细胞,小鼠中它们都表达Gr-1和CD11b分子,人类MDSCs的谱系标志是CD33阳性,CD3、CD14、CD19、CD56及HLA-DR阴性或者CD33+/CD11b+/CD14-细胞。在健康成年鼠中,仅在骨髓中有大量的Gr-1+/CD11b+的细胞,而外周血和脾中少于4%。在健康成年人中则未见有相关报道。正常情况下,MDSCs可以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或)粒细胞。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炎症及外伤时,均可检测到MDSCs体内的扩增。尤其在荷瘤小鼠的脾脏、血液及肿瘤组织和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MDSCs数量和比例均有大幅度的增加,贯穿肿瘤发生的整个过程,且与肿瘤的大小和恶性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大量的动物模型研究报道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MDSCs起到免疫抑制作用。最近有研究者发现在小鼠模型中G-CSF能从骨髓中动员更多的MDSCs到达外周,但在人体中G-CSF对MDSCs的影响及MDSCs与aGVHD的关系却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现报道在人体中G-CSF对MDSCs的影响及MDSCs与GVHD的关系。二方法对20例健康造血干细胞供者,在G-CSF动员前和动员后第5天分别获取骨髓(BM)、外周血(PB)及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MDSCs和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及MDSCs表面粘附分子CD11a、CD44、CD49d、CD49e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动员前后BM及PB中精氨酸酶(ARG)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量。以30例接受allo-HSCT患者输注MDSCs细胞数中位数为界值进行分组,比较高MDSCs与低MDSCs组移植后造血重建、免疫重建、GVHD发生率、缓解与复发、长生存等指标,分析MDSCs移植细胞数与aGVHD发生的相关关系。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动员前后比较、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t检验或者配对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非参数方法分析非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1、G-CSF对健康供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经G-CSF动员后第5天,健康供者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数量明显提高(P<0.001),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PLT)均无明显变化(P=0.205、0.939)。2、G-CSF动员对PB和BM中MDSCs含量的影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健康供者PB、BM中均能检测到MDSCs, MDSCs在PB中占有核细胞比例为0.35±0.07%,BM中为0.65±0.13%,BM中MDSCs比PB中高(P<0.001);G-CSF动员5天后MDSCs在PB中占有核细胞比例为0.79±0.16%,BM中为0.72±0.13%,动员后BM与PB中MDSCs比例相比无明显变化(P=0.114)。动员后外周血中MDSCs含量明显高于动员前(P<0.001),而动员前后BM中MDSCs细胞比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136)。3、G-CSF动员对PB和BM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动员后PB中CD4+CD25+ Treg细胞较动员前明显上升(P=0.048),其余细胞亚群均未见有显著差别(P均>0.05), G-CSF动员前后MDSCs表达量与CD4+CD25+Treg细胞表达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rs=0.627,P=0.096)。4、MDSCs表面粘附因子:动员前PB中MDSCs表面粘附因子CD11a、CD44、CD49d和CD49e表达量分别为0.72±0.23%、0.63±0.17%、0.34±0.11%和0.59±0.09%,BM中MDSCs表面粘附因子表达量分别为1.06±0.16%、1.08±0.13%、0.87±0.10%和1.18±0.19%;动员后PB中MDSCs表面粘附因子CD11a、CD44、CD49d和CD49e表达量分别为0.44±0.21%、0.34±0.10%、0.44±0.11%和0.41±0.12%,BM中MDSCs表面粘附因子表达量分别为0.75±0.13%、0.52±0.14%、0.50±0.12%和0.69±0.15%。动员前PB和BM中MDSCs表面粘附因子表达量明显高于动员后(P值均小于0.05)。5、Arg和iNOS表达量:动员前PB和BM中Arg表达量分别为0.66±0.15mIU/ml和2.20±0.40mIU/ml,动员后分别为1.89±0.19mIU/ml和2.16±0.40mIU/ml;动员前PB和BM中iNOS表达量分别为0.92±0.13mIU/ml和2.68±0.36mIU/ml,动员后分别为2.10±0.13mIU/ml和2.79±0.23mIU/ml。动员后PB中Arg和iNOS表达量均较动员前明显提高,具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动员前后BM中Arg和iNOS表达量均无明显变化(P值均大于0.05)。6、GVHD发生情况:中位随访时间为227天(48—363天),30例接受allo-HSCT患者,18例患者存活、12例死亡。高MDSCs组aGVHD发生率20.00%(3/15)、Ⅲ-Ⅳ°aGVHD 0.00%(0/15)、cGVHD 30.77%(4/13);低MDSCs组aGVHD发生率66.67%(10/15)、Ⅲ-Ⅳ°aGVHD 20.00%(3/15)、cGVHD 45.45%(5/11)。高MDSCs组aGVHD发生率显著低于低MDSCs组(P=0.011),而两组间Ⅲ-Ⅳ°aGVHD和cGVHD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P=0.073、P=0.469)。7、MDSCs移植数与aGVHD发生关系:使用相关分析(Bivariate Correlations)分析移植MDSCs数量与aGVHD发生关系,结果显示:移植后aGVHD的发生程度随着移植时回输供者MDSCs细胞数量的增多而降低,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0.445,P=0.014)。提示MDSCs细胞数量与aGVHD发生率有显著负相关关系。8、移植后复发与长生存:高MDSCs组复发率为26.67%(4/15),低MDSCs组复发率为20.00%(3/15),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别(P=0.671)。高MDSCs组与低MDSCs组无病生存率分别是46.7±14.2%和38.9±15.8%,总生存率分别是70.9±12.4%和50.6±15.0%,比较两组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833、0.442)。四结论在人体G-CSF能动员BM中MDSCs到达外周血,使PB中MDSCs增高,PB中ARG与iNOS表达量增高。G-CSF动员MDSCs到达外周的机制与MDSCs表面粘附因子表达量变化有关。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中MDSCs增加与移植后低aGVHD发生率有关,两者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MDSCs细胞输注不会影响GVL和免疫重建功能。

全文目录


摘要  3-7
ABSTRACT  7-14
前言  14-22
材料与方法  22-32
  1.1 材料  22-24
  1.2 主要实验方法  24-28
  1.3 临床资料与方法  28-31
  1.4 统计学分析  31-32
结果  32-47
讨论  47-50
参考文献  50-55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5-56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56-58
致谢  58-60
统计学证明  60

相似论文

  1. G-CSF联合辛伐他汀动员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实验研究,R318
  2. rhG-CS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组织VEGF及VEGFR2的影响,R722.1
  3.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前后血清G-CS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R734.2
  4.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G-CS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R734.2
  5. 应用TGF-β_1从rhG-CSF动员的外周血采集物中诱导产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R392
  6. rhG-CSF致急性肺损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R655.3
  7.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产工艺的研究,TQ920
  8. 内皮前体细胞的动员及危险因素的干预,R543.5
  9.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记忆性CD8~+T细胞与GVHD相关性的研究,R-332
  10. 蛋白折叠液相色谱法中包涵体的碱溶法,O657.72
  11. 温病湿热证湿热量化的实验研究及其探讨,R254
  12. bFGF和G-CSF促进兔缺血后肢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R654.4
  13. SjFer与GM-CSF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免疫保护力的研究,S852.5
  14. 优势化Ⅱ型同种异体T细胞对移植物抗宿主病和移植物抗白血病的作用,R733.7
  15.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实验研究,R541
  16. CD4~+CD25~+免疫调节T细胞对同种异体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R392
  17. 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过程中SDF-1和HGF的动态变化,R457.7
  18. 高压氧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影响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R459.6
  19. SDF-1/CXCR4在人多发性骨髓瘤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R733.3
  20. 骨重塑在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机制及应用研究,R32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人体形态学 > 人体组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