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环糊精包合技术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性的研究

作 者: 安琳娜
导 师: 朱春燕; 廖永红; 王向涛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生药学
关键词: 斑蝥素 β-环糊精 巴西苏木红素 羟丙基-β-环糊精 表征 药代动力学
分类号: R9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环糊精包合技术增加巴西苏木红素的水溶性,得到成药性好的巴西苏木红素注射用冻干粉针。通过环糊精包合技术提高斑蝥素的水溶性、减小斑蝥素的粘膜刺激性。探索提高斑蝥素的水溶性对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本文首先进行了巴西苏木红素体外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并利用该方法对巴西苏木红素的溶解性能、油/水分配系数以及光、湿、热稳定性等重要理化性质进行考察,为下-步制剂研究提供依据。其次应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巴西苏木红素进行包合,系统的进行了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实验;制备得到巴西苏木红素冻干粉针。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包合物,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工艺,应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实验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冻干粉针。最后,对所制得的冻干粉针进行安全性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评价。冻干粉针的质量评价、血管刺激性、肌肉刺激性、过敏性以及溶血实验结果表明制剂的安全性符合要求。冻干粉针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巴西苏木红素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与原料药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环糊精包合巴西苏木红素的水溶性提高,制备得到成药性好的巴西苏木红素注射用冻干粉针。本文在本课题组对斑蝥素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应用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对斑蝥素进行包合,系统的进行了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实验。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斑蝥素-β-环糊精包合物,溶液搅拌法制备斑蝥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处方工艺;应用薄层色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核磁共振实验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其次,对所制得的包合物进行体内外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β-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均能提高斑蝥素的溶解度和溶出度,减轻斑蝥素对胃粘膜的刺激性;斑蝥素-β-环糊精包合物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通过β-环糊精包合,斑蝥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环糊精包合,斑蝥素的水溶性提高、粘膜刺激性减小。提高斑蝥素的水溶性可以增加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前言  11-13
文献综述  13-33
第一章 巴西苏木红素注射用冻干粉针研究  33-64
  第一节 巴西苏木红素处方前研究  34-40
    1. 仪器与试剂  34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4-39
      2.1 体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34-36
      2.2 理化性质研究  36-39
    3. 讨论与小结  39-40
  第二节 巴西苏木红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40-46
    1. 仪器与试剂  40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40-44
      2.1 包合稳定常数的测定  40-42
      2.2 制备方法  42
      2.3 正交实验设计  42-43
      2.4 最佳处方工艺验证  43-44
      2.5 包合物的验证  44
      2.6 溶解度实验  44
    3. 讨论与小结  44-46
  第三节 巴西苏木红素冻干粉针的制备  46-50
    1. 仪器与试剂  46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46-49
      2.1 处方筛选  46-47
      2.2 活性炭用量的筛选  47
      2.3 最低共熔点的测定  47-48
      2.4 冻干曲线的确定  48-49
      2.5 制备工艺与样品制备  49
    3. 讨论与小结  49-50
  第四节 巴西苏木红素冻干粉针的质量评价  50-53
    1. 仪器与试剂  50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50-52
      2.1 澄明度检查  50-51
      2.2 蛋白质  51
      2.3 鞣质  51
      2.4 重金属  51
      2.5 草酸盐  51
      2.6 树脂  51-52
      2.7 复溶性  52
      2.8 配伍实验  52
      2.9 含水量  52
    3. 讨论与小结  52-53
  第五节 巴西苏木红素冻干粉针的安全性评价  53-58
    1. 仪器与试剂  53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53-57
      2.1 肌肉刺激性实验  53-55
      2.2 血管刺激性实验  55-56
      2.3 过敏实验  56
      2.4 溶血实验  56-57
    3. 讨论与小结  57-58
  第六节 巴西苏木红素冻干粉针的药代动力学评价  58-64
    1. 仪器与试剂  58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58-63
      2.1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58-59
      2.2 HPLC色谱条件  59
      2.3 方法学考察  59-61
      2.4 给药及采血方案  61
      2.5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绘制  61-62
      2.6 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62-63
    3. 讨论与小结  63-64
第二章 斑蝥素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64-89
  第一节 斑蝥素理化性质研究  65-69
    1. 仪器与试剂  65-66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66-68
      2.1 GC色谱条件  66-67
      2.2 HPLC色谱条件  67
      2.3 溶解度  67
      2.4 油/水分配系数  67
      2.5 稳定性实验  67-68
    3. 讨论与小结  68-69
  第二节 斑蝥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69-72
    1. 仪器与试剂  69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69-71
      2.1 制备方法  69-70
      2.2 正交实验设计  70-71
      2.3 最佳处方、工艺验证  71
    3. 讨论与小结  71-72
  第三节 斑蝥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72-77
    1. 仪器与试剂  72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72-76
      2.1 HP-β-CD包合平衡常数的测定  72-73
      2.2 包合摩尔比的确定  73-74
      2.3 制备方法  74
      2.4 正交实验  74-76
      2.5 最佳处方工艺验证  76
    3. 讨论与小结  76-77
  第四节 斑蝥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验证  77-80
    1. 仪器与试剂  77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77-78
      2.1 薄层色谱法  77-78
      2.2 差示扫描量热法  78
      2.3 X-射线衍射法  78
      2.4 核磁共振法  78
    3. 讨论与小结  78-80
  第五节 斑蝥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验证  80-82
    1. 仪器与试剂  80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80-81
      2.1 差示扫描量热法  80
      2.2 X-射线衍射法  80-81
      2.3 核磁共振法  81
    3. 讨论与小结  81-82
  第六节 斑蝥素包合物的体内外评价  82-89
    1. 仪器与试剂  82-83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83-88
      2.1 溶解度考察  83
      2.2 溶出度考察  83-84
      2.3 黏膜刺激性实验  84-86
      2.4 斑蝥素-β-CD包合物SD大鼠口服给药实验  86-88
    3. 讨论与小结  88-89
全文总结  89-91
参考文献  91-93
附图  93-103
致谢  103-104
作者简历  104

相似论文

  1.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2. Fe,V共掺杂TiO2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研究,O614.411
  3. 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X820.4
  4. 吲达帕胺微孔渗透泵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TQ463
  5. 异族效应的脑机制:一项ERP研究,B842.1
  6. β-环糊精及化学修饰β-环糊精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O636.12
  7. 斑蝥素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及其机制研究,R737.9
  8.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兔VX2肝移植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735.7
  9. 贝伐单抗-PLGA缓释微球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及药物分布研究,R96
  10. 应用IP-RP-HPLC法研究磷酸肌酸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代谢处置,R96
  11. 血浆中决奈达隆和活性代谢产物SR35021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R96
  12. 配合物二碘三烯丙基硫脲合镉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7
  13. 环糊精修饰的磁性纳米药物载体的合成及研究,TQ460.1
  14. 3-羟基丁酸乙酯及3-(2,2,2-三氟乙酰氧基)丁酸乙酯和PMBCD手性拆分机理的理论研究,O621.25
  15. 取代酞菁的合成及分子自组装行为的研究,O621.3
  16. 黄酮-8-羧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的研究,TQ463
  17. 金属性与半导体性碳纳米管的密度梯度分离法,TB383.1
  18. 心智游移频率特征研究:问卷开发,B841
  19. 扁桃酸甲酯及α-环己基扁桃酸甲酯在全甲基-β-环糊精柱上的手性识别机理研究,O636.1
  20. 乳糖化—去甲斑蝥素磷脂复合物pH敏感型脂质体的研究,R943
  21. 去甲斑蝥素固脂分散体肝动脉缓释栓塞微球的制备与药效学研究,R94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物基础科学 > 药物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