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神经鞘磷脂、磷脂转运蛋白、胆固醇脂转运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影响

作 者: 张金李
导 师: 石渊渊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神经鞘磷脂 磷脂转运蛋白 胆固醇酯转移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分类号: R54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由于其高发病率,而成为实验室广泛研究的热点。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正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AS是由胆固醇脂质在动脉壁上的富积而产生的。早期AS涉及:脂蛋白的氧化、聚集和滞留,内皮的改变,单核细胞的激活以及泡沫细胞的形成。慢性炎症反应的持续发生,导致进一步的免疫反应和脂质沉积。本文主要从脂类代谢的三个方面分析AS。一、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 SM)在AS斑块中的富积。SM富含于细胞膜和血浆脂蛋白,人的血浆中SM的增高会提高罹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在神经鞘磷脂合成过程中,神经鞘磷脂合成酶(Sphingomyelinsynthase,SMS)是SM合成中的最后一个酶,哺乳动物的SMS有两种同功酶:SMS1和SMS2,SMS1主要存在于高尔基体的顺面和中间面,SMS2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有研究显示细胞内SMS2缺乏可以明显降低细胞内SM的水平。二、磷脂转运蛋白在高密度脂蛋白介导的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中的作用。RCT是指,周遍组织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并最终以胆汁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由于血管内膜的胆固醇堆积促进SM形成,故而胆固醇的去除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三、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holestero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CETP)和磷脂转运蛋白(Phospholipidtransfer protein PLTP)是同源分子,只有CETP可以转移中性脂质,但是在转移和交换磷脂方面,PLTP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SM,PLTP和CETP三种物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中分别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机理不是十分清楚。本实验目的:观察SM,PLTP和CETP三种物质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中分别起的作用,以及SMS2基因敲除后对小鼠AS形成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通过高脂饲养SMS2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Wildtype WT)小鼠,取附睾脂肪做脂肪切片,观察SMS2基因敲除小鼠和WT小鼠脂肪细胞的面积。2、以冠状动脉造影术为依据将病人分组,冠状动脉狭窄<60%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60%为实验组。在开封市第一人名医院广泛收集病人信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病人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以及载脂蛋白B(APOB),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中SM的含量,用荧光酶标仪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中的PLTP和CETP的活性。结果:1、SMS2基因敲除小鼠的附睾脂肪细胞明显比WT小鼠脂肪细胞小(p<0.05)。2、实验组的血浆CHO,TG,LDL,和APOB高于对照组,HDL和APOA-1低于对照组(p<0.05)。3、冠状动脉狭窄>60%的实验组的血浆SM、PLTP和CETP明显高于冠状动脉狭窄<60%的对照组(p<0.05)。结论:1、SMS2基因缺失小鼠高脂饮食3个月后,附睾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小于WT小鼠组。说明SMS2基因缺失可以控制肥胖,有可能减缓AS的发生。2、血浆SM含量的升高增加了AS形成的风险。3、实验组PLTP和CETP含量高于对照组,PLTP和CETP升高增加AS发生的风险。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2
1 材料、试剂和仪器  12-16
  1.1 实验对象  12
    1.1.1 动物实验  12
    1.1.2 临床实验  12
  1.2 主要试剂  12-13
  1.3 主要仪器  13
  1.4 主要试剂及配制  13-16
2 实验方法和步骤  16-22
  2.1 小鼠的饲养、繁殖和鉴定  16-17
    2.1.1 小鼠的饲养  16
    2.1.2 小鼠的繁殖方法  16
    2.1.3 编号  16
    2.1.4 酚氯仿提取法提取小鼠基因组DNA  16
    2.1.5 PCR扩增  16-17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喂食  17
  2.3 附睾脂肪固定  17
  2.4 附睾脂肪脱水包埋  17-18
  2.5 切片  18
  2.6 HE染色  18
  2.7 计算脂肪细胞表面积  18
  2.8 血浆神经鞘磷脂(SM)含量的检测  18-19
  2.9 血浆磷脂转运蛋白(PLTP)活性的检测  19
  2.10 血浆胆固醇脂转运蛋白(CETP)活性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19-20
  2.11 血浆甘油三脂(TG)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20
  2.12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测定原理及方法  20
  2.13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检测原理及方法  20
  2.14 血浆载脂蛋白A1(APOA1)测定原理及方法  20-21
  2.15 血浆载脂蛋白B(APOB)测定原理及方法  21
  2.16 统计分析  21-22
3 实验结果  22-27
  3.1 实验动物鉴定结果  22
  3.2 附睾脂肪细胞表面积计算结果  22-23
  3.3 对照组和实验组病人基本影响因素对照分析结果  23-24
  3.4 血浆SM含量检测结果  24
  3.5 血浆PLTP活性测量结果  24-25
  3.6 血浆CETP活性测量结果  25-27
4 结论与讨论  27-30
  4.1 结论  27
  4.2 讨论  27-30
参考文献  30-32
文献综述  32-56
  参考文献  48-56
英文缩写表  56-57
致谢  57-58

相似论文

  1.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3.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4.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5.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载脂蛋白C3、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743.33
  6. IL-8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机制及G31P的作用初探,R363
  7. P-选择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成熟的影响,R543.5
  8. Cx-43、caspase-3、MMP-2在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皮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R541.4
  9. 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蛋白对病理性血管内皮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R363
  10. 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评价糖尿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颈动脉硬化及管壁弹性,R445.1
  11. EL antisense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R543.5
  12.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R541.4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R563.9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一氧化氮合酶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R743.33
  15. MPO、IL-18和INF-γ在人冠状动脉中的表达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R541.4
  16.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R541.4
  17. 脂多糖3年变化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演变之间的相关性研究,R543.5
  18.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相关生化hs-CRP和LDL-C的变化,R743.3
  19. 辛伐他汀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R541.4
  20. 腹膜透析患者血浆FGF-23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研究,R692.5
  21. 彩色多普勒在糖尿病动脉硬化诊断中的应用,R587.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血管疾病 > 动脉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