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针刺疗法降低IVF-ET中OHSS发生的机制研究

作 者: 杨婷
导 师: 张学红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针刺疗法 IVF-ET/ICSI OHSS VEGF β-EP 代谢组学
分类号: R24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针对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具有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高危风险的PCOS/PCO患者辅助传统针刺疗法,评价针刺疗法降低中重度OHSS发生的有效性,探讨针刺疗法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观察针刺疗法影响卵泡液中代谢组学的变化。力法在于兰大一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本实验纳入排除标准的具有高危OHSS发生风险的PCOS/PCO患者102人,随机分为针灸+促排卵组(实验组)和单纯促排卵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标准GnRH-a长方案促排卵治疗,实验组于促排卵第一天开始辅助传统针刺治疗,直至停药日结束,应用ELISA法测量两组>1.6cm卵泡的卵泡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β-内啡肽(p-EP)等指标;应用生化分析仪测量两组卵泡液中代谢组学指标。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用药即GnRH-a用量、促性腺激素(Gn)用量等差异;比较两组临床结局获卵数、MⅡ卵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差异;及两组OHSS发生情况OHSS发生率、中重度OHSS比例、促排卵全过程雌激素变化等差异。结果1.实验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为28.85%,对照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率为48%,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妊娠率、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73.33%vs.71.05%,6.06%vs.3.70%,p>0.05);2.移植日实验组血清E2低于对照组(2452.66±642.76vs.2538.13±647.37,p<0.05);3.实验组移植日血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对照组(14.42±3.85vs.16.98±4.20,10.81±3.26vs.12.89±3.97,p<0.05);4,实验组血清β-EP浓度、卵泡液β-E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409.62±335.51vs.203.09±350.13,1311.1±416.2vs.1046.6±458.3,p<0.05),实验组卵泡液VEGF浓度低于对照组(257.3±103.10vs.265.1±96.91,p<0.05);5.实验组卵泡液K+、Na+离子浓度低于对照组(3.75±0.15vs.3.83±0.23,136.68±3.51vs.138.47±3.87,p<0.05),Ca2+离子浓度高于对照组(1.86±0.08vs.1.82±0.09,p<0.05)。结论传统针刺辅助治疗能够降低IVF/ICSI-ET治疗过程中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可能是通过减弱机体炎性反应及炎性因子的分泌,降低血清中E2分泌对心血管的副作用,改善卵巢局部微环境及新陈代谢,增加β-EP浓度调节GnRH分泌来综合发挥抑制OHSS发生的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7
目录  7-9
第一章 前言  9-17
  1.1 OHSS研究现状  9-13
  1.2 B-EP研究现状  13-14
  1.3 卵泡液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14-17
    1.3.1 物质代谢  14-15
    1.3.2 离子代谢  15-17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17-29
  2.1 研究对象  17
  2.2 诊断标准  17-19
    2.2.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诊断及分级标准  17-19
    2.2.2 多囊卵巢综合征  19
    2.2.3 多囊卵巢  19
  2.3 患者选取标准  19-21
    2.3.1 纳入标准  19-20
    2.3.2 排除标准  20-21
  2.4 材料与设备  21-22
    2.4.1 临床药物  21
    2.4.2 临床针灸用品  21-22
    2.4.3 试剂与仪器  22
  2.5 实验分组  22
  2.6 方法与步骤  22-27
    2.6.1 临床试验方案  22-26
    2.6.2 实验室指标测定  26-27
  2.7 观察指标  27-28
    2.7.1 临床指标  27-28
    2.7.2 实验室指标  28
  2.8 统计方法  28-29
第三章 结果  29-38
  3.1 一般情况比较  29-30
  3.2 治疗情况比较  30-32
  3.3 OHSS相关比较  32-38
第四章 讨论  38-52
  4.1 实验均衡性  38
  4.2 针刺降低OHSS有效性分析  38-40
  4.3 针刺降低OHSS发生机制分析  40-49
    4.3.1 降低炎性反应作用  40-43
    4.3.2 增加β-EP分泌抗高应激状态  43-44
    4.3.3 调节生殖激索紊乱状态  44-46
    4.3.4 改善卵子发育局部微环境及新陈代谢  46-49
    4.3.5 降低病人相关心理压力  49
  4.4 中医学理论分析  49-51
  4.5 总结  51-52
参考文献  52-57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原络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2. 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3. 脑梗塞血瘀证的肽组学和代谢组学初步研究,R277.7
  4.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5. 外加低压稳恒直流电场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1.4
  6. 心肌梗死区VEGF、SDF-1对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R542.22
  7. NRP-2和VEGF在大肠腺癌及大肠腺瘤中表达的研究,R735.34
  8.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恩度靶向治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R734.2
  9. VEGF在肝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R735.3
  10. 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α1D亚基蛋白表达及分泌功能的影响,R774.1
  11. VEGF诱导成神经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研究,R329
  12. Bax和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737.33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室诊断与IVF助孕改良方案的初步研究,R711.71
  14. 纤维蛋白胶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内源性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R782.4
  15. 脂质体介导的VEGF-C siRNA治疗肺癌体外实验研究,R734.2
  16. SDF-1/CXCR4轴在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734.2
  17.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对胃癌诊断及转移的研究,R735.2
  18. 沙利度胺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R735.9
  19. 血清VEGF、TPS、CA125水平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关系,R733.1
  20. Fas、NF-κB和VEGF-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737.9
  21. 缺氧条件下HIF-1α促进CD133阳性胰腺癌肿瘤干细胞增殖的研究,R73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妇产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