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 者: 高洁
导 师: 王建华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服务 问题与对策
分类号: D63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10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从60年代的“学雷锋”活动,发展到2008年奥运志愿服务,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志愿服务特点更加清晰。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水平偏低、志愿服务发展无序、大学生中缺乏崇尚志愿服务的氛围、志愿者合法权益易受损害、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受到限制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学生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以上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教育培训、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保障体系等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导言  7-11
第一章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概况  11-17
  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11-12
    (一) 雏形阶段(建国后—1992年)  11
    (二) 探索发展(1993年-2007年)  11-12
    (三) 广泛开展(2008年-至今)  12
  二、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类型  12-15
    (一) 国家服务  12-13
    (二) 社区服务  13-14
    (三) 公益服务  14-15
  三、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  15-17
    (一) 志愿性  15
    (二) 公益性  15
    (三) 教育性  15-16
    (四) 组织性  16
    (五) 创造性  16-17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17-25
  一、主要问题  17-20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  17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偏低  17-18
    (三) 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无序  18
    (四) 大学生中缺乏崇尚志愿服务的氛围  18-19
    (五) 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易受损害  19
    (六)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受到限制  19-20
  二、问题成因  20-25
    (一) 学生因素  20-21
    (二) 学校因素  21-23
    (三) 社会因素  23-25
第三章 推进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对策思考  25-37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价值  25-26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  25
    (二)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个人价值  25-26
  二、明确发展思路,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26-29
    (一) 服务社会文明建设与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相结合  26-27
    (二) 组织突击性志愿服务与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相结合  27-28
    (三) 激励学生自主开展与发挥学校组织作用相结合  28-29
  三、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广泛开展  29-31
    (一) 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29-30
    (二)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  30-31
  四、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正常进行  31-33
    (一)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31-32
    (二) 将参与志愿服务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32
    (三) 将开展志愿服务与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紧密结合  32-33
  五、完善保障体系,推进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发展  33-37
    (一) 设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专项基金  33-34
    (二) 制定大学生志愿服务法规体系  34-35
    (三) 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体系  35-37
参考文献  37-40
致谢  40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3.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4.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5.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6.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7.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9.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0.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1.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2.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3.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4.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5.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16.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17.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B844.2
  18. 90后大学生爱情观调查与研究,G641
  19.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探究,G647.38
  20. 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G645.5
  21. 体验式就业教育,G647.3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政工作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