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

作 者: 刘良初
导 师: 张传燧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传播效果 传播主体 传播对象 传播内容 传播媒体 传播环境 反馈 干扰 教育传播学
分类号: G424.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课堂传播效果教育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目前我国学界对课堂传播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对课堂传播效果的研究则更少。具体说来,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如下问题。第一章介绍了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缘起、意义、现状、难点、对象、内容及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侧重分析了影响课堂传播效果的各种因子。这些因子包括课堂传播主体、内容、媒体、对象、环境等要素。在课堂传播主体部分,主要分析课堂传播主体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对课堂传播效果的影响;在课堂传播内容部分,主要分析课堂教学信息与传播效果的关系;在课堂传播媒体部分,从“媒介即讯息”、“媒体人”的形成、不同的媒体文化观、“地球村”的生成等方面分析了媒体对课堂传播效果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三种语言在课堂传播中的效用;在课堂传播对象部分,阐述了有关传播对象的五种理论及对课堂传播的启示、课堂传播对象的三种选择、学生的心理机制与课堂传播效果;在课堂传播环境部分,主要阐析了教师、“意见领袖”、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信息场”的影响。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课堂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它从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不同视角审视课堂传播中的干扰,并分析课堂传播中干扰的各种形式,包括传播者自身的干扰、信息干扰、媒体干扰、信宿干扰、环境干扰等。第四章探讨了有效传播的基本策略。首先,它从教学论视角对传播效果理论进行了阐发,这些理论包括“认知一致理论”、“议题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知识沟假设”、“教养(涵化)理论”等,有助于深化对课堂传播效果的研究,亦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然后,它从沟通、“高语境”信息、整合传播、“需要一激励”、游戏传播等方面研究了课堂有效传播的基本策略。第五章对课堂传播效果检测价值、指标、方法、步骤等进行了阐析,提出课堂传播目标、教师传播行为、学生接收行为、教学传播媒体等方面的检测指标,对课堂传播效果检测进行了宏观的分析。本课题研究,一是从视角上有所创新。目前,已经有一些学者用传播的视角来观察“教育”领域的现象,产生了“教育传播学”这门学科,但却较少深入研究“课堂传播效果”。本选题在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二是在方法上有所创新。目前,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量化研究,很少从质的方面去考量,本研究则侧重从质的方面入手进行研究。三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传播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的课堂传播学,对课堂传播过程的分析,比较接近于真实的动态的教学过程,能更客观地反映课堂传播活动的规律,发现影响课堂传播效果的因子,寻找提高课堂传播效果的途径、方法,指向性较强。四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课堂传播效果研究是课堂传播研究乃至整个教育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但目前对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甚少,如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则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12
第一章 课堂教学效果:一种传播学视角的解读  12-40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19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9-20
  3. 研究现状及难点  20-24
  4. 研究对象及内容  24-25
  5. 研究视角及方法  25-40
第二章 课堂传播效果的影响因子分析  40-94
  1. 课堂传播主体  40-51
    1.1 课堂教学信息的多重“把关人”  40-44
    1.2 课堂传播主体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44-51
  2. 课堂传播内容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51-55
    2.1 信息、教学信息及相关研究  51-52
    2.2 教学信息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52-55
  3. 课堂传播媒体:对“媒介即讯息”的解读  55-71
    3.1 媒体影响课堂传播效果的表现  55-61
    3.2 三种语言在课堂传播中的效用  61-71
  4. 课堂传播对象:不只是“容器”  71-84
    4.1 传播对象个体分析:受众理论及对课堂传播的启示  73-76
    4.2 课堂传播对象的三种选择  76-78
    4.3 学生的心理机制与课堂传播效果  78-84
  5. 影响课堂传播“信息场”的因素  84-94
    5.1 教师  84-86
    5.2 “意见领袖”  86-88
    5.3 学校环境  88-90
    5.4 家庭环境  90-91
    5.5 社会环境  91-94
第三章 课堂传播过程中的干扰  94-118
  1. 对课堂传播中干扰的多维审视  94-103
    1.1 心理学视角  94-98
    1.2 教育学视角  98-100
    1.3 传播学视角  100-103
  2. 课堂传播中干扰诸形式及成因  103-118
    2.1 传播者干扰  103-107
    2.2 信息干扰  107-109
    2.3 媒体干扰  109-112
    2.4 信宿干扰  112-114
    2.5 环境干扰  114-118
第四章 课堂有效传播的基本策略  118-172
  1. 对有效传播的理论探索  118-136
    1.1 认知一致理论  119-127
    1.2 议题设置理论  127-130
    1.3 沉默的螺旋假说  130-132
    1.4 知识沟假设  132-135
    1.5 教养(涵化)理论  135-136
  2. 课堂有效传播的具体策略  136-172
    2.1 沟通策略  137-149
    2.2 “高语境”信息策略  149-154
    2.3 整合传播策略  154-159
    2.4 “需要-激励”策略  159-166
    2.5 游戏传播策略  166-172
第五章 课堂传播效果检测的宏观分析  172-200
  1. 课堂教学评价:一种传播检测的价值  172-174
    1.1 检测的作用  172-173
    1.2 检测的要求  173-174
  2. 课堂传播效果检测指标的确立  174-192
    2.1 检测指标确立的原则  175-176
    2.2 课堂传播效果检测指标  176-192
  3. 课堂传播效果检测的基本方法  192-198
    3.1 观察、调查、实验  193-195
    3.2 前测、中测、后测  195-197
    3.3 自评、互评、他评  197-198
  4. 检测的步骤  198-200
结语  200-201
参考文献  201-206
后记  206-208

相似论文

  1. 传播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实效性研究,D64
  2. 语文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传播学原理分析,G633.3
  3. 变轴向间隙对采用直、弯静叶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TH45
  4. 三轴稳定卫星姿态控制方法研究,V448.22
  5. 基于直接侧向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姿态控制律设计,V249.1
  6. 基于单周期控制策略的新型高效率PFC电路研究,TM46
  7. 采用Gold码的异步直扩系统多址干扰的分析,TN914.53
  8. GPS抗干扰技术研究,P228.4
  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10. 空中目标抗干扰识别跟踪系统,TN215
  11. 基于DSP的水声信号采集系统研究,TP274.2
  12. 近壁面环境下UUV回收过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TP273
  13. 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的表达动态及其受交配和钟基因沉默的影响,S433.4
  14. 棉铃虫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克隆、时空表达及RNA干扰,S435.622.3
  15. 利用RNA瞬时干扰技术研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在水稻响应激发子木聚糖酶和盐处理中的作用,S511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遗传变异分析及猪α干扰素的真核表达,S858.28
  17. 马铃薯甲虫脯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dsRNA的发酵生产,S435.32
  18. 几种新型杀虫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毒力及两类靶标的分子克隆,S435.32
  19. 唾液酸近氨基端结构域功能及脂多糖对PRRSV诱导IFN-α的影响研究,S858.28
  20.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特异性沉默猪Myostatin基因的研究,S82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学理论 >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 教学组织 > 课堂教学(班级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