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四种海洋生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作 者: 黄新苹
导 师: 朱校斌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专 业: 海洋化学
关键词: 海洋药物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束生刚毛藻 圆裂短足软珊瑚 海绵Pseudoceratina sp. 海刀豆
分类号: P73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3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海洋生物中寻找和筛选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先导化合物是海洋药物研发极为重要的课题工作。基于中国海域丰富的生物资源,本论文以化学分析和生物活性筛选为导向,以黄海海域习见的绿藻束生刚毛藻Cladophora fascicularis (Mert.) Kütz、南海三亚附近海域的圆裂短足软珊瑚Cladiella krempfi、海绵Pseudoceratina sp.及广西沿海滩涂的盐生植物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 (Aubl.) Thou.四种海洋生物为样品,对它们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综合利用现代色谱手段和波谱技术,从上述目标生物样品中共分离并结构鉴定化合物74个,其中新化合物10个,新天然产物1个。具体结果为:从束生刚毛藻中分离并鉴定了21个化合物见(见图1)。其中叶绿素类化合物Porphyrinolactone 1*被鉴定为新化合物(见表1 ,标注* ),20-Chlor-(132-S)-hydroxyphaeophytin a 2**被鉴定为新天然产物(见表1,标注**);其余结构类型包括叶绿素类化合物3—6,环阿尔廷三萜类化合物7—12,甾体类化合物13—20及对羟基苯甲醛21。环阿尔廷三萜类化合物在海藻中比较少见,首次从该属海藻分离得到。在避光条件下对叶绿素类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核转录因子(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of B)NF-κB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1*、2**和3—6对NF-κB都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对叶绿素类化合物首次进行体外蛋白酶体ChT-L的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4对蛋白酶体ChT-L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在浓度为50μM时,抑制率分别为70%和73.5%;对化合物1*、5、7、8、11和14进行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活性筛选(选用的细胞株有HL-60、MDA-ME-319、Bel-7402、PC-3M-18、BGC-823、Hep-2和Hela),结果表明所选化合物对所筛选的肿瘤细胞株没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对化合物5、6、8、11、13和14进行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酯酶(PTP1B)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所选化合物对PTP1B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对环阿尔廷三萜类化合物7—12及甾体类化合物13—15在浓度为1μg/mL时,进行了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几种酶的抑制活性筛选,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2对EPHB4有强的抑制活性,化合物7—9和11—15对ERBB2、CDK2/CycA、CDK4/CycD1、FLT3、INSR、MET、PDGFRbeta、COT和SAK有强的抑制活性,化合物7—15对ARK5、AuroraA、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2
论文中新化合物与新天然产物结构(表1)  12-16
束生刚毛藻中所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结构(图1)  16-17
圆裂短足软珊瑚中所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结构(图2)  17-19
海绵Psedoceratina sp.所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结构(图3)  19-20
海刀豆中所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结构(图4)  20-2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21-53
  第一节 绿藻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综述  21-26
  第二节 软珊瑚中的甾体成分研究综述  26-35
  第三节 海绵中含溴生物碱类化合物研究综述  35-44
  参考文献  44-53
第二章 论文立项依据与意义  53-60
  第一节 立项依据  53-54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54-60
第三章 束生刚毛藻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60-90
  第一节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60-64
  第二节 实验部分  64-77
  第三节 药理活性筛选结果  77-85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85-88
  参考文献  88-90
第四章 圆裂短足软珊瑚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90-113
  第一节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90-98
  第二节 实验部分  98-106
  第三节 药理活性筛选结果  106-108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108-111
  参考文献  111-113
第五章 海绵Psedoceratina sp.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113-130
  第一节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113-115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15-124
  第三节 药理活性筛选结果  124-126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126-129
  参考文献  129-130
第六章 海刀豆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130-142
  第一节 紫檀素类化合物结构解析  130-132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32-139
  第三节 药理活性筛选结果  139-140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140-141
  参考文献  141-142
第七章 总结  142-144
  第一节 实验研究结果  142-143
  第二节 研究工作中的创新点  143
  第三节 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43-144
缩略语一览表  144-145
新化合物波谱图  145-197
致谢  197-199
个人简历  199-200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论文发表情况  200

相似论文

  1. 南海多室草苔虫和脆灯芯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2. 两株南海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284
  3.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4.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5. 我国烤烟烟叶果胶、纤维素含量分布特点及对评吸品质的影响,S572
  6.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7. 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S572
  8.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9. 烤烟密集烘烤关键工艺条件优化研究,TS44
  10. 预氧化强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氮效能及机理研究,X703
  11. 不同移栽期的气候生态因素对烤烟品质及成熟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S572
  12. 曲靖清香型烤烟风格形成的土壤因素和烟叶品质特点分析,S572
  13.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S572
  14. 芜菁子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R284
  15. 羽裂莛子藨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R284
  16. 小桃儿七的化学成分研究,R284
  17. 新型邻菲罗啉并咪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TQ460.1
  18. Eu3+和纳米Eu2O3对人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R735.7
  19. 生物活性肽胶囊的分析及应用研究,R927.2
  20. 暗紫贝母药用有效成份提取工艺及化学成份的研究,TQ461
  21. 粉尘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效应研究,R13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