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洋放线菌抗MRSA菌株的筛选及菌株AM105活性物质的研究

作 者: 黄惠琴
导 师: 鲍时翔
学 校: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放线菌 小单孢菌抑菌活性物质 菌种鉴定 发酵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分类号: Q939.9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738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不断升高,临床上可供选择的药物极少,MRSA已成为难以治疗的“超级细菌”,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人们必须不断寻找新的药源。新药的开发已突破陆生资源的束缚,拓展到生态和物种远比陆地生境复杂多样的海洋,独特的海洋环境使海洋微生物在物种、基因组成和生态功能上呈现较高的多样性,被誉为天然药物的资源“宝库”,目前海洋微生物已成为世界各国开发新型药物的热点领域。 本文从海洋放线菌的分离、抗MRSA菌株的筛选、菌株的鉴定、发酵条件的优化、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 采用多种分离培养基与抑制剂,从红树林沉积物中选择性分离放线菌,实验结果表明,以0.005%重铬酸钾为抑制剂的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的放线菌种类最多,且细菌、真菌数量少,最适于分离放线菌。以该培养基作为分离培养基,先后从海南、湛江和北海沿海采集样品75份,采用平板稀释法共分离获得放线菌395株,通过纸片扩散法筛选得到43株有抗MRSA活性的放线菌,其中菌株A115、A209和AM105活性最强且遗传稳定,选择这三个菌株作为目标菌株进行下一步研究。 通过对菌株A115、A209和AM105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鉴定菌株A115为白浅灰链霉菌海洋变种S.albogriseolus var.marine,A209为生金链霉菌S.aureofaciens。AM105与Micromonospora floridensis DSM43907、Micromonospora matsumotoense DSM44100的亲缘关系最近,DNA-DNA杂交率分别为73.5%和53.6%,结果表明AM105应归入M.floridensis。鉴于菌株AM105产生利福霉素,且在形态学、生理生化方面与M.floridensis DSM43907存在较大差异,鉴定放线菌AM105为佛州小单孢菌利福霉素亚种Micromonospora floridensis subsp.rifamycetica,这是佛州小单孢菌产生利福霉素的首次报道。AM105的16S rDNA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AY561829。 研究明确了菌株AM105的最佳发酵工艺和培养基组成。实验考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盐、pH值及接种量等对AM105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培养基碳氮源进行了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葡萄糖0.5%,淀粉1.5%,大豆粉1%,酵母膏0.5%,K2HPO4 0.025%,用50%的天然陈海水与50%的蒸馏水配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1 前言  11-35
  1.1 抗生素的发展及其抗菌机制  11-15
    1.1.1 抗生素的发展史  11-12
    1.1.2 抗生素的分类  12-13
    1.1.3 抗生素的抗菌机制  13-15
  1.2 MRSA菌株的产生与抗MRSA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15-24
    1.2.1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其耐药机制  15-17
    1.2.2 MRSA的产生与现状  17-19
    1.2.3 MRSA的特点  19
    1.2.4 MRSA耐药的分子机制  19-22
    1.2.5 抗MRSA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22-24
  1.3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24-33
    1.3.1 海洋微生物  24-26
    1.3.2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  26-28
    1.3.3 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28-33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3-35
2 材料与方法  35-60
  2.1 主要试剂与溶液  35-36
  2.2 主要仪器  36-37
  2.3 供试菌株  37-38
  2.4 培养基  38-40
  2.5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抗MRSA菌株的筛选  40-43
    2.5.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40-42
    2.5.2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  42
    2.5.3 抗菌活性测定  42
    2.5.4 抗MRSA菌株的筛选  42-43
    2.5.5 活性菌株保存  43
  2.6 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43-52
    2.6.1 形态学特征  43
    2.6.2 生理生化特征  43-45
    2.6.3 细胞壁化学组份分析  45-46
    2.6.4 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46-49
    2.6.5 DNA-DNA同源性分析  49-52
  2.7 放线菌AM105发酵条件的优化  52-54
    2.7.1 培养条件  52
    2.7.2 测定方法  52
    2.7.3 培养基组成对菌株AM105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52-53
    2.7.4 培养条件对菌株AM105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53-54
    2.7.5 5L罐放大实验  54
  2.8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  54-60
    2.8.1 分离纯化预试验  54-57
    2.8.2 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57-59
    2.8.3 活性物质AM105-Ⅱ结构鉴定  59
    2.8.4 活性物质AM105-Ⅱ的MIC测定  59-60
3 结果与分析  60-103
  3.1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抗MRSA菌株的筛选  60-64
    3.1.1 培养基种类的选择  60-61
    3.1.2 抑制剂的选择  61-62
    3.1.3 抗MRSA海洋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62-63
    3.1.4 菌株A115、A209与AM105的传代稳定性  63-64
    3.1.5 活性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谱测定  64
  3.2 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64-80
    3.2.1 菌株A115的分类鉴定  64-68
      3.2.1.1 形态学特征  64-65
      3.2.1.2 生理生化特征  65
      3.2.1.3 细胞壁化学组份分析  65-66
      3.2.1.4 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66-67
      3.2.1.5 菌株A115鉴定结果  67-68
    3.2.2 菌株A209的分类鉴定  68-71
      3.2.2.1 形态学特征  68-69
      3.2.2.2 生理生化特征  69
      3.2.2.3 细胞壁化学组份分析  69-70
      3.2.2.4 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70
      3.2.2.5 菌株A209鉴定结果  70-71
    3.2.3 菌株AM105的分类鉴定  71-80
      3.2.3.1 形态学特征  71-72
      3.2.3.2 生理生化特征  72
      3.2.3.3 细胞壁化学组份分析  72
      3.2.3.4 16S r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72-73
      3.2.3.5 菌株AM105与M.floridensis DSM43907、M.matsumotoense DSM44100的比较  73-78
      3.2.3.6 DNA G+Cmol%含量测定  78
      3.2.3.7 DNA-DNA同源性分析  78-79
      3.2.3.8 菌株AM105鉴定结果  79-80
  3.3 菌株AM105发酵条件的优化  80-88
    3.3.1 培养基组成对菌株AM105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80-84
    3.3.2 培养条件对菌株AM105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84-87
    3.3.3 5L罐发酵放大试验  87-88
  3.4 活性物质AM105-Ⅱ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88-103
    3.4.1 分离纯化预试验  88-94
      3.4.1.1 稳定性试验  88-90
      3.4.1.2 有机溶剂萃取试验及溶解性试验  90-92
      3.4.1.3 Doskochilova纸层析  92
      3.4.1.4 纸电泳  92
      3.4.1.5 薄层层析  92-94
    3.4.2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94-96
      3.4.2.1 乙酸乙酯萃取  94
      3.4.2.2 硅胶柱层析  94-95
      3.4.2.3 薄层层析  95
      3.4.2.4 Sephadex LH20柱层析  95
      3.4.2.5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  95-96
    3.4.3 活性物质AM105-Ⅱ的结构鉴定  96-101
    3.4.4 活性物质AM105-Ⅱ的抑菌活性  101-103
4 讨论  103-111
  4.1 海洋放线菌的分离  103-104
  4.2 抗MRSA海洋放线菌的筛选  104-105
  4.3 分子分类在海洋放线菌多相分类中的应用  105-107
  4.4 AM105发酵工艺的优化  107-108
  4.5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  108-109
  4.6 利福霉素  109-111
5 结论  111-112
参考文献  112-124
缩略词  124-125
附录  125-131
致谢  131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γ射线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防护作用研究,S661.1
  2.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3.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4.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5. 灰黄霉素产生菌FS80的诱变与选育研究,TQ927
  6. 金花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化学结构的研究,S567.19
  7. 凡纳滨对虾虾头内源性蛋白酶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研究,S985.21
  8. 雪莲果低聚果糖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TS255.1
  9.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10.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11.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12.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TQ925
  13. 罗非鱼死鱼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TS254.4
  14.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15.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16.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17.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S823.8
  18. 两株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S482
  19.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S816.53
  20. 槐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用于间型脉孢菌产纤维素酶的诱导研究,TQ925
  21.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应用微生物学 > 医学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