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王士禄词研究

作 者: 贺琴
导 师: 王小舒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王士禄 《炊闻词》 词学活动 二王 比较
分类号: I207.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王士禄在清初以诗闻名,与其弟王士禛并称“二王”。在词坛上,王士禄也是顺康之际的一位重要词人,他参加了对词风嬗变有着重要作用的“江村”、“广陵”、“秋水轩”三大唱和活动,其《炊闻词》被收入《国朝名家诗余》。全面展示王士禄的词作和词学活动,充分评价他在清初词坛上的地位,对于清词研究和新城王氏家族文学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王士禄词的创作、词学活动及与王士禛词的比较。首先以“知人论世”的原则,将王士禄置于清初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对其生平和著述进行考察。其次,以文本分析的静态研究和词学活动考辩的动态研究两条线索结构论文主体。最后用比较的方法对王士禄的词坛地位作更客观的评价。全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王士禄生平、著述与词学生涯》,主要介绍王士禄生平、著述及其创作活动。分为两节:第一节《生平与著述》,介绍王士禄的生平,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著述存佚的情况进行梳理。第二节《王士禄词学生涯考辩》,以顺康之际“科场”、“奏销”、“《明史》”等大案和明末清初云间词风对文人的影响为背景,考察王士禄与清初词坛的互动。“甲辰之狱”是王士禄《炊闻词》创作的直接动因,同时也促成了他出狱后在杭州、广陵直至京城与众多词人声同气应的唱和活动。第二章《<炊闻词>词风析论》,主要分析《炊闻词》对《花间》、《草堂》词风的继承和突破。分为两节:第一节《婉艳清丽的<花间>、<草堂>词风》,王士禄词受到明代以来《花间》、《草堂》侧艳词风的影响,闺情词在意象选择、表现手法、意境营造上表现闺中女子细腻幽微的情思;闲情词描绘山水之美,表达隐逸的主题,都继承了《花间》、《草堂》的词风。第二节《慷慨豪放的“稼轩风”》,王士禄将身世之感融入词中,以游仙词和抒怀词两种题材寄托忧思,在风格上有了向“稼轩风”转变的痕迹。第三章《王士禄的词学活动与词风转变》,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考述王士禄的三次重要唱和活动,研究王士禄的唱和心态和词风转变。分为三节:第一节《江村唱和》,根据当前掌握的资料考证“江村唱和”发生的时间、缘起、过程、影响,并分析王士禄《满江红》的词心。第二节《广陵唱和》,考述“广陵唱和”的经过,梳理出王士禄在这次唱和中的活动线索,分析其《念奴娇》的“稼轩风”。第三节《秋水轩唱和》,考述王十禄参与“秋水轩唱和”的过程,并分析其六首《贺新凉》的艺术特点。第四章《二王词之比较》,比较王士禄与王士禛词的异同。分三节:第一节《二王词学的联系》,王士禄与王士禛在创作上都受到了《花间》、《草堂》词风的影响,偏于绮艳婉约,他们在广陵的词坛交游也有紧密的联系。第二节《二王词题材内容比较》,分别比较了绮艳词和山水田园词。绮艳词方面,王士禄词表现出静态的浓艳之美,王士禛词富有秀逸之美;山水田园词方面,王士禄侧重身世之感、隐逸主题的抒写,王士禛侧重于山水风物背后的历史时空的挖掘。第三节《二王词风格比较》,在抒情特点上,王士禄重在表现内心,沉郁而含蓄,王士禛词则以外部环境感发,闲远而悠长;在艺术表现上,王士禄善于写人,工笔描绘,突出静态,意象秾丽绵密。王士禛善于写景,随意挥洒,突出动态意象明丽轻浅。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引言  13-15
第一章 王士禄生平、著述与词学生涯  15-31
  第一节 生平与著述  15-22
    一、生平概述  15-18
    二、著述概说  18-22
  第二节 王士禄词学生涯考辨  22-31
    一、文化高压与云间遗响  22-25
    二、《炊闻词》与词坛唱和  25-31
第二章 《炊闻词》词风析论  31-51
  第一节 婉艳清丽的《花间》、《草堂》词风  34-44
    一、闺情词  34-41
    二、闲情词  41-44
  第二节 慷慨豪放的"稼轩风"  44-51
    一、游仙词  46-49
    二、抒怀词  49-51
第三章 王士禄的词学活动与词风转变  51-73
  第一节 江村唱和  51-58
    一、“江村唱和”始末  51-53
    二、《满江红》与王士禄的词心  53-56
    三、"江村唱和"的影响  56-58
  第二节 广陵唱和  58-68
    一、"广陵唱和"略考  58-61
    二、王士禄与"广陵唱和"  61-65
    三、王士禄《念奴娇》的"稼轩风"  65-68
  第三节 秋水轩唱和  68-73
    一、王士禄与"秋水轩唱和"  68-70
    二、王士禄《贺新凉》的特点  70-73
第四章 二王词之比较  73-89
  第一节 二王词之联系  73-77
    一、对《花》、《草》绮艳之风的追慕  73-75
    二、词坛交游之联系  75-77
  第二节 二王词题材内容之比较  77-82
    一、绮艳词  77-80
    二、山水田园词  80-82
  第三节 二王词风格之比较  82-89
    一、抒情特点  83-85
    二、艺术表现  85-89
结语  89-90
附录一 《炊闻词》集外词补遗  90-99
附录二 "江村唱和"续和表  99-103
参考文献  103-109
致谢  109-11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10-11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11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6.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7.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8.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9.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10.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11.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12.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13.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14. 中英“统计与概率”领域初中课程内容标准比较与思考,G633.6
  15.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16. 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G635.1
  17.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18. 移动计算环境下故障结点检测方法研究,TP338.8
  19. 沪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G633.3
  20.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21. CISS分型与TOAST分型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意义(附210例病例分析),R743.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