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

作 者: 刘正
导 师: 李保平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斑痣悬茧蜂 斜纹夜蛾 粘虫 寄主选择 最优膳食模型 复壮 生殖力比较 后代发育适合度
分类号: S476.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 (Wesmael)属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优茧蜂亚科(Euphorinae),寄主范围广泛,是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等许多鳞翅目害虫的容性内寄生蜂。迄今,对斑痣悬茧蜂在寄主种内不同龄期幼虫间的选择性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对其种间选择性却知之甚少。本文研究在控制寄主幼虫龄期和体型大小的影响下,观察了斑痣悬茧蜂(孤雌生殖品系)对斜纹夜蛾与黏虫Mythimna separate寄主幼虫的选择行为,观察了子代发育适合度表现;并初步观察室内群集饲养对寄生蜂寄生行为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1.经典搜寻理论的最优膳食模型预测,产卵雌蜂应该选择最适于子代蜂发育的寄主种进行产卵。本研究分别在体型大小相近和日龄相同的3个水平上,观察了斑痣悬茧蜂对斜纹夜蛾与黏虫幼虫的选择偏好,并观察了子代蜂生长发育适应度表现。在观察期(1h)内,当2种寄主幼虫的体型相近或者龄期相同的情况下,斑痣悬茧蜂对黏虫的产卵器刺扎次数以及寄生率(用结茧率表示)均高于斜纹夜蛾幼虫。然而,在斜纹夜蛾幼虫体内发育出的子代蜂茧重和体型均大于在黏虫体内发育的蜂。研究结果表明,斑痣悬茧蜂的寄主选择与其子代适应度表现不一致,不符合最优膳食模型的预测,其原因可能是体型大小只是与适合度相关的特征之一,其他特征也可能与适合度有关。2.大量饲养天敌中品质退化是生物防治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本研究比较观察了斑痣悬茧蜂野外种群(野外蜂)、室内饲养种群(繁殖蜂)和复壮种群(复壮蜂)的寄生及其子代蜂发育特性。野外蜂为从野外采集蜂茧羽化出的蜂,繁殖蜂为实验室长期(14代)饲养的蜂,复壮蜂为释放后寄生野外寄主后回收的蜂。实验结果表明,复壮蜂的生殖力和后代发育表现高与野外蜂和繁殖蜂,复壮蜂产幼数量最多(32.9头/雌),比野外蜂和繁殖蜂分别高出23.6%和19.3%;复壮蜂的产幼持续时间最长(9 d);复壮蜂的子代结茧率(79.2%)比繁殖蜂高19.3%;野外蜂和复壮蜂的羽化率(86.1%和77.2%)分别比繁殖蜂高出36.9%和22.7%;野外蜂后代个体较大,后足胫节比复壮蜂和繁殖蜂分别高10.9%和11.4%。这三类寄生蜂后代成蜂寿命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室内多代(>14代)饲养寄生蜂开始出现退化现象,通过复壮可以显著恢复其寄生发育性状。

全文目录


摘要  6-8ABSTRACT  8-10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30  1 寄生蜂在农林生产中的地位与运用  10-14    1.1 寄生蜂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10-11    1.2 寄生蜂在农林生产中的运用  11-14  2 寄生蜂的寄主选择行为概述  14-17    2.1 寄生蜂的寄主搜寻行为  15-16    2.2 寄生蜂的产卵行为  16-17  3 寄主接受模型的研究  17-20    3.1 静态最优模型  17-19    3.2 动态最优模型  19-20  4 寄生蜂寄生行为的影响因子  20-24    4.1 寄主种类  20-21    4.2 寄主体型(大小)  21-23    4.3 寄主的发育日龄(龄期)  23-24  5 寄生蜂的人工繁殖与复壮技术  24-27    5.1 种群退化问题的产生  25-26    5.2 人工复壮的方法  26-27  6 斑痣悬茧蜂的研究进展  27-28    6.1 斑痣悬茧蜂的形态特征  28    6.2 国内外的主要相关研究  28  7 本项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8-30第二章 斑痣悬茧蜂的寄主种间选择性及其子代蜂发育适应度表现  30-36  1 材料和方法  30-31    1.1 供试材料  30-31    1.2 斑痣悬茧蜂对斜纹夜蛾与黏虫幼虫的选择性  31    1.3 数据分析  31  2 结果与分析  31-34    2.1 斑痣悬茧蜂对寄主幼虫的选择性  31-33    2.2 子代蜂在不同体重寄主内的发育表现  33-34    2.3 子代蜂在不同日龄寄主内的发育表现  34  3 讨论  34-36第三章 人工多代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生殖力及其后代适合度的影响  36-44  1 材料和方法  36-37    1.1 供试材料  36-37    1.2 实验方法  37    1.3 数据分析  37  2 结果与分析  37-41    2.1 三类斑痣悬茧蜂的生殖力  37-39    2.2 三类寄生蜂产卵时间的比较  39-40    2.3 三类寄生蜂子代的发育表现  40-41  3 讨论  41-44第四章 全文主要结论  44-46参考文献  46-56致谢  56-58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8

相似论文

  1. 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估,S433
  2. 寄主体型和日龄对广大腿小蜂产卵选择和后代发育适合度的影响,S476.3
  3. 斑痣悬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搜寻行为研究,S476.3
  4.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寄主选择研究,S476.3
  5. 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触角细胞色素P450及酯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S433.4
  6. 不同复壮措施对古樟树复壮效果的研究,S788
  7. 斜纹夜蛾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活性测定,S476.1
  8. 斜纹夜蛾幼虫表皮对莱氏野村菌侵染的防御功能研究,S476.12
  9. 斜纹夜蛾抗真菌肽基因gallerimycin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3
  10. 永州烟区烤烟主要虫害发生规律研究,S435.72
  11. Cry1Aa-CpTI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对斜纹夜蛾杀虫活性研究,S482.3
  12. 对硫磷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提高其降解作用研究,X172
  13.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及成虫的风洞行为,S763.3
  14. 土耳其斯坦叶螨对棉花不同品种(系)的寄主选择性及其机理研究,S435.622
  15. 灰绿黄堇提取物的杀虫谱、对粘虫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研究,S482.39
  16. 新型诱性粘虫板和无公害粘虫胶的研究及其对温室白粉虱及其所传病害的防治效果,S433
  17. 2-氯-4α-酰氧基/烷氧基取代鬼臼毒素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初步研究,S482.3
  18. 羟基马桑毒素酰化衍生物对粘虫保护酶及神经酶的影响,S482.3
  19. 红蓼种子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S482.3
  20. 紫花曼陀罗杀虫活性及其对粘虫的作用方式研究,S482.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各种防治方法 > 生物防治 > 寄生性昆虫的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