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通假方法与古文献考证

作 者: 郭爱玲
导 师: 洪飏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通假方法 古文献考证 戴震 段玉裁 王氏父子
分类号: H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有清一代,是小学的辉煌时期,上古音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成绩斐然。古音学上的成果为训诂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加速了清代训诂学的繁荣。“因声求义”理论在这一学术背景下被正式提出来并被广泛地应用到训诂实践中,其中乾嘉学者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及王引之等是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不仅是训诂学大家,而且在上古音研究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们把自己的音韵学成果运用到训诂实践中,以古音求古义,突破汉字形体的限制,破获了一大批通假字,解决了许多前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他们的代表作《方言疏证》、《说文解字注》、《读书杂志》和《经义述闻》都是运用通假方法考证古文献的经典著作,书中考证通假的成功例子俯拾即是,美不胜收。乾嘉学者的学风朴实、严谨,每考一字,必要旁征博引,有十分的把握才肯下判断,考证时少则几十字,多则上千字,每一条都有理有据,令人叹服。本文以乾嘉学者戴震、段玉裁和王氏父子为例,通过选取他们代表作中的典型例子,来考察他们在文献考证过程中对通假方法的运用情况。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正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运用通假方法考证古文献的相关学术背景的介绍,分为“清代音韵学研究成果显著”和“清代训诂学进入繁盛时期”两个方面。清代的古音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仅使音韵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且还促进了训诂学的繁荣。清代的好多学者不仅善于训诂学考释,而且还精通古音学研究,他们把自己的古音学成果运用到训诂实践中,以古音求古义,考证出了古文献中的许多通假字。第二部分是论述古文献考证中确定通假的条件,包括“音理上的要求”和“文献例证上的要求”两个方面。在考证通假关系时除了要求两个字的音同或音近外,还必须要有文献上的相关例证,只有两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了,所确定的通假关系才更加真实可靠。第三部分是以具体例子来说明清代学者在古文献考证中对通假方法的使用,这是全文的核心和重点,分为“戴震《方言疏证》中通假方法的使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通假方法的使用”、“王氏父子《读书杂志》和《经义述闻》中通假方法的使用”三方面内容。在每一小部分中,我们先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然后选取典型的通假例证加以论述,分析作者是如何有效地运用通假方法进行古文献考证的。第四部分是论述运用通假方法考证古文献对后世的影响,分为“为学术界树立了一个标杆”和“被成功应用到古文字考释领域”两个方面。清代乾嘉学者的考证方法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树立了一个标杆,是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的。清末的古文字学家把这一考证方法运用到对古文字的考释中,识读出了许多古文字资料中的通假字。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一、绪论  8-14
  (一) 相关术语的解释  8-10
  (二) 选题依据  10-12
  (三) 材料来源  12-14
二、运用通假方法进行古文献考证的相关学术背景  14-17
  (一) 清代音韵学研究成果显著  14-15
  (二) 清代训诂学进入繁盛时期  15-17
三、古文献考证中确定通假的条件  17-21
  (一) 音理上的要求  17-19
  (二) 文献例证上的要求  19-21
四、通假方法在古文献考证中的具体运用  21-44
  (一) 戴震《方言疏证》中通假方法的使用  21-26
  (二)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通假方法的使用  26-32
  (三) 王氏父子《读书杂志》和《经义述闻》中通假方法的使用  32-44
五、运用通假方法考证古文献对后世的影响  44-46
  (一) 为学术界树立了一个标杆  44-45
  (二) 被成功应用到古文字考释领域  45-46
六、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附录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论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扬弃,B244.6
  2.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研究,B249.6
  3. 段玉裁《六书音均表》研究,H114
  4. 段玉裁古音学研究,H11
  5.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的经典诠释思想研究,B249.6
  6. 侯外庐清代学人研究的再思考,K092
  7. 六经皆史,B249
  8. 戴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B249.6
  9. 《说文解字注》引申专题探索,H161
  10. 戴震《屈原赋注》研究,B249.6
  11.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对汉字的新解,H161
  12.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圈(“○”)后案语作者问题考论,G256
  13. 《孟子字义疏证》发微,B249.6
  14. 戴东原新理学思想探微,B249.6
  15. 试论戴震的理欲观,B249.6
  16. 论戴震的义理之学,B249.6
  17. 戴震的儒家经典诠释学思想,B249.6
  18. 戴震的人性论研究,B249.6
  19. 戴震程朱理学批判研究,B249
  20. 戴震人学思想研究,B249.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