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手术/非手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

作 者: 吴娟
导 师: 郭强
学 校: 第二军医大学
专 业: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关键词: 生命质量 脊柱肿瘤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脊柱转移性肿瘤 生存时间 焦虑 抑郁 疼痛
分类号: R73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L)的测量,可以为癌症的治疗决策提供许多重要信息。近年来,癌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评价已成功的应用于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和肝癌在内的许多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中。肿瘤的脊柱转移常见于晚期癌症患者,可以引起病理性骨折、恶性肿瘤高钙血症和脊髓受压。脊髓受压是脊柱肿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中的发生率为5~14%。脊髓受压可以引起顽固性疼痛、行走功能丧失以及大小便失禁。由于大多数脊柱转移性肿瘤确诊时已到了晚期,无法治愈,所以在做治疗决策时应重点考虑所选用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脊柱肿瘤是临床肿瘤学中相对较少见的一类肿瘤,按其肿瘤的来源可以分为原发脊柱肿瘤和转移性脊柱肿瘤。通过对2000年1月~2007年1月在长征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脊柱肿瘤的557名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原发脊柱肿瘤患者(356名)和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201名)的预后有很大差异,前者的术后生存时间远远长于后者,证明手术治疗对原发脊柱肿瘤是有效的。长期以来对于转移性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一直是临床上争论的焦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方面的信息很有限,之前没有关于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手术后长期生命质量研究的报道。因此,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一项前瞻性、纵向、非随机对照研究,目的在于辨别、比较接受脊柱肿瘤手术的患者和未接受脊柱肿瘤手术的患者生命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将2007年7月1日到2009年3月31日在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确诊为转移性脊柱肿瘤且符合本研究条件的312名患者按其是/否接受脊柱肿瘤手术分为手术组(147名)和非手术组(165名)。所有入选患者分别在确诊时,确诊后(手术后)第1、3、6、9个月,应用FACT-G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al)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进行了5次生命质量测评。在研究进行过程中,对所有2009年1月1后入组的患者在生命质量测量的基础上增加了焦虑抑郁症状和疼痛程度的测量。共有216名患者符合条件,其中手术组(101名),非手术组(115名)。焦虑状态的测评选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的测评选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疼痛程度的测评选用数字疼痛分级法。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明显控制疼痛状况,但不能延长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设计并实施这一前瞻性、纵向、对照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脊柱手术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辨别、比较手术/非手术后患者生命质量,焦虑、抑郁症状和疼痛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总体上说转移癌不可能治愈,因此治疗的目的大多在于延长存活时间及减轻症状。一些研究者主张把放疗作为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标准疗法,手术仅仅作为放疗失败后的二线疗法,或仅仅用于疼痛的控制。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当中。脊柱手术能否提高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虽然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关于手术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长期生命质量影响方面的资料几乎没有。具了解,本研究是最早关注这个问题的。本研究的结果提示手术对脊柱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很有效。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1
缩略词表  11-12
第一部分 不同临床类型脊柱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分析  12-23
  一、材料与方法  12-13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3
    (二) 研究过程及内容  13
    (三) 统计分析方法及软件  13
  二、结果  13-19
    (一) 原发脊柱肿瘤组与转移性脊柱肿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  13-14
    (二) 原发脊柱肿瘤组与转移性脊柱肿瘤组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14-17
    (三) 两组术后生存分析  17-19
  三、讨论  19-21
    (一) 脊柱肿瘤手术治疗现状  19-20
    (二) 原发与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20
    (三) 原发与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20-21
    (四) 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目的  21
  四、小结  21-23
第二部分 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评价  23-53
  一、材料与方法  24-29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24-25
    (二) 研究工具  25-26
    (三) 研究过程  26-28
    (四) 统计分析方法及软件  28-29
  二、结果  29-46
    (一)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基本情况  29-32
    (二) 研究各阶段患者死亡与失访情况  32-33
    (三) 确诊后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  33-35
    (四) FACT-G中文版效度、信度和反应度评价  35-37
    (五)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37-45
    (六)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生存分析  45-46
  三、讨论  46-52
    (一)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手术/非手术治疗后生命质量差异探讨  46-48
    (二) 脊柱肿瘤手术是否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探讨  48
    (三) 现代医学模式与生命质量  48-50
    (四) 关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0-52
  四、小结  52-53
第三部分 不同临床治疗方案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疼痛状况影响分析  53-72
  一、材料与方法  54-57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54
    (二) 研究工具  54-55
    (三) 研究过程  55-56
    (四) 统计分析方法及软件  56-57
  二、结果  57-68
    (一) 确诊时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焦虑抑郁及疼痛比较  57
    (二) 研究各阶段患者死亡与失访情况  57-58
    (三)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变化情况  58-66
    (四)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患者疼痛程度变化情况  66-68
  三、讨论  68-71
    (一) 手术对于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68-69
    (二) 手术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疼痛的控制  69-70
    (三) 关于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70-71
  四、小结  71-72
第四部分 论文总结  72-76
  一、结论  72-73
  二、讨论和建议  73-74
  三、创新点  74-75
  四、不足  75-76
附录  76-81
综述  81-91
参考文献  91-103
发表SCI论文情况  103-104
致谢  104

相似论文

  1. 利多卡因在痔术后尿潴留导尿中的应用研究,R472
  2. 脊髓胶质细胞在蜜蜂毒诱致的疼痛与炎症中作用的研究,R741
  3. 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R697.33
  4. 氟比洛芬—壳聚糖原位水凝胶的制备及用于大鼠切口镇痛的效果,R614
  5. 阶段转变模型在慢性疼痛患者护理需求及应对策略中的应用研究,R473
  6. 触摸及音乐疗法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焦虑、疼痛及恢复的影响研究,R473.71
  7.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分析,R752.12
  8. Vector治疗仪在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781.4
  9. mTOR信号通路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背角突触可塑性调节的机制,R614
  10. 利多卡因治疗脊髓损伤后疼痛的Meta-分析,R651.2
  11.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R657.1
  12. 心理干预对开腹手术患者疼痛及应激水平影响的研究,R473.6
  13. 中药止痛巴布贴镇痛药效及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
  14. 氟骨症脾肾论治针刺临床研究,R246.1
  15. 腕踝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246
  16. 鞘内注射Roscovitine缓解CCD大鼠疼痛及对脊髓背角NR2A蛋白表达的影响,R96
  17. 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对脊髓Fyn的激动作用及其与慢性炎性疼痛形成的关系,R96
  18. 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n的分离纯化及其镇痛作用研究,R96
  19. 基于期刊文献探讨癌性疼痛组方用药规律,R730.52
  20.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共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递质研究,R749.4
  21.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参与阿尔兹海默病模型鼠病理进程,R749.1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运动系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