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发展

作 者: 黄仕雄
导 师: 张青萍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家具设计与工程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图案结构 民居室内装饰 功能 生态 场力
分类号: J52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皖南明清民居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它不仅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建筑学、砖石木结构建筑技术,还涉及到中国传统图案在室内外装饰中的应用,中国传统图案在皖南明清民居室内装饰中的应用不仅让人在视觉和心理上感到美的愉悦,而且也在生态功能上起到一定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皖南明清民居室内装饰图案的应用研究较多的只停留在图案外观审美和祥瑞符号的表层上,对于室内环境装饰中中国传统图案形成这一整体美感及生态功能的作用及人与自然相合的宇宙观,却少有人去深究。那么在民居室内环境装饰中,中国传统图案产生美感功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又是什么——那就是中国传统图案本质精神,生生不息的理念,深刻的思想内涵,阴阳对立而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图案的格律,生态功能等恰恰这些正是深蕴在民居装饰中难以觉察的。中国传统图案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凝聚着全民的智慧才华,长久以来一直与建筑、装饰一脉相承,表里相依,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论文以中国传统图案结构功能在皖南民居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为例阐述图案结构功能,再从民居装饰中的潜在基质和本源,揭示图案结构应用理念、方法,以此来找到中国传统图案结构在民居室内装饰中对视觉中心、场力形成的影响,空间中主次审美的关系,及生态功能所起到的作用和规律来弥补对中国传统图案在民居室内装饰中的片面认识,以免造成应用的局限性,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同时还通过对皖南民居室内装饰图案结构功能的应用,分析研究,找到那些在图案结构功能应用上,如材质、生态功能、造型等,由于历史原因和科技的不发达,致使在当时还不能实现或应用不够的方面,今天能够实现的,有待发展,为中国传统图案结构应用拓展一个既传承又开创、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全文分为十章,首先是绪论;第二章、第三章论述中国传统图案发展概况,及中国传统图案与文化,着重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中国传统图案结构,形式特点,功能性装饰性;第四章、第五章主要讲述皖南明清民居建筑,民居建筑平面空间布局及装饰的艺术特色;第六章讲述中国传统图案结构在皖南明清民居室内装饰应用中的节点分析,是揭示图案结构应用方法较重要的部分;第七章是论述图案结构对场力的影响及应用实例,重点以个案来分析,是理论、学术性的部分,是全文中一个重要突出部分;第八章论述了皖南明清民居室内装饰图案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发展前景;第九章、第十章讲述了在新时期皖南民居室内装饰中图案结构功能应用发展中的新材料新形式新观念创新实例,这章是中国传统图结构功能应用的新视野具有一定的启迪性;第十章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11
1、绪论  11-16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2
    1.1.1 研究背景  11
    1.1.2 研究意义  11-12
  1.2 研究目标  12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4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2-13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3-14
  1.4 研究的内容  14-15
  1.5 研究方法、论文框架  15-16
    1.5.1 研究方法  15
    1.5.2 研究框架  15-16
2、中国传统图案及中国传统图案发展概述  16-30
  2.1 中国传统图案  16-17
  2.2 原始时期的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17-18
  2.3 夏商周时期的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18-19
  2.4 春秋战国时期的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19
  2.5 秦汉时期的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19-20
  2.6 六朝时期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20-21
  2.7 唐代时期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21
  2.8 宋代时期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21-22
  2.9 元时期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22-23
  2.10 明代时期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23
  2.11 清代时期图案纹饰、造型、骨格、装饰  23-24
  2.12 中国传统图案在历史传承中的要点回顾  24-28
    2.12.1 云锦传统图案  24-25
    2.12.2 世界级的艺术宝库——敦煌石窟及其艺术珍品  25-27
    2.12.3 青花瓷艺术图案  27-28
    2.12.4 国画艺术图案  28
    2.12.5 黑白两色艺术图案  28
  2.13 小结  28-30
3、中国传统图案结构与中国传统文化  30-45
  3.1 中国传统图案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五个方面  30-33
    3.1.1 天人合一  30-31
    3.1.2 中国传统图案中的仁爱、善  31
    3.1.3 天人和谐的自然观  31-32
    3.1.4 意境  32-33
    3.1.5 意象  33
  3.2 中国传统图案结构、形式特点及装饰性、功能性  33-44
    3.2.1 中国传统图案对立统一的哲学观  34
    3.2.2 中国传统图案内部结构  34-39
    3.2.3 中国传统图案外部结构  39-42
    3.2.4 中国传统图案的功能  42
    3.2.5 中国传统图案装饰性  42-44
  3.3 小结  44-45
4、皖南传统建筑  45-51
  4.1 皖南传统建筑的发展史  45-48
    4.1.1 皖南传统建筑的形成  46-47
    4.1.2 皖南建筑的特色  47-48
    4.1.3 皖南宅居的基本格局  48
  4.2 皖南传统建筑在中国古建筑的地位和价值  48-51
    4.2.1 微州古建筑群反映了一种农耕社会的生活气息  48-49
    4.2.2 皖南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  49
    4.2.3 为什么要传承发扬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  49-51
5、皖南民居建筑布局及装饰  51-63
  5.1 皖南民居建筑布局及装饰特色  51
    5.1.1 皖南民居建筑布局特色  51
    5.1.2 皖南民居的建筑装饰艺术特色  51
  5.2 皖南民居室内装饰图案及工艺特色  51-63
    5.2.1 明代家具设计与木雕装饰  53-56
    5.2.2 皖南民居室内木装饰图案纹样  56-59
    5.2.3 皖南木雕图案的造型方法和图案选题骨格  59-63
6、图案结构在皖南民居室内装饰中的应用节点分析  63-88
  6.1 室内砖、石作装饰图案结构应用分析  63-77
    6.1.1 门框、门罩、装饰图案结构、功能所起到的作用  63-64
    6.1.2 门罩  64-67
    6.1.3 意境与物化手法  67-69
    6.1.4 门洞  69-70
    6.1.5 漏明窗  70-72
    6.1.6 铺地  72-73
    6.1.7 柱础  73-74
    6.1.8 砖石地衭  74-75
    6.1.9 天井  75-77
    6.1.10 内墙瓦檐下的砖砌线脚  77
  6.2 大木结构  77-82
    6.2.1 柱的收分与美感  78
    6.2.2 皖南民居的骑门梁、枋  78-79
    6.2.3 瓜柱、角背、柁墩、驼峰  79
    6.2.4 檩木、椽木  79-80
    6.2.5 雀替、梁托  80
    6.2.6 穿  80-81
    6.2.7 斗拱、牛腿  81-82
  6.3 木作装修构件  82-86
    6.3.1 格扇  82-83
    6.3.2 窗  83-84
    6.3.3 罩  84-85
    6.3.4 天花彩画  85-86
  6.4 小结  86-88
7、中国传统图案结构在皖南民居室内装饰中对室内场力的影响  88-103
  7.1 心理场力  88-92
  7.2 视觉场力  92-101
    7.2.1 人与自然之道  92-97
    7.2.2 置阵布势与场力  97-101
  7.3 小结  101-103
8、皖南明清民居室内装饰图案结构与生态功能的发展前景  103-114
  8.1 民居建筑与图案装饰生态功能的意义  103-104
  8.2 皖南古建筑装饰的物、化功能的探求  104-108
    8.2.1 驱湿防潮  104-105
    8.2.2 室内温度的控制措施  105-106
    8.2.3 具有视觉功能以外功能的室内装饰物  106-108
  8.3 建筑室内装饰图案的历史发展的动力何在?未来发展突破口在何方?  108-111
  8.4 皖南古建筑装饰给我们的启示  111-113
    8.4.1 "天人合一"思想  111-112
    8.4.2 从皖南古建筑设计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得到的启示与反思  112-113
  8.5 小结  113-114
9、新时期皖南民居室内装饰图案结构功能应用发展中新材料、新技术创新实例  114-139
  9.1 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14-129
    9.1.1 采光  114-123
    9.1.2 室内温控与太阳能的利用  123-126
    9.1.3 通风  126-129
  9.2 防噪隔声与消声  129-136
    9.2.1 空气声建筑隔声材料  130-132
    9.2.2 撞击声的防噪隔声  132-133
    9.2.3 门窗隔声  133-135
    9.2.4 居室吸声材料以及反射声波的装饰物的应用  135-136
  9.3 居室的室内空气净化问题  136
  9.4 对新技术应用的期待  136-137
  9.5 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137-138
  9.6 小结  138-139
10、结语  139-141
参考文献  141-146
详细摘要  146-151

相似论文

  1. 大豆乳清蛋白的微滤技术研究及蛋白粉的研制,TQ936.2
  2.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3. 铁电薄膜与组分梯度铁电薄膜的性能研究,TM221
  4.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5. 航天科技研发建筑设计研究,TU244
  6.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7.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8. 基于功能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对密钥管理协议研究,TP212.9
  9.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0.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设计研究,F592.7
  11. 人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恢复的生态补偿研究,X143
  12.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13. 两个不同叶色棉花品种光合功能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及机理,Q945.11
  14. 青山湖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其功能评价研究,Q948
  15.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16.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17. 大红山铁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的优化研究,TN929.5
  18.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7
  19.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20.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21.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中国工艺美术 > 装饰美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