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机理研究

作 者: 孙路
导 师: 杜娟
学 校: 长春工业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分类号: F1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由于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渗透,正在改变着经济的增长方式,改变着产业的存在方式和经营方式,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的企业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信息获取空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在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直接研究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构建了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框架,从三个层面分别探讨信息技术对各个层面的影响,从而说明了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析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成果,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动因,提出了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动力机制模型,认为市场竞争是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源动力,企业信息需求构成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内在动力,信息技术的产业化则成为外部推动力。综合以上分析,提出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机理框架,表明信息技术是通过三种层次促进经济增长。首先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对绩效、业务流程以及组织结构的变革,说明了信息技术企业应用的机理;其次,对我国IT行业的发展做了理论分析,并选取我国制造业、电信行业、金融业说明信息技术在行业层面的演进机理;最后,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三个不同层面的影响分析,得出信息技术无论在那个层面上发生,最终的结果都表现为宏观上经济的增长。文中使用1987-2007年的信息技术和GDP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在实证研究部分,运用了协整理论来检验我国信息技术和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检验了信息技术和GDP之间的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指出不足之处。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我国应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发挥其对传统产业的强渗透性,促进各个产业部门的全面协调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绪论  7-12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7-9
  (二) 研究内容与结构  9-10
  (三) 研究方法及步骤  10-11
  (四) 论文的创新点  11-12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6
  (一) 相关理论  12
  (二) 文献综述  12-16
二、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框架分析  16-22
  (一) 我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  16-17
  (二) 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动因分析  17-20
  (三) 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框架  20-22
三、信息技术的企业应用机理  22-31
  (一) 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绩效  22-24
  (二) 信息技术梳理企业流程  24-25
  (三) 信息技术规范企业组织结构  25-28
  (四) 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效果分析  28-31
四、信息技术的行业发展机理  31-44
  (一) 信息技术发展促进IT业的形成  31-34
  (二) 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制造业  34-36
  (三) 信息技术引领电信行业规模扩展  36-37
  (四) 信息技术加快金融业规范化发展进程  37-39
  (五) 信息技术的行业发展机理  39-44
五、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作用机理  44-52
  (一) 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形成  44-46
  (二) 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影响的机理  46-48
  (三)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48-52
六、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52-58
  (一) 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52-56
  (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56
  (三) 计量分析结果  56-58
结论  58-59
致谢  59-60
参考文献  60-6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4-65

相似论文

  1.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2.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3. 农村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434
  4. 广州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研究,G434
  5.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6. 博客应用于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G633.41
  7.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群体专业知识扩散路径研究,G451.1
  8. 依托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G434
  9. 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研究,G642.0
  10. 信息技术变革对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的影响,G252
  11. 新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434
  12.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验研究,G633.67
  13.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14. C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研究,F270.7
  15.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F832.6;F752.6
  16.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G434
  18. 我国信息技术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相关性实证研究,F224
  19.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F127
  20.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21. 信息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G441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经济建设和发展 > 技术发展与革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