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

作 者: 俞彤晖
导 师: 陈斐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收入两极分化 极化指数 中部地区 经济增长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收入两极分化问题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我国各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情况,且各地区间存在差异性,本文对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内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的静态特征及动态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索了城乡收入两极分化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笔者首先利用中部六省的实证数据,得到中部地区88个地级市的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指数(ER指数),按ER指数对各地区进行排名,并在此排名基础上的将中部地区88个地级市按极化程度分为四类,分别是城乡两极分化严重地区、城乡两极分化较严重地区、城乡两极分化一般化地区、城乡两极分化不显著地区。然后讨论了这四种类型区的特征和空间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各极化类型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动态分析部分,选取2000年、2009年两个时点数据,从地级市(州)域、省域、以及极化类型区等层面分析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在这10年来不断演变的动态特征。最后在中部地区整体层面的视角下探究了城乡收入极化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主要结论是:中部地区市(州)域的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各异,且分布极不平衡,有显著的地域差异,中部地区各省省域内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差异也非常突出。城乡两极分化严重地区与城乡两极分化较严重地区数量远大于城乡两极分化一般化地区与城乡两极分化不显著地区的数量,从空间分布特征看,严重地区数量众多。动态分析中发现,中部地区市(州)城乡居民收入两极分化指数除少数地级市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外,绝大多数地级市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空间类型分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对城乡收入两极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讨论中,通过协整检验发现,收入两极分化指数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即二者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1章 引言  7-13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7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简述  7-13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简述  7-9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简述  9-13
第2章 收入极化理论研究与方法综述  13-18
  2.1 收入两极分化的本质内涵  13
  2.2 收入极化理论研究  13-15
    2.2.1 收入不平等理论研究  13-14
    2.2.2 国外收入极化理论研究  14
    2.2.3 国内收入极化理论研究  14-15
  2.3 收入两极分化的度量方法  15-18
    2.3.1 对极化度量指标的研究  16
    2.3.2 对目前收入极化测度常用方法的介绍  16-18
第3章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分析  18-33
  3.1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指数的实证结果  18-24
    3.1.1 本文收入极化测度方法测度指标介绍  18
    3.1.2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指数的实证结果  18-24
  3.2 中部地区地级市(州)的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分类及其分布特征  24-32
    3.2.1 中部地区地级市(州)的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分类及空间分布  24-26
    3.2.2 中部地区极化类型区空间分布特征  26-27
    3.2.3 极化类型区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27-32
  3.3 本章小结  32-33
第4章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的时空特征变化分析  33-43
  4.1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的时间演进分析  33-41
    4.1.1 2000—2009年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实证数据变动  33-36
    4.1.2 中部地区各极化类型的市州数量变化情况  36-37
    4.1.3 中部地区地级市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类型变化分类分析  37-38
    4.1.4 ER增长类型区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38-41
  4.2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的空间特征变化分析  41-42
  4.3 本章小结  42-43
第5章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43-48
  5.1 中部地区收入两极分化历年变动  43-44
  5.2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44-46
    5.2.1 地区经济增长的衡量  44-45
    5.2.2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  45-46
  5.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6-47
  5.4 本章小结  47-48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48-50
  6.1 本文结论  48-49
  6.2 本文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5
附录  55

相似论文

  1.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2.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3.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4. 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F127;F224
  5.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F124
  6. 人力资本对青岛市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127;F224
  7.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205;F127
  8.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吉林省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832.6;F127
  9. 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F124;F224
  10. 对外贸易促进越南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F133.3;F224
  11. 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研究,G527;F127
  12. 基于低碳经济的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05
  13. 广西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832.7;F127
  14. 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F224
  15. 中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力提升研究,F127
  16. 进口贸易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F127;F752.6
  17. 我国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F249.2;F224
  18.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F752.68;F124
  19. 上海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127;F224
  20. 转型经济背景下土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127;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