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

作 者: 周新丽
导 师: 刘维民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课程教学论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质的研究方法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
分类号: G63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481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几年,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同时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提出,对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教育至今仍未能实现计算机教育的先行者们的预测:还未能达到由于使用技术而产生根本的变革。根据专家(Cornu,B.1995&Mad-dux,C.1994)的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信息技术未能整合于教学中,即未把计算机作为有机的组成部分整合到教学中。他们认为整合(Integration)是解决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唯一选择和唯一出路。 本课题从实际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的需要入手,利用Z+Z智能知识平台和网络教学支撑平台——首师大虚拟社区等信息技术工具,在北京市选取的5所有代表性的学校中进行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中的个案访谈法、团体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编码登陆等手段,并结合了量的研究方法中的弗兰德课堂互动分析方法和S-T教学分析方法进行了课堂案例分析。 通过对整合过程中的课程案例、教师案例等进行分析,实验全面地总结了影响课程整合的因素,并且用实验证明了信息技术工具的整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同时,在用量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时,实验中编写了相应的计算机处理程序,为他人进行弗兰德课堂互动分析提供了方便。这些结论将为信息技术如何更好地和课程整合提供依据。

全文目录


一、 研究意义  6-8
  §1.1 中小学信息课程整合的意义  6-7
  §1.2 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7-8
二、 研究背景  8-15
  §2.1 相关概念介绍  8-13
  §2.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3-15
三、 研究工作  15-20
  §3.1 研究对象  15
  §3.2 研究内容  15
  §3.3 研究方法  15-18
  §3.4 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18
  §3.5 研究过程  18-20
四、 研究资料  20-57
  §4.1 课题初期五所中学情况的调查  20-21
  §4.2 北海中学曹钟鹏案例资料  21-43
  §4.3 阜成路中学刘萍案例资料  43-49
  §4.4 181中学裴建平案例资料  49-57
五、 研究结论  57-65
  §5.1 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  57-62
  §5.2 课程整合的教学效果  62-64
  §5.3 关于整合原则的思考  64
  §5.4 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  64-65
六、 小结  65-66
七、 参考文献  66-69
附录: 数据处理程序代码  69-86

相似论文

  1.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2.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3. 农村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434
  4. 广州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研究,G434
  5.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6. 博客应用于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G633.41
  7.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群体专业知识扩散路径研究,G451.1
  8. 依托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G434
  9. 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研究,G642.0
  10. 信息技术变革对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的影响,G252
  11. 新乡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G434
  12.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验研究,G633.67
  13. C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研究,F270.7
  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G434
  15. 我国信息技术企业智力资本与企业成长相关性实证研究,F224
  16. 信息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G441
  17. 初中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实现,G434
  18. 信息技术在苏州市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G633.7
  19.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信息技术与《历史与社会》整合的实践研究,G633.51
  20.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整合,G633.6
  21.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G633.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数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