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舌鳞状细胞癌脊髓转移细胞系Ts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

作 者: 朱晓英
导 师: 吴军正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专 业: 口腔基础医学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细胞系 肿瘤转移 裸鼠
分类号: R739.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鳞状细胞癌(SCC)是口腔颌面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舌癌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因而对于舌癌转移机制的研究成为肿瘤学家和口腔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肿瘤的转移是多步骤、多阶段、多因素、多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想弄清楚转移过程各个重要环节的机制,单靠人体材料的研究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建立相应动物和人类肿瘤的不同转移模型和相应的细胞系,并利用这些模型进行转移机制的研究。 我们实验室长期进行肿瘤转移的体内及体外基础实验研究。吴军正等利用何荣根等建立的舌癌细胞系Tca8113,经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进行不同转移潜能细胞系的筛选,在建立动物模型的同时进行舌癌肿瘤转移机制及敏感抗肿瘤药物筛选方面的研究。在进行裸鼠体内实验时,发现一例经尾静脉注射后42天出现了明显的脑神经症状,原代培养脑组织后建立了舌癌脑的转移细胞系Tb,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转移相关特性的研究。我们的实验初衷是对Tb细胞系通过动物实验的重复是否能够建立特定器官的转移动物模型,同时是否能够筛选出高转移能力的细胞系,并对其转移机理进行相关研究。于是,我们将Tb细胞经裸鼠进行异体原位移植,取裸鼠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瘤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TbT1细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胞系,然后将该细胞尾静脉注射,在大量的动物实验中又发现了一例于注射40天出现了后肢瘫痪,取其脊髓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后建立了舌癌远隔脏器脊髓的转移细胞系T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转移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本实验主要采用动物实验、细胞培养技术、形态学观察、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建立了舌癌脊髓的转移细胞系,对其生物学特性和转移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了Ts与其亲本细胞系生物学特性方面存在的差异。 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舌癌脊髓转移细胞系Ts的建立 采用裸鼠异体原位移植实验,建立舌癌原位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并通过原代培养建立TbTI(淋巴结转移组织)细胞系;经尾静脉注射几 通过实验性血道转移途径,建立舌癌远隔脏器脊髓转移动物模型,并通过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建立了来自脊髓组织的转移细胞系Ts。 2.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形态学观察、染色体分析、裸鼠皮下致瘤实验证实所建立细胞亚系为来源于人的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 2*相差显微镜下培养细胞为上皮样形态,即扁平多角形,呈“铺路石”样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少量巨核、多核细胞,核分裂像多见。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见Ts细胞核仁明显,核浆比例增加,可见少量多核、巨核细胞,同其母细胞相比,形态无明显差别,二者均为典型的上皮细胞的形态。透射电镜观察Ts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现Ts细胞表面微绒毛丰富、细胞器发达,其中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在少数细胞中可见张力原纤维,Ts细胞与其母细胞Tb细胞在电镜中相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 2.2 Ts细胞染色体数目从 44~110之间变化,众数为 60,为异倍体, .3- (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保持了人类染色体的形态。 2.3裸鼠皮下肿瘤组织切片表现为典型的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组织学特征:细胞之间界限清楚,胞浆丰富,细胞之间可见细胞间桥样结构。 3.运用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测定、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裸鼠尾静脉注射人工肺转移模型比较了TS与Tb的生长速率和转移力。 3* Ts细胞对数生长期群体倍增时间为 26.83h,Tb为 28.sib。 3.二流式细胞仪测得Ts细胞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周期分布为:GI 期61.8%,GZ期12.7%,S期25.5%,Tb细胞则分别为*期68.4%,GZ期 10.4%产期对.2%。 3.3 Ts细胞与Tb细胞形成的克隆呈两种形态,上层琼脂与下层琼脂之间克隆形态为水平伸展型,其余部位为悬浮球状,接种细胞数为24 IL板每孔200个时Ts细胞克隆计数为107、126、135、147、123、107,克隆形成率为62.1%;Tb为58、122、112、101. 88、95,克隆形成率为48刀%。 3.4经裸鼠尾静脉注射 1.45 X 106/0.Zml个细胞 50天后 Ts与 Tb所引起的肺转移结节数分别为50.25士45.74(if、22、57、10)和 17.50士14.43(35、20、15、0)。 4.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对培养的Ts、Tb、T细胞和皮下致瘤后的肿瘤组织进行了"m23-HI、MMPg、PCNA、CD44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蛋白水平观察上述蛋白在舌癌中的表达。 4.Inm23-HI在 Ts、Tb、T细胞中的表达依次增强。 4.2 MMPg在 Ts、Tb、T细胞中的表达依次减弱。 4.3 PCNA在 Ts、Tb、T肿瘤细胞中表达依次减弱。 4.4 CD44H在 Ts、Tb、T肿瘤细胞中表达依次增强。 -4一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5-6
中文摘要  6-10
英文摘要  10-14
文献回顾  14-30
前言  30-31
材料与方法  31-40
结果  40-51
讨论  51-61
全文总结  61-63
参考文献  63-70
致谢  70-71
个人简历  71

相似论文

  1. 舌体特征的提取及融合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2. 中医舌诊中舌形与齿痕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3. 舌图像中瘀斑瘀点检测技术研究,TP391.41
  4. 基于SVM的中医舌色苔色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5.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6. 靶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1和ORF7 shRNA重组慢病毒的构建与鉴定,S852.65
  7. 蜂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735.7
  8. MCFP对肝癌细胞生物行为学影响初步研究,R735.7
  9. MMP-9及P63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9.8
  10. β-榄香烯对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与血管形成的相关性研究,R734.2
  11. 槲皮素对人膀胱癌细胞EJ的生物活性及其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R737.14
  12.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4例临床分析,R737.33
  13. p16与Bmi-1在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细胞块中的表达,R734.2
  14. NDGA联合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诱导凋亡的研究,R735.35
  15. 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Ⅳ(Fut4)表达上调增加鳞状癌细胞scc12转移潜能,R730.2
  16. CXCR1/CXR2受体拮抗剂对小鼠腹水型肝癌淋巴转移潜能的影响,R735.7
  17. 维甲酸诱导腭裂小鼠舌的发育异常研究,R782.21
  18. 青蒿琥酯对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R737.33
  19. 皮肤鳞状细胞癌病损的细菌学分析,R739.5
  20. 舌诊客观化中若干图像分析技术研究,TP391.41
  21. RKIP和VEGF-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口腔、颌面部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