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羟异黄酮对孕期乳腺癌(MMTV)-ErbB-2转基因小鼠P53表达变化的研究

作 者: 宋海云
导 师: 陈登庭
学 校: 河南科技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MMTV)-erbB-2转基因小鼠 乳腺癌 三羟异黄酮 P53
分类号: R737.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三羟异黄酮干预孕期乳腺癌(MMTV)-erbB-2转基因小鼠对其子代小鼠乳腺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按三羟异黄酮20μg,100μg溶于2%DMSO(二甲基亚砜)和0.05ml植物油中,对照组给予等量植物油处理,将孕鼠随机分为低、高剂量三羟异黄酮给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30只,自孕期第13~19天采用母鼠后腿外侧皮下注射,观察记录各实验组母鼠的分娩数量,每窝子鼠数量,雌鼠比例,以及其子代小鼠出生后的第2、15、30天的体重变化,观察三羟异黄酮干预组子代雌性小鼠和对照组子代雌性小鼠乳腺肿瘤的发生率、潜伏期和肿瘤最大直径,并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方法检测子代小鼠乳腺肿瘤组织病理类型以及P53的表达情况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羟异黄酮孕期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对每窝子鼠数量、雌鼠比例及子鼠出生后体重增长影响不明显(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小鼠乳腺肿瘤的成瘤率分别为27%、60%和77%,高剂量组与其它各组相比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而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小鼠乳腺肿瘤的潜伏期分别为(47.1±5.2)周、(38.3±4.7)周和(37.7±4.6)周,高剂量组较对照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低剂量组较对照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小鼠乳腺肿瘤最大直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P53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和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小鼠乳腺肿瘤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72.2%和73.9%,高剂量组较其他组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而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TV-erbB-2转基因小鼠在我国繁殖、生长良好,具有较强的繁殖和适应能力;孕期使用异黄酮对子代小鼠的每窝子鼠数量、雌鼠比例以及其子代小鼠出生后体重无明显影响;高剂量异黄酮应用可以降低乳腺癌发生率,延长子代雌性小鼠肿瘤发生的潜伏期,并且可以降低子代小鼠乳腺肿瘤中P53的阳性表达水平,提示三羟异黄酮对乳腺癌(MMTV)-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肿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9
第1章 综述  9-18
  1.1 乳腺癌概况  9-10
  1.2 大豆异黄酮的性质及化学结构  10
  1.3 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抑瘤作用的研究  10-11
  1.4 大豆异黄酮抑制乳腺癌作用机制  11-12
    1.4.1 雌激素及抗雌激素作用  11
    1.4.2 抑制与肿瘤相关酶活性作用,特别是对酪氨酸激酶  11
    1.4.3 在肿瘤细胞增殖阶段,具有抑制血管增生作用  11-12
    1.4.4 消除活性氧,从而具有抗氧化作用  12
    1.4.5 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12
    1.4.6 染料术素(Genistein)具有抑制部分上 JDNA 切断有关酶活性的作用,具有抑制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活性  12
    1.4.7 调节免疫  12
  1.5 大豆异黄酮的致癌及毒副作用  12-13
  1.6 P53 与肿瘤的关系  13-16
    1.6.1 P53 基因  14
    1.6.2 P53 的生物学功能  14-15
    1.6.3 P53 与肿瘤的关系研究  15-16
  1.7 小结  16-18
第2章 前言  18-20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20-25
  3.1 实验动物及设施  20
    3.1.1 实验动物  20
    3.1.2 饲育设施  20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0-21
  3.3 实验试剂  21
  3.4 实验步骤  21-24
    3.4.1 动物分组及处理  21-22
    3.4.2 HE 染色步骤  22
    3.4.3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22-23
    3.4.4 观察指标  23
      3.4.4.1 各实验组子代小鼠出生情况观察  23
      3.4.4.2 各实验组乳腺肿瘤潜伏期、乳腺成瘤率  23
      3.4.4.3 各实验组乳腺肿瘤组织的形态学观察和P53 的表达情况  23
    3.4.5 对照:  23-24
  3.5 统计学方法  24-25
第4章 实验结果  25-28
  4.1 异黄酮孕期处理后对母鼠分娩子鼠出生情况的影响  25
  4.2 各实验组发生肿瘤例数  25-26
  4.3 各实验组肿瘤平均潜伏期  26
  4.4 各实验组肿瘤最大直径观察  26
  4.5 乳腺肿瘤组织的形态学观察  26-27
  4.6 各实验组乳腺组织及肿瘤组织中P53 的表达情况  27-28
    4.6.1 P53 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  27
    4.6.2 P53 各实验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较  27-28
第5章 讨论  28-33
  5.1 乳腺癌与异黄酮的关系  28-29
  5.2 异黄酮孕期处理对子代乳腺肿瘤的影响  29-30
  5.3 异黄酮孕期处理对P53 蛋白表达影响  30-31
  5.4 研究展望  31-33
第6章 结论  33-34
参考文献  34-39
缩略语词汇表  39-40
附录A 图片  40-42
致谢  42-4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3

相似论文

  1. Slug对P53-MDM2系统的调控作用,R730.2
  2.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预防效果的研究,R473.73
  3. 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照射的相关研究,R737.9
  4. KZNF家族中p53调控分子的筛选及功能鉴定(AxZ型、SABZ型和ACxZ型),R730.2
  5. 乳腺癌钙化X线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R737.9
  6. CIF与CEF方案用于Ⅱ期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R737.9
  7. 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与ER、PR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R445.1
  8. 环磷酰胺LDM联合MTD在乳腺癌抗血管生成、诱导凋亡方面的研究,R737.9
  9. MTD化疗联合节律化疗对乳腺癌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研究,R737.9
  10. PI3K和P5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25
  11. EGFR、K-ras、P53及Ki-67蛋白在大肠癌、胃癌和食管癌表达的研究,R735
  12. NF-κB抑制剂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非小细胞肺癌ASPP1、ASPP2表达的影响,R734.2
  13. OVCA1和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R737.31
  14. NF-κB抑制剂PDTC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iASPP蛋白表达和JNK的影响,R734.2
  15. 胃癌中hPOT1和p53的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研究,R735.2
  16. 葡萄皮提取物抑制乳腺癌转移机制研究,R737.9
  17. 基于同步辐射CT成像的乳腺癌微血管的定量研究,R318
  18. 红外与CMOS融合的乳癌检测仪研究,TP391.41
  19. 基于DCE-MRI的乳腺病灶良恶性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TP391.7
  20. TmSm对乳腺癌化疗药物的增敏与耐药细胞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初探,R737.9
  21. 紫杉醇敏感与耐药乳腺癌细胞中HSP27的表达,R737.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泌尿生殖器肿瘤 > 乳腺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