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话语中的矛盾修辞的语用分析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作 者: 杨华
导 师: 舒白梅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学科教学
关键词: 矛盾修辞格 语用学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关联理论 语境 英语教学
分类号: G633.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Oxymoron是一个很有趣的语言现象,表面上看似矛盾,实质上却能很贴切的表达出说话人的真实含义,它的这种有趣现象引起了不少学者和专家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往往只是从Oxymoron作为一种修辞格的角度,从它的构成方式、语义范畴、语义关系、修辞功能、与其它辞格的兼用和比较、翻译等几个方面去研究,也有学者提出从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的角度去理解它。我们知道,学习修辞格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是为了提高表达效果,而这种运用自然就涉及到语用。但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从语用的角度分析探究Oxymoron的文章却寥寥无几,基本上就没有,所以本文就想从语用的角度,运用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Leech的礼貌原则和Wilson&Sperber的关联理论探究Oxymoron在话语中的应用,因为语言大体分口头语和书面语,而口头语突出表现于日常生活中,书面语突出表现于文学著作中,所以本文就分别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5个例子和文学名著中的5个例子,从语用学的角度,重点从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和对礼貌原则的违反两个方面来分析探究人们在使用Oxymoron的话语中为什么要违反这些原则,这些原则的违反又达到了一个怎样的语用效果,研究后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不论是在日常会话中还是在文学著作中,人们运用Oxymoron都存在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和对礼貌原则的违反,而且无一例外的都违反了方式准则,这一点是由Oxymoron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而且对合作原则的违反突出表现为对方式准则的违反;对礼貌原则的违反,突出表现为对得体、赞誉、一致和同情准则的违反;但所有这些违反却很好遵守了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及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此外,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对于Oxymoron的运用,比较明显的是对合作原则的违反,而表现为对礼貌原则的遵从,因为人们在会话中会自觉不自觉的避免不一致而牺牲一些质和量的准则;而在文学著作中,比较明显的是对礼貌原则的违反,而表现为对合作原则的遵从,因为人们运用最简练的话语表达出了内心最真实最强烈的想法,而这种表达难免会使双方的分歧增大。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就从语用的层面对Oxymoron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指导我们更理性更合理的运用Oxymoron,为语言增色增彩。作为一名英语教育者,通过以上的探究自然联想到英语教学,从而得到一些关于从语用角度教学Oxymoron的一些启示,譬如Oxymoron的语用教学必须与听说读写各门技能课的教学结合,也就是在训练这些语言技能的同时,把相关的语用规约和修辞方式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操练;与语言本体结构要素的教学相结合,也就是在进行语言、词汇、语法教学的同时,把相关的语用规约和修辞内容提炼为教学点加以解释和操练;与功能项目、文化内容的教学相结合,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注意揭示和讲解功能文化在语言表达上的修辞特点;另外在中外语言点,文化点的特点的相关对比中,尤其是中外语用和修辞手法的对比中进行汉语和英语语用修辞教学;最后不同对象、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对语用修辞教学应具有不同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全文目录


致谢  4-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1 引言  10-12
2 对Oxymoron的描述  12-17
  2.1 Oxymoron的构成方式  12-13
  2.2 Oxymoron的语义范畴  13
  2.3 Oxymoron的语义关系  13-14
  2.4 Oxymoron的修辞功能  14
  2.5 Oxymoron与其它辞格的兼用与比较  14-15
  2.6 Oxymoron的翻译  15-17
3 语用学理论阐述  17-22
  3.1 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  17-18
  3.2 Leech的礼貌原则  18-20
  3.3 Wilson & Sperber的关联理论  20-22
4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究Oxymoron在话语中的应用  22-32
  4.1 运用Oxymoron修辞格的日常会话的语用分析  22-26
    4.1.1 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22-25
    4.1.2 对礼貌原则的违反  25-26
  4.2 运用Oxymoron修辞格的文学话语的语用分析  26-30
    4.2.1 对合作原则的违反  26-28
    4.2.2 对礼貌原则的违反  28-30
  4.3 小结  30-32
5 结论  32-34
参考文献  34-36

相似论文

  1.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2.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G633.41
  3. 农村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434
  4. 英语教与学的环境下高中生多元智能发展的个案研究,G633.41
  5. 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G633.41
  6.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语境分析及哲学意义,B842.1
  7. 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模式中的实践研究,G633.41
  8. 语境认识论初探,N02
  9. 中小学和少年宫的合作研究,G244
  10. 碎片化语境下的消费者信息选择路径研究,G206
  11. 合作原则框架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G633.41
  12.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的运用,H195
  13. 关联—顺应模式下英汉词语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研究,H315.9
  14. 从语境顺应看《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I046
  15. 英汉双关修辞格对比浅析,H15
  16. 二语词汇习得中的文化因素,H09
  17. 语用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H319
  18. 现代汉语语境的解释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19.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2008年美国总统辩论中的模糊限制语分析,H313
  20. 《老友记》中口语标记语的关联视角研究,H313
  21. 高语境文化背景下强关系中的人际传播素质概念建构与测量,G20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 > 外语 > 英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