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单位行贿罪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 王大军
导 师: 刘德法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单位行贿 主体 不正当利益 共同犯罪
分类号: D924.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单位行贿犯罪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这种犯罪形式的出现助长了当今社会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的蔓延,损害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形象和威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在实践中具体认定和处理单位行贿犯罪时,有不少问题难以把握,如单位行贿主题的界定、不正当利益的认定、单位行贿共同犯罪如何处罚等等,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对正确认定单位行贿罪,准确、合法、及时地打击和预防此类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关于单位行贿罪的主体认定问题,虽然最高法院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但本文结合司法实践,提出国家机关因自身职能的特殊性不应成为单位行贿罪的主体观点,单位内部机构、合伙企业可以成为单位行贿罪的主体。而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采用承包、挂靠方式经营的单位是否能成为单位行贿罪的主体则应区别予以对待。二、如何准确界定不正当利益,在理论界争议颇多,也是司法实践中查办行贿犯罪中较为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本文立足于认定“不正当利益”的依据展开充分论证,认真剖析谋取“不正当利益”与构成单位行贿犯罪的关系,从而准确地将“不正当利益”定位于违反法律、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国家政策的利益。同时,文中认为,在经济往来中给予回扣型的单位行贿,不必要求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观目的。三、关于单位共同行贿犯罪的问题,文中分别对纯粹的单位共同行贿犯罪和不纯粹的单位共同行贿犯罪的定性入手,区分主、从犯问题名,最终达到正确认定共犯刑事责任的目的。四、针对我国现行刑法对行贿罪的规定存在的立法缺陷,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取消不正当利益的规定、取消因单位行贿所得归个人所有而转化为行贿罪的规定、提高构成犯罪的标准及加大惩处力度、将单位行贿罪作为受贿罪的对合性犯罪进行处罚、扩大单位行贿犯罪的贿赂方式的范围、增加“多次行贿”也构成单位行贿罪的立法建议,使单位行贿罪的立法既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又凸显国家对治理单位行贿犯罪的决心和信心。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5
Abstract  5-8
引言  8-9
一、单位行贿主体的界定  9-21
  (一) 主体的范围  9-19
  (二) 单位意志的体现  19-21
二、“不正当利益”的理解与适用  21-35
  (一) “不正当利益”的理解与分歧  21-23
  (二) “两高”《通知》的理解与认识  23-26
  (三)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犯罪主观认定问题  26-27
  (四) 谋取不正当利益与构成单位行贿犯罪的关系  27-28
  (五) 在经济往来中给予回扣型的单位行贿,不要求“谋取不正当利益”  28-35
三、单位共同行贿犯罪问题研究  35-41
  (一) 纯粹的单位共同行贿犯罪问题  36-37
  (二) 不纯粹的单位共同行贿犯罪问题  37-41
四、单位行贿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41-47
  (一) 不正当利益的规定,限制了单位行贿罪的打击范围  41-43
  (二) 构成犯罪的标准偏低、量刑畸轻  43
  (三) 刑法第393条后段的规定缺乏理论依据  43-44
  (四) 未将单位行贿罪作为受贿罪的对合性犯罪进行处罚  44-45
  (五) 单位行贿犯罪的贿赂方式过于狭隘  45
  (六) 应明确规定“多次行贿”的也构成单位行贿罪  45-47
结束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0
后记  50

相似论文

  1.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2.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3.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4.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5.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6.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7. 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研究,B82-057
  8.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问题研究,D630
  9.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10.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11. 陕甘宁边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630
  12.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13. 主体功能区管理环境法问题研究,D922.68
  14.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15. 新时期我国工人主体性发展研究,D663.1
  16.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G841-4
  17.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B038
  18. 论高中作文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G633.3
  19. 受贿罪主体相关问题研究,D924.392
  20. 网络赌博犯罪问题的研究,D924.3
  21. 山西省文水县“文水鈲子”的民俗主体与民俗传承调查研究,K89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贪污贿赂罪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