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非洲鸵鸟消化管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 者: 喻道友
导 师: 梁宏德;闫若潜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基础兽医学
关键词: 非洲鸵鸟 消化系统 食管  小肠 大肠 解剖学 组织学
分类号: S8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非洲鸵鸟(Africa ostrich)属鸟纲,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现存个体最大的鸟类,它生长快、耐粗饲,是一种大型的草食性鸟类。随着人们对非洲鸵鸟认识的增加,其养殖规模也逐渐扩大,鸵鸟的疾病防治对于提高其生产性能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加强非洲鸵鸟的疾病防治及提高其生产性能的同时,研究其消化管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特点,可为非洲鸵鸟的生活习性、生理机能、病理学、生态学以及人工饲养和繁殖提供一些形态学依据。从而为非洲鸵鸟的大规模养殖与疾病防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基础。本实验首先通过对非洲鸵鸟食管小肠大肠进行了眼观和大体解剖学观察,旨在了解非洲鸵鸟消化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征。其食管较长,起始于咽后向后下方延伸于腺胃贲门,与气管伴行。胃由发达的腺胃和肌胃构成,胃的前端为腺胃,后端为肌胃。肌胃与腺胃直接相连,位于腺胃的左侧。小肠明显地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起自肌胃的幽门,然后弯向右侧至腹中部形成一弯曲即十二指肠盘曲成“U”字形的肠袢,前行至右肾弯向背内前方,腺胃的后方移行为空肠。回肠位于十二指肠的右下方,与两侧盲肠以回盲韧带相连。非洲鸵鸟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盲肠有两条,起自于回肠与结肠接合部的两侧,回盲韧带附着于回肠的两侧,结肠较长,由结肠系膜悬吊在腰椎的下方,直肠以短的背系膜悬吊在腹腔后部的背侧。为了给非洲鸵鸟(Africa ostrich)雏鸟的饲养管理、生理机能研究和疾病防治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5只非洲鸵鸟消化管的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其消化管具有一般的4层结构。食管有粗大的皱襞,肌层发达,有发达的食管腺;无嗉囊;腺胃的腺体由位于固有膜的单管状腺和位于黏膜下层发达的复管状腺组成;肌胃的黏膜肌层较明显,由内纵肌和外环肌组成;小肠绒毛较长,有分支现象,未见中央乳糜管结构;十二指肠的固有膜中有发达的腺体和集合淋巴小结,黏膜下层内无十二指肠腺;从十二指肠到回肠,肠绒毛的汇合及分支现象更加明显,固有膜内集合淋巴小结的数量逐渐减少,并且空肠的绒毛弯曲呈“S”型;具有一对发达的盲肠;结肠异常发达,黏膜上皮为复层柱状上皮,其间夹有杯状细胞,有黏膜皱襞,绒毛短且发达。非洲鸵鸟雏鸟消化管的特点可能与其食性有关,这决定了非洲鸵鸟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

全文目录


致谢  4-8
摘要  8-9
1.文献综述  9-17
  1.1 食管的研究进展  9-10
    1.1.1 食管黏膜  9
      1.1.1.1 食管黏膜结构  9
      1.1.1.2 食管黏膜屏障组成  9
    1.1.2 食管黏液  9-10
    1.1.3 食管的自身运动保护  10
  1.2 的研究进展  10-11
    1.2.1 胃黏膜微循环  10-11
      1.2.1.1 微循环组成及分布特点  10-11
      1.2.1.2 影响胃黏膜微循环的因素  11
      1.2.1.3 胃黏膜微循环障碍与胃相关性疾病  11
    1.2.2 胃黏膜屏障  11
      1.2.2.1 胃黏膜的快速修复  11
      1.2.2.2 胃黏膜上皮的更新  11
  1.3 小肠的研究进展  11-14
    1.3.1 小肠的形态  12
    1.3.2 小肠的生理功能  12
    1.3.3 小肠的运动功能  12-13
      1.3.3.1 小肠运动形式  12
      1.3.3.2 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因素  12-13
    1.3.4 小肠黏膜  13-14
      1.3.4.1 小肠黏膜微循环  13
      1.3.4.2 肠道黏膜免疫  13-14
  1.4 大肠的研究进展  14-17
    1.4.1 大肠的结构  14-15
      1.4.1.1 盲肠  14
      1.4.1.2 结肠  14-15
      1.4.1.3 直肠  15
    1.4.2 大肠液的分泌和细菌的活动  15
      1.4.2.1 大肠液的分泌  15
      1.4.2.2 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15
    1.4.3 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15-17
      1.4.3.1 大肠的运动形式  15-16
      1.4.3.2 排便反射  16-17
2.引言  17-18
3.材料与方法  18-21
  3.1 材料  18
    3.1.1 试验动物  18
    3.1.2 主要仪器设备  18
    3.1.3 主要试剂及配制  18
  3.2 方法  18-21
    3.2.1 非洲鸵鸟食管的组织学观察  18-19
      3.2.1.1 取材  18
      3.2.1.2 脱水、透明和浸蜡  18
      3.2.1.3 包埋  18
      3.2.1.4 切片  18-19
      3.2.1.5 H.E染色并封片  19
      3.2.1.6 组织观察  19
    3.2.2 非洲鸵鸟胃形态学观察  19
    3.2.3 非洲鸵鸟小肠形态学观察  19-20
    3.2.4 非洲鸵鸟大肠形态学观察  20-21
4.结果与分析  21-28
  4.1 非洲鸵鸟食管的形态学观察  21-23
    4.1.1 解剖学观察  21
    4.1.2 组织学观察  21-23
  4.2 非洲鸵鸟胃的形态学观察  23-24
  4.3 非洲鸵鸟小肠的形态学观察  24-26
  4.4 非洲鸵鸟大肠的形态学观察  26-28
5.讨论与结论  28-31
  5.1 非洲鸵鸟与家禽食管组织结构的比较及其生理功能  28-29
    5.1.1 非洲鸵鸟与家禽家畜的食管组织结构比较  28
    5.1.2 非洲鸵鸟食管结构与生理功能  28-29
  5.2 非洲鸵鸟与家禽腺胃和肌胃组织结构的比较及其生理功能  29
  5.3 非洲鸵鸟与家禽小肠组织结构的比较及其生理功能  29-30
  5.4 非洲鸵鸟与家禽大肠组织结构的比较及其生理功能  30-31
参考文献  31-34
英文摘要  34-35

相似论文

  1. 普洱茶抑制乳腺癌SHZ-88细胞及保护亚基胍诱导的胃癌前病变和放疗损伤的作用,R285.5
  2.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试剂盒的研制,S154.3
  3. SPECT肺灌注显像指导食管癌放疗计划对肺功能保护价值的研究,R735.1
  4.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5.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6. 许彭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研究,R249.2
  7. 环境因子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S685.11
  8.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表达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S852.65
  9. 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分析,S852.61
  10. 腐生葡萄球菌M36耐有机溶剂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Q78
  1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TS207.4
  12. 灵芝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的研究,S567.31
  13. 枣叶片再生途径的组织学研究及影响遗传转化因素的分析,S665.1
  14. 极端低蛋白日粮对初产小梅山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后代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S828
  15. 日粮营养对前胃上皮生长和组织形态的影响,S815.1
  16. 日粮营养水平对前胃上皮几种氨基酸转运载体及Na~+/H~+交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S816
  17. 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大肠癌术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干预效果研究,R473.73
  18.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诱导Eca-109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R735.1
  19.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对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损伤的保护作用,R96
  20. 依普拉芬对体外鸡胚小肠上皮细胞新型钙离子通道表达的影响,S831
  21. 江苏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及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的探讨,S85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家禽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