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许彭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作 者: 张其慧
导 师: 许彭龄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和化法 用药规律 许彭龄
分类号: R24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许彭龄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认证用药理论体系。为了更好地继承发扬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从传承角度追源其形成的理论根源,将其用药特点与临床认证特点进行系统地总结归纳,通过规范化的临床疗效观察,发掘其用药规律,进行临床安全性的评价,使其成为系列化的可重复的应用原则,以利于今后临床推广。研究以总结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辨证思维、临证经验以及用药规律和学术传承方法为目标,以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治法研究为主线,分析、挖掘许彭龄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探索名老中医经验整理传承的方法。方法:1、从传承的角度探讨许彭龄学术思想渊源①归纳总结许公岩治病重在理脾的学术思想,以及其擅用合化、推化诊疗疾病的特点。②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治病求和,以和治之的理论加以浓缩提炼,并提取其中有关运化、化生、合化等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药物性味在临床应用的配伍意义,尤其从中提炼出许老对有关理论的独特理解与创意。③挖掘整理许老有关学术思想论述及弟子归纳总结之经验。2、总结许彭龄学术思想及独特的诊疗经验全面总结提炼许老治脾胃安五脏以及法尊和化的学术思想。挖掘整理许老的临床诊疗经验:包括应用和化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及经验总结;许老针对慢性腹泻、眩晕、口腔溃疡等疾病的独特的诊疗经验;许老对舌脉的体会应用;许老遣方用药特点的归纳等。力求全面反映许老的学术思想及独特的诊疗经验3、研究挖掘许彭龄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以许老治疗慢性胃炎212例,436诊次建立Access2000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统计单味药应用频次,运用Weka3.4数据挖掘软件对许老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药物配伍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点式互信息分析取得药物二元频度关系,即其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药对,从中取得许老治疗慢性胃炎常用对药及配伍特点。结果:1、许彭龄学术思想之渊源许老家学渊源,许父公岩擅以理脾法则治疗疾病,主张应遵循“简、便、廉、效”的治疗原则,以处方小,选药精,药量大,疗效佳而著称。许公岩擅用五味合化阴阳,提出应用推化法治疗积湿酿痰所致诸证,以使病人水谷精微代谢转为正常。许老熟读经典,尤喜精研内难、伤寒,临证辨治疾病无不遵循《黄帝内经》以和为利、以和为顺的治疗思想。许老认为张仲景所谓的“和”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和”其治疗疾病均以恢复机体阴平阳密,气血和顺,脏腑经络功能谐调为目的。仲景应用气味相合来达到脏腑虚补实泻、治乱于平的辨治思想源于《内经》,其在诸多疾病的治疗当中贯彻了阴阳相循,升降相因,治乱于平的诊疗思想。许老强调“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因邪有兼并,要明确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法在变通,当以“和其不和”为治疗的总目标,临证之时结合具体辨证可配合多种兼治法。其拓展性的继承前贤父辈的医理医法,主张“治病求和,以化治之”,即以运化、推化、生化、合化之功,达到调和脏腑气血阴阳、虚实寒热之用。和合之剂,调之使和。研究证实,许老和化法则体现了中医治则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其应用范围广泛,适应证复杂,不失为临床使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2、许彭龄学术思想及独特的诊疗经验许老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脾统四脏,治脾胃可安五脏。许老重视维护脾胃升降功能,通过提升脾气、和降胃气来畅达气机,如此内可和顺脏腑气机,外而顺应自然之气。许老常以调理脾胃,强壮后天之法,治疗由于脾胃失调导致五脏功能异常的疾病。二是许老遵从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原则,强调应用和化法调理脏腑功能,以自和为基础,以调和为法度,协调人体气血阴阳、表里寒热、脏腑虚实、饮食情志等,使人体机能恢复阴阳动态平衡状态。和化法利用药物相合以补偏救弊,调整气机,平衡阴阳,以求平和。许老辨治脾胃病精于验舌,主张新病者观苔为主,久病者以观舌形为要,辨寒热重在观其舌色。通过观舌来判断病性之虚实,病位之深浅,寒热属性以及疾病的预后与转归,为脾胃病的辩治,提供了有力的临床依据。许老擅以和化法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腹泻、口腔溃疡等疾病,经临床观察证实确有疗效,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后续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脾胃的功能特点,应用和化法治疗疾病,不失为较佳的选择方案。许老用药倡导简、便、验、廉,组方严谨、药少而力专,和化相成,配伍灵动。其对甘草、吴茱萸、胡黄连及姜等药物应用皆有独到见解。甘草与它药配伍即可酸甘化阴,亦可辛甘化阳,既可清热又可补虚,还可防苦寒之品伤及脾胃。许老擅于用姜,凡正气不足所致病变而需温中益气者,必主以干姜,强调更须加以重量之甘草为伍,否则阳末复而燥扰加,且辛甘方能合化而为阳。许老强调应用胡黄连辨舌最为重要,还要考虑患者的体质因素,无论气滞、痰浊、湿阻、淤结,凡有实滞于内者皆可应用。3、许彭龄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212例患者,处方436首,应用中药93种,记3661次,在所使用的93种中药中,使用频率大于30%的12味药中有半夏、干姜、黄芪、吴茱萸、甘草、诃子、肉苁蓉、厚朴、白芍等,常用的药对为吴茱萸配半夏、干姜配诃子、吴茱萸配干姜、吴茱萸配黄连、甘草配干姜、诃子等。温中燥湿、五味合化、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配伍是其最为常见的药物组合,在半夏泻心汤、黄芪建中汤、左金丸方义基础上提炼之和化汤是其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方药。结论:许彭龄教授认为治脾胃可安五脏,主张治病求和,擅以和化法辨治疾病。通过和化之法,“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和其升降”,以合化、运化、推化、生化之法,达到调和脏腑气血阴阳、虚实寒热之用,使失调之脏腑功能得以复健,逆乱之气机恢复正常,通过和解调整矛盾的双方,使之趋于平衡。从而全面调整脏腑功能,使人体气血阴阳之虚得补,郁滞之气得行、痰瘀污浊得下,协调气血阴阳,扶正祛邪,如此外感内伤之病理因素均得以消除,可谓寓补泻温清升降于和化之中。许老治疗慢性胃炎五味兼施,主以辛温甘温,佐以苦酸,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消合剂,药物配伍相互协调。和化汤是许老积多年临证之心得,在半夏泻心汤、左金丸、黄芪建中汤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可作为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方药。许老治疗脾胃病采用和化法燮理阴阳、补虚泻实、调畅气机的治疗思想,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结合脾胃的功能特点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和化之法不失为较佳治疗方案。

全文目录


目录  3-7摘要  7-10Abstract  10-15第一部分 许彭龄学术渊源探究  15-25  1 家学渊源,理脾为要  15-16  2 勤求古训,治病求和  16-20  3 推陈出新,法尊和化  20-23  参考文献  23-25第二部分 许彭龄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  25-45  1 许彭龄教授学术思想探析  25-29    1.1 治脾胃以安五脏  25-26    1.2 理脾胃重在和化  26-29  2 许彭龄教授临床诊疗经验总结  29-43    2.1 许彭龄应用和化法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总结  29-32    2.2 许彭龄辨治慢性腹泻经验初探  32-35    2.3 许彭龄辨治眩晕经验荟萃  35-37    2.4 许彭龄治疗口腔溃疡经验拾零  37-38    2.5 许彭龄辨治脾胃病精于验舌  38-39    2.6 许彭龄用药特点浅析  39-43  参考文献  43-45第三部分 许彭龄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研究  45-87  中文摘要  45-47  Abstract  47-49  前言  49-51  综述一 慢性胃炎的中医学综述  51-61    1 病名渊源  51-52      1.1 胃心痛和胃脘痛  51      1.2 痞满  51      1.3 嘈杂  51      1.4 吐酸  51-52    2 病因病机  52-53      2.1 外邪致病  52      2.2 饮食所伤  52      2.3 情志不遂  52      2.4 劳逸太过  52-53      2.5 瘀血阻络  53    3 证候分型  53-54      3.1 脾胃虚弱证  53      3.2 脾胃湿热证  53      3.3 肝胃不和证  53-54      3.4 瘀血停滞  54      3.5 胃阴不足  54    4. 辨证分型之现代阐述  54-55    5 治法  55-56      5.1 从瘀论治  55      5.2 从浊毒论治  55      5.3 理气消痞法  55      5.4 通腑法  55      5.5 从肝脾论治  55-56      5.6 辛开苦降法  56    6 中医治疗  56-57      6.1 汤剂治疗  56      6.2 针灸治疗  56-57      6.3 中西医结合治疗  57    7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57-58      7.1 抗炎改善免疫功能  57      7.2 修复胃粘膜病变  57      7.3 改善胃动力  57-58    8 小结  58-59    参考文献  59-61  综述二 西医学对慢性胃炎的研究概况  61-69    1 临床表现  61      1.1 症状  61      1.2 体征  61    2. 病理变化  61-62      2.1 浅表性胃炎  61      2.2 萎缩性胃炎  61-62    3 发病机制  62-64      3.1 胃粘膜损伤因子  62      3.2. HP感染  62-63      3.3 十二指肠液的反流  63      3.4 细菌感染以及病毒内毒素  63      3.5 年龄因素  63      3.6 精神因素  63-64      3.7 遗传因素  64    4. 治疗  64-66      4.1 消除病因  64      4.2 对症治疗  64-65      4.3 手术治疗  65-66    参考文献  66-69  临床资料  69-71    1 一般资料  69    2 诊疗标准  69-71      2.1 诊断标准  69      2.2 疗效标准  69      2.3 纳入标准  69-70      2.4 排除标准  70-71  研究方法  71-73    1 病例选取  71    2 干预措施  71    3 样本量估算  71    4 数据采集及录入  71    5 数据分析  71    6 质量控制  71-72    7 技术路线  72-73  研究结果及分析  73-77    1 许老治疗慢性胃炎常用药物分析  73    2 治疗慢性胃炎药物二元频度关系分析  73    3 许老治疗慢性胃炎药物关联分析  73-77      3.1 治疗慢性胃炎二项关联药物  73-74      3.2 治疗慢性胃炎三项关联药物  74-75      3.3 许老治疗慢性胃炎药物四项关联  75-77  讨论  77-83    1 选题目的  77-78      1.1 该研究具有的创新点  77      1.2 该研究具有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77-78    2 研究探讨  78-79      2.1 和化法治疗慢性胃炎的原理  78      2.2 和化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  78-79    3 研究结论  79-83  结语  83-85  参考文献  85-87致谢  87-89个人简历  89-90

相似论文

  1. 温振英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小儿腹泻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2. 王莒生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从五脏论治慢性咳嗽临床经验研究,R249.2
  3. 柯微君辨治血液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ITP用药规律研究,R249
  4. 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取穴用药规律的研究,R246
  5. 中医药在咽喉反流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259
  6. 下肢消肿方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疗效,R687.3
  7. 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流行病学调查,R181.3
  8. 慢性胃炎病症结合模型大鼠与能量代谢的实验研究,R-332
  9. 中医妇科外治方剂组方用药规律研究,R289
  10. 西北燥证与慢性胃炎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R259
  11. 田振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总结,R249
  12. 从虚实论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经验及文献方药证治规律研究,R259
  13. 黄可佳教授运用通因通用法治疗崩漏的临床经验,R271.12
  14. 梁学林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经验总结,R271.111
  15. 于睿教授从肝论治眩晕经验总结,R249
  16. 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R259
  17.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用药规律研究,R259
  18. 基于期刊文献探讨癌性疼痛组方用药规律,R730.52
  19. 消瘤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R734.2
  20. 基于META分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文献评价及临床研究试验方案建立,R711.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