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河南省郑汴两市卡耶塔环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特征初步研究

作 者: 周洋
导 师: 张龙现;宁长申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预防兽医学
关键词: 环孢子虫 种类 SSU rRNA ITS-1 PCR 种系发育
分类号: S85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环孢子虫是一种新近发现的肠道寄生虫,分类上属于顶复门、孢子虫纲、球虫亚纲、真球虫目、艾美耳科、环孢子虫属,具有广泛的宿主类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环孢子虫主要感染宿主小肠的上皮细胞,特别是空肠。环孢子虫可引起宿主持续性腹泻、腹痛性痉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其它胃肠炎等症状。环孢子虫主要引起宿主自限性腹泻,但对于免疫抑制者或免疫功能缺陷者则可引起持续性腹泻甚至导致死亡。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USCDC)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将会有16264个环孢子虫感染病例,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是其38倍之多。近年来,环孢子虫病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07年6月到2008年11月我们用福尔马林乙酸乙酯方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郑州和开封两地区4家医院的住院病人环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共发现57个环孢子虫病例。孢子化试验发现,每个成熟卵囊含有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有两个子孢子,最适宜的孢子化条件是30℃左右。用PCR方法对18SrRNA基因和ITS-1基因扩增,测序结果用系统进化发育分析后发现他们应属于卡耶塔环孢子虫。1.为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环孢子虫形态学特征、流行情况和种类,我们在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间用福尔马林乙酸乙酯方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郑州和开封两地区4家医院住院病人环孢子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57个人源环孢子虫阳性样品,人源环孢子虫卵囊在饱和蔗糖溶液中呈球形,卵囊内充满折光较强颗粒集聚而成的小球体,呈桑椹胚状,颗粒显淡绿色,颗粒之间以及颗粒和卵囊壁间的空隙折射显玫瑰红色。测量50个环孢子虫卵囊,大小约为7.5μm×7.5μm。经改良抗酸染色后,背景为蓝色或蓝绿色,卵囊着色变化较大,呈淡红色、深红色或不着色。2.我们共调查9150名住院病人,总感染率为0.62% (57/9150)。年龄分布从刚出生几天到100岁高龄,结果分析发现其中以7-17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感染率最高,其次是18-28岁、29-44岁、0-6岁、45-59岁和60-74岁,75岁以上感染率相对较低。从性别上看,男性的感染率为0.68% (37/5454),女性的感染率为0.54% (20/3696)。在季节性来看,7、8月份全年气温最高降雨量最大的季节里感染率最高,其它月份的感染率较低。从两个地区来看,开封地区感染率为0.79%(48/6093),郑州地区感染率为0.29%(9/3057),开封地区感染率要明显高于郑州地区。3.我们对57个环孢子虫阳性样品的18S rRNA基因和ITS-1基因扩增,巢式PCR扩增Cyclospora 18S rRNA基因500bp长度序列,扩增出35份样品;用种特异性引物扩增C. cayetanensis ITS-1基因500bp长度序列,扩增出7份样品。4.为从种系发育关系确定河南地区人源环孢子虫分离株的种类,对扩增出的35个环孢子虫样品的18S rRNA基因和7个环孢子虫样品的ITS-1基因进行测序,测序后的序列用Blast和Fasta在NCBI、EMBL和DDBJ三大核酸序列数据库搜索同源序列,然后利用ClustalⅩ1.81、Phylip3.64和DNAstar4.0等生物学软件对序列进行比对、构建分子进化树以及同源性分析。根据在18SrRNA基因位点种系进化关系分析,表明35个人源环孢子虫样品与C. cayetanensis在两个碱基位置上存在碱基差异。与其他3种非人灵长类环孢子虫比较,河南流行株与C. cayetanensis亲缘关系最近。根据在ITS-1基因位点种系进化分析,表明同一地理位置的分离株同源性较高,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分离株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对河南省人源环孢子虫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进行的调查,并且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析,对人源环孢子虫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及流行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对河南省人源环孢子虫遗传特征及分子特性有了初步掌握,为将来人源环孢子虫在全国范围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文目录


致谢  4-6
中文摘要  6-8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8-20
  1 环孢子虫的病原学  8-11
  2 环孢子虫的生活史  11-12
  3 流行病学  12-13
  4 传播途径  13-14
  5 诊断与检测  14-18
  6 防治措施  18
  7 展望  18-20
第二部分 河南省开封地区部分病人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  20-26
  1 引言  20
  2 材料与方法  20-21
  3 结果与分析  21-23
  4 结论与讨论  23-26
第三部分 河南省开封郑州两地区环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6-32
  1 引言  26
  2 材料与方法  26-27
  3 结果与分析  27-30
  4 结论与讨论  30-32
第四部分 环孢子虫18S基因和ITS-1基因的PCR扩增  32-38
  1 引言  32
  2 材料与方法  32-35
  3 结果与分析  35-36
  4 结论与讨论  36-38
第五部分 基于18Sr RNA基因和ITS-1基因的环孢子虫种系发育关系研究  38-51
  1 引言  38
  2 材料与方法  38-40
  3 结果与分析  40-48
  4 结论与讨论  48-51
参考文献  51-56
英文摘要  56-58
个人简历  58

相似论文

  1.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2. 草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的研究,S646.13
  3. HSV-2gD模拟抗原表位P6、HBsAg、IL18重组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观察,R392
  4.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5. 易错PCR定向进化扩展青霉FS1884脂肪酶,Q78
  6. 竹黄及其分离真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S567.39
  7.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漆酶基因的体外诱变及在毕赤酵母中表达,TQ925
  8.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9.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10. 甘蓝型油菜多体附加系“Nj08-063”的农艺性状、细胞学与分子学鉴定研究,S565.4
  11. 诱变选育棉籽粕高效脱毒菌株及其发酵条件筛选研究,S816.6
  12. 凡纳滨对虾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13. 溶藻弧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与保藏方法的研究,S943
  14. 昆虫OBP CSP和sid-1基因的预测及序列分析,Q78
  15.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S852.65
  16. 微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及对根际微生物影响,S144.1
  17. 豫西、豫北及冀南地区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抗性研究,S435.121
  18. 转基因稻米及其米制品外源重组DNA的检测,S511
  19. 新疆紫草细胞的稀土生物学效应及遗传转化,S567.239
  20.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S834
  21.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寄生虫病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