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楂叶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研究

作 者: 陈佳
导 师: 宋少江
学 校: 沈阳药科大学
专 业: 药物化学
关键词: 山植叶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含量测定 生物活性 抗诺瓦克样病毒
分类号: R2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4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山楂为蔷微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功能为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及高血脂症等。近年来,用山楂叶治疗心血管方面疾病的研究较多。其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和黄酮两大类,尤其以黄酮类研究较多。本文从化学成分和含量测定两方面对山楂叶进行了系统研究。 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HPLC等手段,从山楂叶的体积份数为80%的乙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鉴定了14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有8个,三萜类2个,其它类化合物6个。通过波谱解析及化学方法确定了他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2α,3β,19α-三羟基熊果酸(2α,3β,19α-trihydroxyl ursolic acid,1),熊果酸(ursolic acid,2),牡荆素(vitexin,3),2″-O-鼠李糖基牡荆素(2″-O-rhamnosyl vitexin,4),山楂叶苷A(shanyenoside A,5),山奈酚(kaempferol,6),槲皮素(quercetin,7),3-O-β-D-吡喃半乳糖槲皮素(3-O-β-D-galacopyanosyl quercetin,8),3-O-β-D-吡喃葡萄糖槲皮素(3-O-β-D-glucopyanosyl quercetin,9),芦丁(rutin,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胡萝卜苷(daucosterol,12),十六碳酸(hexadecanoic acid,13),p-硝基苯酚(p-nitrophenol,14)。其中化合物5为一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本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建立山楂叶提取物和山楂叶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对山楂叶及山楂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应用反相HPLC,以山楂叶中的活性成分2″-O-鼠李糖牡荆素和牡荆素为指标成分对山楂叶提取物和山楂叶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为山楂黄酮类药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生物活性实验显示山楂叶中的单体化合物1、化合物6、化合物7显示抗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NLVs)活性;而化合物3、化合物5、化合物13则无活性或甚至可能有助于病毒结合。

全文目录


摘要  9-10
Abstract  10-12
第一章 绪论  12-22
  1.化学成分  12-18
  2.药理活性和药效  18-20
  3.质量控制研究  20-22
第二章 山楂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22-49
  1.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22-24
  2.从山楂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编号、名称和结构  24-26
  3.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6-45
  4.实验部分  45-49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5
    4.2 结构鉴定数据  45-49
第三章 山楂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49-60
  1.仪器与试剂  49-50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叶(秋叶、绿叶)药材及山楂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的含量  50-52
  3.HPLC法同时测定山楂叶(秋叶)药材及山楂叶提取物中2″-O-鼠李糖牡荆素和牡荆素的含量  52-58
  4.结论  58-60
第四章 山楂叶单体化合物抗诺瓦克样病毒(NLVs)活性的研究  60-63
小结与讨论  63-65
参考文献  65-68
致谢  68-69
作者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69-70
附图  70-84

相似论文

  1. 南海多室草苔虫和脆灯芯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R284
  2. 两株南海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R284
  3.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4. 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植物提取物筛选,S482.2
  5. 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质量控制模式的中药姜黄抗氧化药效物质辨识,R285
  6. 藏药三果汤散抗氧化有效成分研究,R29
  7. 我国烤烟烟叶果胶、纤维素含量分布特点及对评吸品质的影响,S572
  8.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9. 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S572
  10. 烤烟挥发酸、挥发碱含量分布特点及与品质指标的关系,S572
  11. 海洋放线菌GY-4的鉴定及其抗菌物质研究,Q936
  12.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的初步研究,TQ463
  13. 嗜酸乳杆菌NX2-6抑菌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TS201.3
  14. 烤烟密集烘烤关键工艺条件优化研究,TS44
  15. 预氧化强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氮效能及机理研究,X703
  16. 不同移栽期的气候生态因素对烤烟品质及成熟烟叶组织结构的影响,S572
  17. 曲靖清香型烤烟风格形成的土壤因素和烟叶品质特点分析,S572
  18. 曲靖烟区气候因素的数量特征及区域划分,S572
  19. 芜菁子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R284
  20. 枯草芽孢杆菌fmbJ抗菌物质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TQ920.6
  21. 羽裂莛子藨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R28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