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陈述性知识和数学信念在问题解决中的影响研究

作 者: 杨艳苏
导 师: 吴庆麟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陈述性知识 数学信念 问题解决
分类号: B84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不仅要习得各种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问题解决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认知心理学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种知识共同构成了学校各个学科的内容。面临“知识爆炸”的局面,许多人认为,学校教学应该从“知识中心”转向“能力中心”,要求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以专长研究为代表的研究领域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包括陈述性知识在内的知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陈述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所谓先天能力上的缺陷。这些研究成果同样可以用于数学学科。 学生并非在一个“真空”环境中学习,他或她对自己、对学科、对外部环境拥有或积极或消极的信念。在数学领域,舒菲尔德最早提出“数学信念”,认为,消极信念会妨碍学生的在问题解决任务上的表现,随后许多研究者认为数学信念应该存在一个系统。众多研究从不同维度的数学信念表明,学生的数学信念影响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以初三几何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为实验材料。首先,运用能力成分分析法将该定理进行分解,根据分解出的知识点编制相应的题目用于考察学生所掌握的与该定理有关的陈述性知识;其次,对国外的数学信念系统问卷(MRBQ,students’mathematics-related beliefs questionnaire)进行试测,然后进一步修订,最终形成本文的数学信念系统问卷,用以考察学生拥有的与数学有关的信念;最后,根据该定理与中学教师合作编制一套可以说明学生运用定理解决问题能力的测题。本研究以山东、上海两地的两所初中的270名初中三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考察陈述性知识和数学信念在问题解决上的影响。结果发现: (1)修订后的数学信念系统问卷具有较理想的信效度。 (2)陈述性知识和数学信念系统对问题解决能力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但在问题解决能力上,陈述性知识比数学信念系统的贡献要大一些。 (3)“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的信念”因子对问题解决能力具有独立预测作用,其它三个因子不具备独立预测作用,但与问题解决能力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4)“数学是一个社会领域”因子和陈述性知识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5)陈述性知识、“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的信念”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全文目录


目录  5-7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部分 理论综述  11-29
  1.问题、问题解决及相关研究  11-19
    1.1 问题的界定、分类及特性  11-13
    1.2.问题解决的界定及特征  13-14
    1.3 问题解决能力的界定  14-15
    1.4.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15-19
  2.数学信念  19-27
    2.1 何谓信念  19-21
    2.2 数学信念系统  21-23
    2.3 数学信念研究的必要性  23
    2.4 数学信念的相关研究  23-27
  3.关于本研究  27-29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29-45
  1.研究方法  29-33
    1.1 实验材料  29-31
    1.2.被试情况  31
    1.3 实验程序  31-33
  2.实验结果  33-45
    2.1 数学信念系统问卷分析  33-37
    2.2 陈述性知识和数学信念系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预测分析  37-38
    2.3 陈述性知识和四个分量表对问题解决能力的预测分析  38
    2.4 “数学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信念”、“数学是一个社会领域信念”和“数学是一个能力领域信念”三因子与问题解决能力的相关分析  38-39
    2.5 陈述性知识、数学信念系统四因子和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  39-43
    2.6 问题情境设置问题的分析  43-45
第三部分 讨论和结论  45-53
  1 讨论  45-51
  2 研究结论  51-53
第四部分 总结、反思和展望  53-58
  1.总结  53-54
  2.对本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54-55
  3.教育启示  55-58
参考文献  58-62
附录一 MRBQ(部分题目)  62-63
附录二:定理能力成分分析  63-65
附录三 陈述性知识测题  65-68
附录四 问题解决测题  68-70
附录五 问题解决测题评分原则  70-73
后记  73-74

相似论文

  1. 基于问题解决的物理初高中衔接研究,G633.7
  2. 珠心算训练对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B842.3
  3. 基于“问题解决”的初中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总复习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G633.8
  4. 高校电视媒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G229.2
  5.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B842
  6.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相关法律问题研究,F832.51
  7. 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G645.5
  8. 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简介汉英翻译研究,H315.9
  9. 我国公共图书馆为农民工服务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G258.2
  10. 目前高中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研究,G633.41
  11. 高一学生对数以及对数函数学习的研究,G633.6
  12.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在中职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TP3-4
  13. 知识分类理论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G633.55
  14. 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问题研究,F812.2
  15. 语文知识体系的反思与重构,G633.3
  16. 六西格玛设计在C公司手机液晶模组研发中的应用,F426.6
  17. PBL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Q-4
  18. 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素养的案例教学设计研究,G652.0
  19. 中学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G633.6
  20. 浅谈历史新课程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G633.51
  21. 高中生解决物理设计性实验问题的个案研究,G633.7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 认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