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郑玄《礼记注》在训诂学史上的成就

作 者: 马君花
导 师: 冯玉涛;刘世俊
学 校: 宁夏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礼记注 训诂体例 术语体系 因声求义
分类号: H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1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东汉末年郑玄的《礼记注》作为一部随文释义的训诂著作,充分体现出训诂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系统性特征:一、其训诂内容已经相当全面,几乎涉及到了传统训诂学的各个方面;二、它构建了一套严密的术语体系,形成了臻于完备的训诂术语格局。不但如此,郑玄还从音义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诂原则,并以此为指导,推求语源、系联同源、破读假借、说明合音字、释连语、明方言语转等,把声训方法推广到了前所未有的范围,从而克服了汉代声训的弊端,突破了望形生训的局限。《礼记注》是传统训诂学真正建立的重要标志,是训诂学走向成熟与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本文运用统计、归纳、对比及描写等方法,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了《礼记注》的训诂体例、术语体系及其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礼记注》在传统训诂学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全文目录


引言  7-9
第一章 《礼记注》训诂内容  9-21
  1.1 释词  9-12
    1.1.1 释本义  9-10
    1.1.2 释引申义  10-11
    1.1.3 释假借义  11-12
    1.1.4 释古代语词  12
  1.2 释句  12-14
    1.2.1 直译  13
    1.2.2 意译  13
    1.2.3 揭示寓义  13
    1.2.4 推因  13-14
  1.3 释人物与事件  14
    1.3.1 人物  14
    1.3.2 事件  14
  1.4 释名物与典章制度  14-15
    1.4.1 名物  14-15
    1.4.2 典章制度  15
  1.5 校勘  15-16
    1.5.1 校正错字  15
    1.5.2 校出错简、脱简  15-16
    1.5.3 校出衍字  16
  1.6 发凡起例  16-17
  1.7 评价是非  17
  1.8 说明古人行文辞例  17-20
    1.8.1 省文  17
    1.8.2 互文  17-18
    1.8.3 比喻  18
    1.8.4 谦辞  18-19
    1.8.5 词的习惯用法  19
    1.8.6 造句方式上的特点  19-20
  小结  20-21
第二章 郑玄《礼记注》的训诂术语  21-36
  2.1 释义的术语  21-27
    2.1.1 谓  21-22
    2.1.2 犹  22-23
    2.1.3 曰、为、谓之  23-25
    2.1.4 言  25
    2.1.5 之言  25-26
    2.1.6 称、之称  26-27
    2.1.7 所以  27
    2.1.8 貌、之貌  27
    2.1.9 属、之属  27
  2.2 改字、拟音的术语  27-30
    2.2.1 读如  28
    2.2.2 读为、读曰  28-29
    2.2.3 某与某声相近(或声同)  29-30
    2.2.4 某读与某同  30
  2.3 正误的术语  30
  2.4 指明异文的术语  30-31
  2.5 点明古字、古今字、异体字的术语  31
  2.6 校勘术语  31-32
    2.6.1 衍  31-32
    2.6.2 脱  32
  2.7 揭示行文辞例的术语  32
  2.8 训释虚词的术语  32-34
    2.8.1 辞、某辞、某之辞  33
    2.8.2 语助、语之助  33
    2.8.3 发声、声之助、某之声  33-34
  小结  34-36
第三章 《礼记注》的训诂方法  36-48
  3.1 音和义的关系  36-37
  3.2 郑玄以前的声训  37-38
  3.3 郑玄因声求义的训诂原则及其训诂实践  38-46
    3.3.1 推求语源  38-39
    3.3.2 系联同源  39-41
    3.3.3 破读假借  41-45
    3.3.4 说明合音字  45-46
    3.3.5 释连语  46
    3.3.6 明方言语转  46
  小结  46-48
第四章 《礼记注》的训诂成就  48-51
  4.1 创通完备的训诂体例  48
  4.2 建立了先进的语言观  48-49
  4.3 科学的训诂方法  49-51
注释  51-52
参考文献  52-55
致谢  55-56
个人简历、个人学术论文  56

相似论文

  1. 会计术语研究,F230
  2. 戴震《方言疏证》同族词研究,H17
  3. 《经义述闻》的训诂体例和训诂方法,H13
  4. 《礼记》郑玄注释中的同源词研究,H131
  5. 郑玄《礼记注》初探,H13
  6. 《通雅》语文学研究,H131.5
  7. 国兰形态描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S682.31
  8. 《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H121
  9. 清人小学注疏五种词源学的研究,H131
  10. 《文选》李善注征引式训诂研究,H131
  11. 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分析相声中的幽默语言,H13
  12. 门诊医患会话患者应答语信息过量的语用研究,H13
  13. 聲符示源舆词族構建研究,H13
  14. 从语用平衡假设角度看王熙凤的称呼语,H13
  15. 汉语“正反一体”现象研究,H13
  16. 英汉抱怨言语行为对比研究,H13
  17. 现代汉语换言类话语标记研究,H13
  18. 中国法庭话语的言语行为分析,H13
  19. 法律庭审互动中语用预设研究,H13
  20. 赵本山小品幽默的关联理论语言阐释,H13
  21. “的字结构”与“の字结构”的异同考察,H13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