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人小学注疏五种词源学的研究

作 者: 甘勇
导 师: 尉迟治平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词源学 因声求义 训诂 同源字 二元性
分类号: H13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7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清人对词源学的贡献不限于提供文献语言材料,还表现为提供给后人很多词源学方法论上的启发。“清人小学注疏五种”即《广雅疏证》、《说文解字注》、《尔雅义疏》、《方言笺疏》、《释名疏证补》五部著作,是清代传统词源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五部著作中的词源研究材料以及相关“因声求义”的训诂材料可以定义为同源字系统,它包含了异体同词与异词同源两个层次的内容。王念孙的《广雅疏证》、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代表了清人词源研究的最高水平,在词源研究方法上段、王亦颇有建树。《广雅疏证》的同源字系统从层次上可分为异体字系统、通假字系统、同族词系统三个子系统。《说文解字注》的同源字系统从层次上可分为异体字系统、通假字系统、古今字系统、同族词系统四个子系统。郝懿行、钱绎的词源研究承袭了乾嘉学者的科学方法,同时又在材料、术语、古音学等方面存在一些缺失。《尔雅义疏》、《方言笺疏》两书的同源字系统从层次上也分为异体字系统、通假字系统、同族词系统三个子系统。郝懿行《尔雅义疏》对前人训诂“望文生义”、“缘词生训”等谬误的批评,是郝懿行因声求义成就的一部分。《释名疏证补》是一部集成之作,包括王先谦自己在内,该书至少集合了清代十六位学者对《释名》的整理和研究成果。王先谦仅集录众说,少加断制,故各注家之间联系松散。校勘文字是清人治《释名》的主体,但诸家按语中亦不时以因声求义之法去疏解词义、补证理据、说解词源。总体而言,《释名疏证补》的词源研究成果较少,各注家认识水平不一,词源研究成就有高低之分。清人词源研究的特点表现为复综性、二元性、应用性。其中,二元性最为重要。清儒的“因声求义”,包含了异体同词与异词同源两个层次的研究成果。它们的形成与汉字记录汉语有关。异体同词的研究成果可构成词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可与异词同源构成二元。影响今人利用清人词源研究成果的障碍主要有四点:注疏性质的限制、古音体系的粗疏、语义分析的粗劣、语文学与语言学的隔阂。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如下:一、首次提出了“因声求义”二元性的命题,并以此为指导,在同源字这个上位概念下,重新理清了清人小学注疏中词源研究成果的层次;二、首次全面考察了郝懿行《尔雅义疏》中所言前人“望文生义”、“缘词生训”之处,更全面地认清了郝懿行因声求义的训诂成就。三、首次开展了对《释名疏证补》的分家研究,令大家更清晰地认识了各家的词源研究成就。四、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清人小学注疏五种”的材料着手,总结了今人利用清人词源研究成果开展现代词源学研究可能存在的障碍。五、对清代传统词源研究的五部代表性著作进行了综合性、比较性的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25
  1.1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0
  1.2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0-11
  1.3 清人小学注疏词源研究的价值  11-12
  1.4 词源学的研究进展  12-25
2 王念孙父子《广雅疏证》的词源研究  25-49
  2.1 《广雅》简介  25
  2.2 王念孙与《广雅疏证》  25-28
  2.3 《广雅疏证》词源研究专题  28-41
  2.4 今人对《广雅疏证》的词源学研究  41-49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词源研究  49-77
  3.1 《说文解字》简介  49-51
  3.2 段玉裁与《说文解字注》  51-54
  3.3 《说文解字注》词源研究专题  54-71
  3.4 今人对《说文解字注》的词源学研究  71-77
4 郝懿行《尔雅义疏》的词源研究  77-110
  4.1 《尔雅》简介  77-78
  4.2 郝懿行与《尔雅义疏》  78-82
  4.3 《尔雅义疏》词源研究专题  82-103
  4.4 今人对《尔雅义疏》的词源学研究  103-110
5 钱绎《方言笺疏》的词源研究  110-124
  5.1 《方言》简介  110
  5.2 钱绎与《方言笺疏》  110-111
  5.3 《方言笺疏》词源研究专题  111-124
6 《释名疏证补》的词源研究  124-148
  6.1 《释名》简介  124-125
  6.2 王先谦与《释名疏证补》  125-126
  6.3 《释名疏证补》所收各注家词源研究  126-148
7 清人词源研究成果的特点及评价  148-159
  7.1 清人词源研究的特点  148-155
  7.2 影响今人利用清人词源研究成果的障碍  155-159
结语  159-161
致谢  161-163
参考文献  163-176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76

相似论文

  1. 章太炎《文始》研究,H139
  2. 玻璃纤维(GF)的酸刻蚀处理对等规聚丙烯(iPP)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晶的影响,TB332
  3. 《毛诗正义》训诂术语研究,H13
  4. 《尔雅·释草》训诂及《释草义疏》音转探究,H111
  5. 二元人格权论,D913
  6. 《春秋左传》考证,G256
  7. 论王念孙《墨子杂志》的研究方法及其成就,G256
  8. 胡承珙《小尔雅义证》训诂研究,G256
  9. 郭璞《山海经注》研究,K206
  10. 《史记正义》研究,I206.2
  11. 处在十字路口的小说家,I561.074
  12. 山西省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研究,F842.6
  13. 于丹《<论语>感悟》纠谬,B222
  14. 论厄休拉·勒奎恩科幻小说中的二元性思想,I712
  15. 《诗经》及其注疏若干语法现象比较,H141
  16. 美国战略文化二元特征的平衡性研究,D771.2
  17. 山西省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F121.3
  18. 先秦文献“训诂式正文”中同义词训释研究,H13
  19. 《两周金文辞大系》训诂研究,K877.2
  20. 朱熹《诗集传》训诂研究,H13
  21. 从郑玄《毛诗笺》看汉代训诂学的发展,H13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 古代词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