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鹿精子体外获能及获能前后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作 者: 李秋玲
导 师: 李和平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关键词: 鹿 精子 体外获能 顶体反应 超微结构
分类号: S8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精子获能是哺乳动物受精前必须经历的一个成熟过程,所以精子的体外获能便是实现体外受精的一个重要前提。本研究以马鹿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对鹿精子体外获能以及获能前后精子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以期筛选出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且效果良好的马鹿精子获能培养体系,从而为鹿体外受精和受精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对马鹿精子,使用上浮法诱导其获能,通过对顶体染色测定精子的顶体反应率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以精子活力、精子存活时间和异种受精率为辅助指标,对精子的获能效果进行评价,以比较不同培养温度、丙酮酸钠浓度、咖啡因浓度、肝素浓度以及培养基对马鹿精子体外获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上浮法可使马鹿的精子体外获能。其中精液与洗精液的适宜比例为1:3~5;两次离心洗涤时的速度和时间以2200rpm×10min和2000rpm×5min为宜。 2.使用改进的三色染色法可以有效地评价马鹿精子获能后的顶体反应水平。 3.马鹿精子于5%CO2、饱和湿度下获能培养,38.5℃时的顶体反应率极显著高于37℃时的顶体反应率(P<0.01)。 4.BO液中丙酮酸钠的浓度从0.5mM提高至1.25mM时,顶体反应率显著降低(P<0.05)。 5.选择TALP为基础液对马鹿精子体外获能培养,顶体反应率显著高于BO液(Ⅰ)与BO液(Ⅲ)(P<0.05);而BO液(Ⅰ)与BO液(Ⅲ)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6.以TALP为基础液,结合使用6mg/mlBSA和10μg/ml肝素,5mM咖啡因的作用效果与0mM、2.5mM和10mM的相比,顶体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但在肝素浓度提高至20μg/ml和30μg/ml时,2.5mM和5mM的咖啡因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 7.以TALP为基础液,结合使用6mg/mlBSA和2.5mM咖啡因,30μg/ml肝素的作用与10μg/ml和20μg/ml的相比,顶体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当咖啡因浓度提高至5mM时,10μg/ml肝素的作用与30μg/ml的相比,顶体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 8.mKRB和高渗液都能使马鹿精子体外获能,但与同一培养条件下(38.5℃、5%CO2、饱和湿度)的其他试验组相比,顶体反应发生率低(P<0.05或P<0.01)。 9.十五组试验方案中对马鹿精子体外获能培养效果较好(P<0.05)的是:试验二、试验九、试验十、试验十一的方案。

全文目录


前言  3-4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26
  1.1 松香概述  9-10
  1.2 松香的化学反应  10-13
    1.2.1 歧化反应  11-12
    1.2.2 其它反应  12-13
  1.3 歧化松香的研究进展  13-15
    1.3.1 歧化松香概述  13
    1.3.2 歧化松香的制备  13-14
    1.3.3 松香歧化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4-15
  1.4 溶胶-凝胶法  15-19
    1.4.1 sol-gel过程  16-17
    1.4.2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催化剂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7-19
      1.4.2.1 溶剂种类及用量  17
      1.4.2.2 催化剂和pH值  17-18
      1.4.2.3 醇盐的品种与浓度  18
      1.4.2.4 水解温度  18
      1.4.2.5 添加剂  18-19
  1.5 催化剂失活机理研究  19-21
    1.5.1 结焦  19
    1.5.2 金属污染  19
    1.5.3 毒物吸附  19
    1.5.4 烧结  19-20
    1.5.5 生成化合物  20
    1.5.6 相转变和相分离  20
    1.5.7 活性组分被包埋  20-21
    1.5.8 组分挥发  21
    1.5.9 颗粒破坏  21
  1.6 催化剂再生研究  21-24
    1.6.1 催化剂再生含义  21
    1.6.2 铂—氧化铝再生  21-22
    1.6.3 含贵金属沸石催化剂的再生  22-23
    1.6.4 碳载体贵金属催化剂再生  23
    1.6.5 Ni系催化剂再生  23-24
      1.6.5.1 Ni、W-γ. Al_2O_3系列加氢催化剂的再生  23-24
      1.6.5.2 镍钙铬磷酸盐脱氢催化剂的再生  24
    1.6.6 催化剂再生技术进展  24
  1.7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24-26
    1.7.1 研究意义  24-25
    1.7.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5-26
第二章 催化剂制备及产品分析  26-34
  2.1 制备催化剂的仪器及方法  26-27
    2.1.1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26
    2.1.2 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步骤  26-27
  2.2 松香歧化反应的试剂、设备及方法  27-29
    2.2.1 松香歧化反应的设备及实验装置  27-28
    2.2.2 松香歧化反应方法的确定  28-29
    2.2.3 试验装置及试验步骤  29
  2.3 产品的分析方法  29-33
    2.3.1 试剂  30
    2.3.2 仪器  30
    2.3.3 松香的酸值分析方法  30-31
    2.3.4 松香中去氢枞酸的分析  31-33
  2.4 失活催化剂再生流程和步骤  33
  2.5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松香歧化反应研究  34-44
  3.1 催化剂的载体考察  34
  3.2 催化剂活性组分含量及形态的考察  34-38
  3.3 催化剂制备条件考察  38-40
    3.3.1 溶剂的选择  38
    3.3.2 溶剂用量的影响  38-39
    3.3.3 干燥温度的考察  39
    3.3.4 焙烧温度的考察  39-40
  3.4 助催化剂的考察  40-41
  3.5 歧化反应温度的考察  41-42
  3.6 歧化反应时间的考察  42-43
  3.7 催化剂用量考察  43
  3.8 本章小结  43-44
第四章 催化剂失活和再生实验  44-63
  4.1 松香间歇式歧化反应  44-48
    4.1.1 实验部分  44-45
    4.1.2 结果与讨论  45-48
      4.1.2.1 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催化剂寿命考察  45-48
      4.1.2.2 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寿命考察  48
  4.2 失活催化剂再生及活性评价  48-58
    4.2.1 失活催化剂研究进展  48-49
    4.2.2 催化剂再生方法  49-58
      4.2.2.1 乙醇洗涤法  49-51
      4.2.2.2 过氧化氢再生方法  51
      4.2.2.3 氢氧化钠再生法  51-52
      4.2.2.4 灼烧法  52-54
      4.2.2.5 灼烧法——正交实验考察再生催化剂活性  54-56
      4.2.2.6 灼烧法——考察加热温度优化再生条件  56-57
      4.2.2.7 焙烧时间对再生催化剂影响  57-58
  4.3 再生催化剂寿命考察  58-61
    4.3.1 再生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失活催化剂  58
    4.3.2 再生一次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失活催化剂  58-59
    4.3.3 再生二次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失活催化剂  59
    4.3.4 再生三次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失活催化剂  59-60
    4.3.5 再生四次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失活催化剂  60
    4.3.6 再生五次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失活催化剂  60
    4.3.7 再生六次溶胶-凝胶-沉淀法制备失活催化剂  60-61
    4.3.8 结果讨论  61
  4.4 本章小结  61-63
第五章 催化剂表征和失活机理探讨  63-70
  5.1 BET吸附  63-64
  5.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64-67
  5.3 催化剂活性组分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  67-69
    5.3.1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67-68
    5.3.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  68
    5.3.3 结果讨论  68-69
  5.4 本章小结  69-70
第六章 结论  70-71
致谢  71-72
参考文献  72-75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5-76
附录B  76-79

相似论文

  1. 西施舌精子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机理研究,S968.3
  2.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3. 河南和云南烤烟碳氮代谢比较研究,S572
  4. 利用慢病毒载体制备转基因小鼠和牛胚胎的研究,S814.8
  5. 树鼩和猕猴精子冷冻保存工艺的创建和优化的研究,S865.1
  6. 军曹鱼与红鳍笛鲷精液超低温保存及冷冻损伤研究,S961.2
  7. 斑马鱼肠道微细结构及肠粘膜屏障的研究,Q95-33
  8. 鹿血酒的制备、毒理学安全性及稳定性评价,TS262.91
  9. 棉铃虫Cry1Ac抗性相关钙粘蛋白基因缺失突变的适合度代价,S435.622.3
  10. 四川会理烤烟叶片生长发育及物质代谢特性研究,S572
  11. 拘束冷应激对大鼠组织超微结构及HSP70表达的动态影响,S858.91
  12.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及超微结构的影响,R587.1
  13. 不同电压击昏对宰后鸡肉品质的影响,S831
  14. 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生理和物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S572
  15. 梅花鹿胎盘寡肽制备、纯化工艺的研究,R284.1
  16. 不同水稻品种对灰飞虱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S511
  17. 营养组合物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线粒体损伤恢复作用的研究,R556.5
  18. 百合受精前障碍克服方法及花药叶绿体发育与育性相关性的研究,S682.29
  19. 我国当代企业家的伦理道德建设研究,B82-05
  20. 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及AZF基因微缺失分析,R698.2
  21. 镉对华溪蟹的免疫毒性效应,X1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家畜 > 鹿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