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CD3/抗CD2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构建、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

作 者: 于蕊
导 师: 陈昭烈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CD20 CD3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表达 生物学活性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BiTEs(bispecific T cell engagers)是以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的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它采用单链抗体技术,将两个不同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可变区连接在一条多肽链上,并作为活性蛋白在CHO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其基本的形式是VL1-linker-VH1-linker-VH2-linker-VL2。BiTEs具有两个抗原结合部位,可以同时和T细胞及病变细胞表面的抗原分子结合,从而有效地激活静止的T细胞来达到杀伤病变细胞的目的。抗CD3/抗CD2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是一种BiTEs形式的极具潜力的新型工程抗体,它以CD20为靶标,具有靶向杀伤B细胞淋巴瘤的功能。 本实验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获得抗CD3/抗CD2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完整基因片段:前导序列—VLCD3—(G4S)3—VHCD3—(G4S)3—VHCD20—(G4S)3—VLCD20—(His)6—。将上述片段连入瞬时表达载体pcDNA3.1及真核定点表达载体pcDNA5/FRT中,分别获得了瞬时表达及稳定表达质粒。目的基因在FlP—InTM CHO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其表达量约为300μg/L培养上清。采用用Ni-NTA纯化系统进行对培养上清进行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度较高、分子量为59.5KD的目的蛋白。活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显示此抗体可以与表达CD3抗原的Jurkat细胞以及表达CD20抗原的Ramous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玫瑰花环实验显示该抗体在体外可诱导效应细胞聚集在靶细胞周围。扫描电镜观察和非放射性细胞杀伤检测实验证明抗CD3/抗CD2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可有效介导IL-2预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杀伤B淋巴瘤细胞Ramous。在抗体浓度为5μg/ml,反应时间24h时,裂解活性随效靶比的升高而增加,在效靶比为10:1时杀伤活性最高可达87.3%;固定效靶比10:1时,杀伤活性随抗体浓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升高。AV/PI染色表明抗CD3/抗CD2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可能介导T细胞主要以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来起到杀伤靶细胞的作用。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加药前后Ramous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推测该抗体介导的T细胞诱导靶细胞主要以ATM-p53途径发生凋亡。以上结果表明抗CD3/抗CD20双特异性单链抗体具有开发成为一种针对表达CD20抗原的B细胞淋巴瘤的新型治疗性抗体的潜力。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2.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3. 时间表达式识别与归一化研究,TP391.1
  4. 拟南芥胱硫醚-γ-合成酶(D-AtCG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制备,Q943.2
  5.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6. 拟南芥热激因子HSFA1d响应甲醛胁迫的作用研究,Q945.78
  7. hBMP4和hBMP7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表达研究,Q78
  8.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9.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vp7基因cDNA的克隆、表达及VP5、VP7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S941.41
  10. 草鱼呼肠孤病毒vp6和ns38基因的克隆、表达及VP6和NS38免疫原性研究,S941.41
  11. Pin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738.1
  12. BMP通路关键因子在人类牙胚组织中的表达检测,R78
  13. 《庄子》修辞策略探析,B223.5
  14. Gsα的过表达和缺失对果蝇大脑发育的影响,Q75
  15. 基于RNA测序技术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囊转录组及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Q786
  16.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17. 军曹鱼生长激素基因(GH)的克隆和表达,Q786
  18. 稳定表达人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野生型及其突变体的HEK-293细胞系的构建,R96
  19. 论语文教师教学表达力,G633.3
  20. 条纹斑竹鲨和鲫鱼BAFF基因的克隆和性质分析,S917.4
  21.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