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文学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作 者: 陈巍
导 师: 刘建军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主体 文学 创作主体 作品主体 接受主体
分类号: I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学是人学,人是文学的主体,但是理论界对文学主体性的研究并不深入和系统,主要体现在没有对“主体”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没有对文学主体内部进行细致深入的分类研究,没有充分意识到文学主体是一个大的概念范畴,其中包含更具体的主体内涵,致使理论阐述过于笼统,批评标准不够统一,甚至在同一篇理论文章中还会产生论点自相矛盾的现象。本研究针对以往文学主体性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首先对主体的概念进行了全面地阐述,把主体的概念界定为“自由、自主、具有鲜明目的性和创造性的人”。进而从三个方面对文学主体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考证,即把文学分为创作主体——作者,作品主体——作品中的人物,和接受主体——读者,对它们进行了分别论述。作品中的人物主体具有双重属性:在审美的范围内,因为他是文本中的人物,所以相应的也就是作者及读者的审美客体;而在文本这个独立的系统中,他又成为一种实践主体,为了争取自由而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时人物主体所对应的客体,是对自由造成种种阻碍的环境或境遇。这种主客关系对应的是外在的现实世界,是人类真实的生存境遇的缩影或间接的反映。由于作品人物主体性的实质是对自由的追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由”的内涵不同,导致了作品人物主体性具体表现方式的发展与变化,即分别从“外在行动”、“内在精神”以及“关系”等角度探索作品人物主体性。创作主体经历了萌芽、发展、繁盛的过程,但是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学时期,他被彻底的否定和解构了,当代很多文学理论家宣称文学正在走向消亡,也都是以后现代主义时期文学创作主体解构为依据的。但是实际上,文学的另一个主体——接受主体的繁荣却被评论家忽视了。后现代主义时期,读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文学活动主体之一——接受主体,与创作主体和作品主体处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接受主体已经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他们或者通过积极的想象进行文本的二度创作,或者直接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来,读者与作者的界限被打破,文学成为所有人可以共同参与创造的活动。文学在这种全面地参与中必将得到极大的繁荣。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引言  7-8
一、主体概念的界定  8-11
  (一) 主体是一种精神实体  8
  (二) 主体是持有特种精神的人  8-9
  (三) 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精神特质  9-11
二、文学的主体性  11-28
  (一) 文学创作主体性  11-16
    1、创作主体性的蒙昧阶段  11-12
    2、创作主体性的发展与张扬阶段  12-13
    3、创作主体性的抑制阶段  13-14
    4、创作主体性的彻底消解  14-16
  (二) 文学作品主体性  16-24
    1、人是文学作品的主体  16
    2、文学作品主体与文学创作及欣赏主体的异同  16-17
      (1) 各自所对应的客体不同  17
      (2) 各自主体性的表现不同  17
    3、文学作品主体性的发展历程  17-24
      (1) 从外在行动方面挖掘作品人物主体性  18-19
      (2) 从思想、情感及潜意识等内在层面挖掘作品人物主体性  19-21
      (3) 作品人物主体性的迷失与惶惑  21-23
      (4) 在和谐的关系中探索作品人物主体性  23-24
  (三) 文学接受主体性  24-28
    1、接受主体占据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  24
    2、文学接受主体性充分发展的理论基础  24-26
    3、读者作为主体的实践——主体间性的产生  26-28
结语  28-29
参考文献  29-31
后记  31

相似论文

  1.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2.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3.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4.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5.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6.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7.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8.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9.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10. 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研究,B82-057
  11.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问题研究,D630
  12.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13.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14. 陕甘宁边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630
  15.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16.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17. 学生评价多元化研究,G40-058.1
  18. 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G841-4
  19. 当代主体价值选择的困惑与途径,B018
  20.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B038
  21. 网络虚实二重性中主体的发展,B01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