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JWA在苯并(a)芘所致DNA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作 者: 顾灯安
导 师: 周建伟
学 校: 南京医科大学
专 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关键词: JWA基因 苯并[a]芘 DNA损伤 DNA修复 hsp70
分类号: R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类的疾病或健康状况是由遗传易感性因素和环境暴露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的。探讨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解释环境所致疾病的分子遗传机制。苯并(a)芘[3,4-benzopyrene,B(a)P](以下均以英文简称代替)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致癌物,它的毒性作用通常是经过氧化代谢过程产生的中间体与大分子反应而导致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其终代谢产物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7,8-dihvdrodiol-9,10-epoxide benzo[a]pyrene,BPDE]不仅能与DNA形成加合物,而且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也会造成DNA损伤。DNA损伤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就会在复制过程中产生突变,而最终致癌。对环境因素所致DNA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1998年,周建伟等利用差异显示高通量筛选技术,从培养的原代人的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中分离克隆了一个在生物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环境应答基因——JWA基因,其编码蛋白是一种新的微管相关蛋白,并且可能参与了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JWA基因受多种分化诱导剂如维甲酸(RA)、13顺-维甲酸(13-cRA)和佛波

全文目录


缩略语  3-5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2
前言  12-14
材料与方法  14-20
第一部分 苯并(a)芘对人胚肺细胞DNA损伤模型的建立  20-24
  结果  20-22
  分析与讨论  22-24
第二部分 JWA在DNA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  24-30
  结果  24-27
  分析与讨论  27-30
第三部分 JWA参与DNA损伤修复的机制  30-37
  结果  30-33
  分析与讨论  33-37
小结  37-39
参考文献  39-45
致谢  45-46
附录  46-47
综述和相关论文  47-60

相似论文

  1. 辐射致DNA损伤反应中p53非依赖的早幼粒白血病突变蛋白(PML)对p21分子的调控,R733.71
  2. 胆固醇对人内皮细胞DNA的损伤及绞股蓝总苷的保护作用,R285.5
  3. 江西烯酮酯jiangxienone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细胞毒效应机制,R96
  4. 苯酚细胞毒性、DNA损伤及修复作用的研究,R114
  5. 大剂量维生素E补充对大鼠抗氧化能力和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R151
  6. 灭多威与乐斯本的遗传毒性及其对昆虫抗药性研究,S482.3
  7. 丙烯酰胺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及褪黑素干预作用的研究,R114
  8. 缓激肽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机制,R363
  9. 两种新型避孕材料遗传毒性的研究,R114
  10. 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焦炉工DNA损伤的关联性研究,R131
  11. 芒果甙通过激活Nrf2-ARE抗氧化反应通路抑制VP-16诱导的人脐血细胞DNA损伤作用的研究,R285.5
  12. 邻苯基苯酚对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及氧化应激、溶酶体膜完整性机制研究,R114
  13. FATS表达调控及其抑制p21蛋白降解的机制研究,R730.2
  14. 硒和VitC对高氟所致氧化应激、DNA损伤及Bcl-2蛋白表达影响研究,R599
  15. 镍作业工人MGMT、BRCA1基因甲基化与淋巴细胞DNA损伤关系的研究,R131
  16. 氯乙烯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及其损伤修复能力研究,R131
  17. 顺铂对人肺癌LTEP-a-2细胞DNA损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734.2
  18. APE1基因遗传变异与宫颈癌发生风险及其机制探讨,R737.33
  19. Trolox增强三氧化二砷对HL-60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R730.2
  20. P53、P21~(WAF1)和CDK1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737.31
  21. SublyticC5b-9诱导Gadd45γ表达对Thy-1肾炎GMCs凋亡病变的影响,R692.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卫生基础科学 > 卫生毒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