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浅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作 者: 孟高峰
导 师: 佟德富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关键词: 宗教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宗教本质 宗教功能
分类号: D6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6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宗教,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今,对人类的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宗教同民族,政治,国际关系交织在一起,更是错综复杂。21世纪,更凸显了宗教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观察和分析宗教问题,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思想作指导。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为实际宗教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国家。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解正确与否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我国的宗教工作能否得到健康和顺利的发展。实践证明,当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能够正确理解和实践的时候,我们的宗教工作就能取得伟大的成绩,反之,则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例如“文化大革命”中,向宗教开战,甚至要消灭宗教的错误做法。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认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需要不断的深化。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做了重新的学习、考察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即宗教本质,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宗教的功能和宗教的发展趋势等逐一进行考察。首先,对以往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情况作一个梳理,辨别和分析他们的得失,指出他们的合理之处在哪里,局限之处在哪里。其次,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某些重要的命题做一具体的历史的考察,放到该命题所出现的语境之中,并联系他们的整个思想体系进行考察。譬如,马克思曾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样的话,曾经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有人根据这句话将马克思这一深刻的命题肤浅并庸俗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为“鸦片论”的主张。本文则通过对这一命题的具体考察,得出马克思是把鸦片作为宗教的一种社会功能进行比喻的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重视对宗教功能的分析,也是他们学说的一大特色。以往,学者们对马克思宗教观的论述常常集中在他们对于宗教政治功能的分析,对于他们对宗教其他功能如心理功能,艺术功能等等的论述则很少涉及。同样,以往对他们宗教观的论述则强调他们对宗教的功能的消极方面的分析,而他们对宗教的积极功能的论述则几乎很少谈到。总之,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关于宗教功能的分析是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认为,历史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而是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当一种事物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时,其必然有其对社会的进步和推动作用。宗教作为一种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事物,其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作用就不可能只是消极的,其在历史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原始社会的宗教在人类历史上就曾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它作为人类各种文化的母体,曾是人类在严酷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生存下去的重要精神力量。宗教在其后历史发展中,其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起着某些积极的作用,诸如政治的整合功能,道德的教化功能,文化的推动功能,心理的调节功能,社会的公益功能等等。我认为,对于这些,一个实事求是的学者是不能视而不见。 当前,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宗教问题上提出的“适应论”与“引导论”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就抛弃了与宗教作斗争的反宗教的立场,抛弃了把宗教作为异己力量的观点。毫无疑问,在这一论断中就包含着对宗教功能积极方面的认可。 关键词宗教,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本质,宗教功能

全文目录


绪论  8-11
  一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8
  二近期国内外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状况  8-10
  三研究方法  10-1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过程  11-19
  第一节中学时代的宗教信仰  11-12
  第二节马克思和恩格斯宗教观的转变  12-16
  第三节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形成  16-19
第二章宗教的本质  19-29
  第一节宗教本质理解的多元化趋势  19-20
  第二节学者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看待宗教的本质有代表性的五种看法  20-29
第三章宗教的起源和发展  29-31
  第一节宗教的起源  29-30
  第二节宗教的发展  30-31
第四章宗教的社会功能  31-39
  第一节宗教的政治功能  31-33
  第二节宗教的经济功能  33-35
  第三节宗教的艺术功能  35
  第四节宗教的道德功能  35-36
  第五节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36-39
第五章宗教的消亡  39-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4
参考论文  44-47

相似论文

  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2.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困惑与引领路径研究,G641
  3. 明代洮州卫研究,K248
  4. 应用于中国当代宗教领域的胶合木建筑设计初探,TU366.2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俄罗斯宗教哲学自由观的比较研究,B512
  6. 以哲学代宗教何以可能—冯友兰新理学的视角,B26
  7. 近代来华传教士报刊与中国女性观念启蒙,G219.29
  8. 陇右唐人小说研究,I207.41
  9. 宗教非政府组织与中国在美的宗教形象,D635
  10. 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研究,TS941.13
  11. 普世的神性,B977
  12. 圣经文本翻译钦定现象研究,H315.9
  13. 青浦区宗教事务管理模式研究,D635
  14. 大学生“跑庙”行为的社会学思考,D635
  15. 石河子市基督教徒宗教认同研究,D635
  16. 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宗教政策问题研究,D635
  17. 论欧洲的哥特式建筑艺术及其影响,TU-86
  18. 藏族传统家具装饰艺术及风格研究,J525
  19. 键盘上舞出的藏族音乐,J624.1
  20. 湖南永州农村宗教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D635
  21. 我国宗教政策与国家安定团结研究,D635.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宗教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