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从公德和私德出发构建网络社会的道德秩序

作 者: 黄卫春
导 师: 张曙光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网络技术 网络社会 网络空间 虚拟实在 网络道德 网络伦理学 公德 私德
分类号: B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9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日益成熟的网络技术为人类社会建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随着互联网日渐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社会生活出现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其结果就是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社会的形成。“网络社会”又被称为“虚拟社会”,但虚拟社会不是虚无社会,网络社会具有现实性。网络社会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按其性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有益的影响;一是消极的、有害的影响。前者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的自由与解放、使信息资源为大众共享、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引发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等等。同时网络还促进了道德的发展:它使人的交往范围得到革命性的拓展,展示了道德发展的广阔前景;使人们的道德行为更自主自觉,由他律走向自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还促使形成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使人们的道德意识更丰富。而后者主要是指由网络技术有可能造成新的社会不平等、导致人际情感的疏远,产生个人隐私与社会安全的矛盾;造成知识匮乏、文化退步等等。网络社会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作为信息使用者的个体与个体处于其中的网络环境之间的关系上:个体行为与公共环境的关系,在伦理方面就体现为公德私德的关系问题。公德和私德的界定往往是有歧义的,对公德和私德的区分与联系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有马基雅维利、汉普希尔、梁启超和刘师培。在网络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在梳理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重构公德与私德观。公德体现的是个体与团体的伦理关系,个体被看作是团体中的一分子,每一分子都以团体的利益为重,同时每一个分子的基本利益又得到团体的维护。私德体现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的道德境界。公德与私德是相辅相成,公德是私德的基础,完善的公德体系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提供基本的环境维护条件,而众多的道德主体良好的私德又使公德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任何先进的道德伦理体系的建设或重塑都离不开公德与私德两个方面。网络道德建设在公德层面包括:建立网络道德标准和法律规定;建立网络行为监督机制,健全网络管理组织;通过技术途径预防网络道德失范;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加强对网络伦理学的研究等等。网络私德建设则主要是网络主体要加强道德自律意识,做到“慎独”。

全文目录


摘 要  3-4
Abstract  4-7
引 言  7-9
1 网络社会道德的技术基础与现实根源  9-12
  1.1 网络社会道德的技术基础  9-10
  1.2 网络社会道德的现实根源  10-12
2 网络社会道德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2-18
  2.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人与社会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12-15
  2.2 计算机网络技术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15-18
3 关于公德私德的界定  18-28
  3.1 国外学者关于公德与私德的论述  18-21
  3.2 国内学者关于公德与私德的论述  21-25
  3.3 公德与私德的兼顾融合  25-28
4 网络道德问题主要体现为公德与私德的问题  28-30
  4.1 社会公德体系受到的冲击  28-29
  4.2 个人私德堕落  29-30
5 公德和私德的统一:网络道德秩序构建的新思路  30-38
  5.1 从公德层面加强网络道德秩序  30-36
  5.2 从私德方面网络主体要加强道德自律意识  36-38
6 结束语  38-39
注 释  39-42
致 谢  42-43
参考文献  43-46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46

相似论文

  1. 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研究,G711
  2.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思考,G641
  3. 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G641
  4.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G711
  5. 车载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开发研究,U463.6
  6.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绩效评价,F276.3
  7. 皮埃尔·列维的虚拟哲学思想研究,B089
  8. 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公共关系研究,G206
  9. 网络民主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探析,D621.5
  10. 网络技术对我国民主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621
  11. 太极拳锻炼的口述历史研究,G852.11
  12. 大学生社会公德行为的培养研究,G641
  13.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G641
  14. 网络条件下青年群体公共和私人领域的构建与维护,C913.5
  15. 网络技术在出版中的应用研究,G239.2-F
  16. 数字化变电站应用研究,TM76
  17. 广州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S788
  18. “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伦理问题研究,B82
  19.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视域下的网络空间交往行为研究,B516
  20. 网络技术对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信息化的影响研究,D632.9
  21. 儒家义利观与网络道德的构建,D648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