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虚无“镜像”中的“他者”

作 者: 黄庆
导 师: 冯川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主体 镜像阶段 他者 能指 所指 意义
分类号: I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87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拉康在20世纪的精神分析学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从结构主义的视角来关注主体的命运,以“重返弗洛伊德”为旗帜对古典精神分析学进行了重构。在后现代语境中诸多对主体的消解理论中,拉康结构精神分析学的“主体”思想却显的卓尔不群。 本论文分四个部分。在引言中,笔者简略地介绍了拉康的生平和主要学术经历,以及拉康学说的理论渊源。拉康以精神分析学为研究的基本视阈,引入语言学的经典理论,将结构主义的方法论贯穿始终,最终形成了结构精神分析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先天不足的主体——‘镜像阶段’”部分,笔者通过对“镜像阶段”的几个阶段性分析来诠释拉康的这一著名理论。作为对传统精神分析学的挑战,拉康将“主体”的自我识辨期提到了“俄狄浦斯情结”之前。历时性的迁移使“主体”的形成过程有了质的改变。“镜像阶段”为“主体”的介入敞开了大门,但是主体一旦进入语言之门就永远无法回头。在“离心的主体”部分,笔者主要评述了四个概念,即“父亲之名”“阉割恐惧”“他者”“能指”与“所指”。这些概念是拉康“主体”思想中的重要理论支撑点。拉康在带领我们一步步寻找主体的时候,就在借助这些概念的“隐喻”和“换喻”来一步步架空“主体”,最后敞现意义的虚无。他煞有介事地对“主体”进行了层级的划分,而在划分的最关键阶段——“现实界”却突然闭口不言,使“主体”的结构性存在也变得不可言说。在结语中,笔者综述了拉康的“主体”理论对人类认识自我的作用和影响。

全文目录


1.引言  7-15
  1.1 拉康小传  7-10
  1.2.符号拉康  10-11
  1.3 拉康结构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架构  11-15
    1.3.1 拉康结构精神分析学研究的基本视阈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11-12
    1.3.2 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方法论来源是结构主义,而直接工具就是20世纪语言学转向的成果  12-13
    1.3.3 黑格尔哲学是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思想渊源  13-15
2.先天不足的主体——“镜像阶段”  15-27
  2.1.镜像行为的实证性研究  15-18
    2.1.1 猿猴镜像行为实验  15-16
    2.1.2 婴儿镜像行为  16-17
    2.1.3 猿猴镜像行为与婴儿镜像行为比较  17-18
  2.2.镜像理论的阶段性分析  18-24
    2.2.1 镜像阶段所处的阶段  18-19
    2.2.2 镜像阶段的阶段性分析  19-21
      2.2.2.1 前镜像时期(Pre-mirror stage)  19-20
      2.2.2.2 镜像时期(The mirror stage)  20-21
      2.2.2.3 后镜像时期(Post mirror stage)  21
    2.2.3 “镜像时期”的阶段性分析  21-24
      2.2.3.1 混淆期  22
      2.2.3.2 镜像分离期  22-23
      2.2.3.3 自我辨认期  23-24
  2.3.镜像阶段所开创的“主体”  24-27
    2.3.1 主体的前景  24-25
    2.3.2 “镜子”内外  25-27
3.离心的主体  27-42
  3.1.“父亲之名”到“他者”  27-32
    3.1.1 父之名?法之名!  27-29
      3.1.1.1 “母—婴”的二元关系阶段  27-28
      3.1.1.2 “母—父—子”的三元关系阶段  28-29
      3.1.1.3 “父—子”二元关系阶段  29
    3.1.2 阉割恐惧和“菲勒斯”存在  29-31
      3.1.2.1 阉割恐惧“法”的意义  29-30
      3.1.2.2 普遍意义上的“父亲之名”——“菲勒斯”  30-31
    3.1.3 是进入秩序还是秩序的介入?  31-32
    3.1.4 “我”的他者,“他者”的我  32
  3.2 语言与无意识的视阈交融  32-34
    3.2.1 对索绪尔能指所指的重构  32-33
    3.2.2 对雅各布森的“隐喻-换喻”关系的置换  33-34
  3.3.无意识的语言结构  34-38
    3.3.1 能指和所指的链条中的主体  34-36
    3.3.2 “能指-所指”的“场”创造的“言说的主体”  36-38
  3.4 “主体”的层级结构  38-42
    3.4.1 想象界  39
    3.4.2 象征界  39-41
    3.4.3 现实界  41-42
4.或者根本就没有主体——也算是结语  42-45
  4.1 主体的偏离与困境  42-43
  4.2 意义敞现的终极虚无  43-45
参考文献  45-47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47-48
声明  48-49
后记  49

相似论文

  1.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2.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3. Ad-Hoc网络多信道MAC层协议的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TN929.5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F274
  5. 法国迪卡侬公司新产品上市的策略研究,F274
  6.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7.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8. 词汇自主学习训练对高中生英语词汇能力的影响,G633.41
  9.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10.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11.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12. 对下肢体残疾者裤装结构与功能特性的研究,TS941.2
  13.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B521
  14.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15.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16.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17.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18. p53、PCNA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R735.2
  19.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20.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21. 语境论真理观探究,N02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