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的药理作用研究

作 者: 杨霞
导 师: 赵军宁
学 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专 业: 药理学
关键词: 益气养阴方 益气补肾方 运动性疲劳 衰老 作用机制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益气养阴方由西洋参、生地黄、玉竹、山芝等组成,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抗疲劳,增加机体运动能力的作用。益气补肾方由人参、菌灵芝、黄精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肾、调养五脏、延缓衰老、祛病延年的功能。两方均为补益剂,共同点在于都具有益气作用,两方不同点在于,益气养阴方还具有养阴的作用,临床上应用于运动性疲劳疾病,益气补肾方还具有补肾的作用,临床上应用于(预防)衰老疾病。本课题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据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的功效与应用,结合目前运动性疲劳和衰老的产生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采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对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抑制的抵抗作用及对小鼠常压耐缺氧和断头后张口喘气时间的抗应激能力,同时分别采用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和自然衰老大鼠模型进一步探讨益气养阴方抗运动性疲劳机制及益气补肾方抗衰老机制。结果表明:1.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具有增强免疫作用: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均能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指数,益气补肾方还能提高脾脏指数,两方药能明显抵抗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器官减重。2.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具有一定的抗应激耐缺氧作用:益气养阴方16.8g/kg、8.4 g/kg剂量组和益气补肾方14.28g/kg、7.14g/kg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后的喘息时间,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各剂量组仅有延长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的趋势,有一定增强动物机体应激能力的作用。3.益气养阴方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机制:(1)免疫器官脾、胸腺指数的影响:益气养阴方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较模型组仅有升高的趋势。(2)对Hb的影响:益气养阴方6.68g/kg剂量组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的Hb含量有显著提高的作用。(3)对代谢产物LD、NH3、BUN及相关酶CK、LDH的影响:益气养阴方各个剂量组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LD、CK、NH3含量仅有下降的趋势,但能明显降低BUN含量、显著提高LDH含量。(4)干预内分泌T、C:益气养阴方各个剂量组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的T含量有上升的趋势,而C含量显著下降,其中以13.36g/kg剂量作用为优。(5)对肌、肝糖原的影响:益气养阴方13.36g/kg剂量组能显著提高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的肌、肝糖原储量,改善能量代谢。(6)对肾、睾丸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益气养阴方对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有明显改善作用,而睾丸无明显变化。4.益气补肾方抗衰老作用机制:(1)对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益气补肾方各剂量组对衰老模型大鼠胸腺和脾脏指数仅有升高的趋势。(2)对血细胞数量(WBC、RBC、HB、PLT)的影响:益气补肾方各剂量组对衰老模型大鼠的WBC、RBC、HB、PLT无影响。(3)对血脂(GLU、TG、TC、LDL-C、HDL-C)的影响:益气补肾方11.42g/kg、5.71 g/kg剂量组对衰老模型大鼠的TG含量有显著下降作用,而对GLU、TC含量无明显变化、对HDL-C含量有升高的趋势、对HDL-C含量有降低的趋势。(4)对老化代谢产物SOD、MDA、肝、脑脂褐质含量及相关酶MAO的影响:益气补肾方11!.42g/kg、5.71g/kg剂量能使衰老模型大鼠的SOD含量显著升高、而使MDA、MAO及肝、脑脂褐质含量显著下降。(5)对性激素T的影响:益气补肾方各个剂量组对衰老模型大鼠的T含量仅有升高的趋势。(6)对肾、睾丸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益气补肾方对睾丸部分曲细精管生精细胞缺如和间质纤维增生有明显改善作用,而肾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抗应激耐缺氧作用;益气养阴方有较好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Hb、T、LDH、肌、肝糖原含量和降低C、BUN含量有关;益气补肾方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SOD含量、降低TG、MDA、MAO、肝脑脂褐质的含量有关。研究结果为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的功效及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缩略词表  10-11
1 前言  11-13
2 实验研究  13-47
  2.1 试验流程图  13-14
  2.2 实验材料  14-16
    2.2.1 实验药品  14
    2.2.2 主要试剂  14-15
    2.2.3 实验环境和实验动物  15-16
      2.2.3.1 实验环境  15
      2.2.3.2 实验动物  15-16
    2.2.4 主要仪器  16
    2.2.5 数据处理  16
  2.3 方法与结果  16-47
    2.3.1 益气养阴方  16-33
      2.3.1.1 急性毒性实验  16-17
      2.3.1.2 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17-18
      2.3.1.3 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  18-19
      2.3.1.4 对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的影响  19-20
      2.3.1.5 对小鼠急性力竭跑台的作用  20-21
      2.3.1.6 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21-33
        (1) 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的制备及益气养阴方的给药方式  21-23
        (2) 对模型动物免疫器官脾、胸腺指数的影响  23-24
        (3) 对模型动物Hb的影响  24
        (4) 对模型动物LD、BUN、H_3的影响  24-26
        (5) 对模型动物CK、LDH的影响  26-27
        (6) 对模型动物肌、肝糖原的影响  27-28
        (7) 对模型动物血T、C含量的影响  28-29
        (8) 对模型动物肾、睾丸组织形态的影响  29-33
    2.3.2 益气补肾方的实验研究  33-47
      2.3.2.1 急性毒性实验  33
      2.3.2.2 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33-34
      2.3.2.3 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  34-35
      2.3.2.4 对小鼠急性脑缺血缺氧的影响  35-36
      2.3.2.5 对自然亚衰老大鼠的影响  36-47
        (1) 大鼠自然亚衰老模型的制备及益气补肾方的给药方式  36
        (2) 对模型动物免疫器官脾、胸腺指数的影响  36-37
        (3) 对模型动物血细胞计数(WBC、RBC、HB、PLT)的影响  37-39
        (4) 对模型动物血脂(GLU、TG、CHOL、LDL-C、HDL-C)的影响  39-41
        (5) 对模型动物SOD、MDA、MAO的影响  41-42
        (6) 对模型动物肝、脑脂褐素含量的影响  42-43
        (7) 对模型动物血T含量的影响  43-44
        (8) 对动物模型肾、睾丸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44-47
3 讨论  47-65
  3.1 益气养阴方和益气补肾方作用效应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47-48
  3.2 运动性疲劳疾病及其治疗  48-51
    3.2.1 运动性疲劳疾病的认识  48-51
      3.2.1.1 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48-49
      3.2.1.2 现代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49-50
      3.2.1.3 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疾病的治疗  50-51
  3.3 关于益气养阴方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51-55
    3.3.1 对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  51-52
    3.3.2 对Hb的影响  52
    3.3.3 对内分泌T、C的影响  52-53
    3.3.4 对代谢产物LD、NH3、BUN及相关酶CK、LDH的影响  53-54
    3.3.5 对肌、肝糖原的影响  54-55
    3.3.6 对肾、睾丸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55
  3.4 衰老疾病及其治疗  55-59
    3.4.1 衰老疾病的认识  55-59
      3.4.1.1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  55-56
      3.4.1.2 现代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56-59
      3.4.1.3 中医药对衰老疾病的治疗  59
  3.5 关于益气补肾方抗衰老作用机制实验研究  59-64
    3.5.1 对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  59-60
    3.5.2 对血细胞计数(WBC、RBC、HB、PLT)的影响  60-61
    3.5.3 对血脂(GLU、TG、CHOL、LDL-C、HDL-C)的影响  61
    3.5.4 对老化代谢产物及相关酶的影响  61-62
      3.5.4.1 对SOD、MDA、MAO的影响  61-62
      3.5.4.2 对肝、脑脂褐质含量的影响  62
    3.5.5 对性激素T的影响  62-63
    3.5.6 肾、睾丸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63-64
  3.6 问题与展望  64-65
    3.6.1 动物模型问题  64
    3.6.2 益气养阴方抗运动性疲劳机制研究不足  64-65
    3.6.3 益气补肾方抗衰老机制研究不足  65
4. 结论  65-68
参考文献  68-72
综述  72-91
  参考文献  86-91
致谢  91-92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92-93

相似论文

  1. 天然来源的抗衰老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R285.5
  2.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3.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4. 氮肥运筹对转基因棉Bt蛋白表达与降解的调控作用,S562
  5. 血红素加氧酶参与细胞分裂素对暗诱导小麦离体叶片衰老的缓解作用,S512.1
  6. 胚胎期母体暴露氰戊菊酯加速CD-1小鼠年龄相关性行为改变,R714.2
  7. 东亚钳蝎昆虫毒素BmK IT中关键活性位点的功能分析,Q51
  8. 不同生长势古香樟外观形态与生理特性分析,S792.23
  9. 芜菁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R284.1
  10. 藁本内酯对抗D-半乳糖和过氧化氢致氧化应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R285.5
  11. 小鼠不同脑区NSF含量的年龄相关性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的关系,R741
  12. 调脂颗粒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3. 药物对机体平衡的调节作用探讨,R96
  14.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及与免疫衰老的相关性研究,R734.2
  15. 外源性磷酸肌酸抗小鼠运动性疲劳和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R87
  16. “加味四君子汤”对增龄大鼠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及初步机制探讨,R285.5
  17. 音乐调节法对缓解普通高校网球队员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G845
  18. 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F124;F224
  19. 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F124;F224
  20. 体育舞蹈对老年男性下肢肌力和骨密度的影响,R580
  21. 初筛调控残粒脂蛋白诱导的小鼠内皮祖细胞衰老的miRNA,R543.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