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及育性恢复机理初探

作 者: 魏俊杰
导 师: 池书敏;刘志增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单倍体 染色体加倍 育性恢复机理:DH系
分类号: S513.0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3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高诱一号与不同基因型的母本材料杂交,对获得的单倍体的雌、雄穗育性的自然恢复情况进行调查,部分单倍体分别在拔节期和6叶期使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2%的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液进行染色体人工加倍注射处理。同时对单倍体的雄花序开花情况进行了田间观察,对其中的有花药而不散粉的单倍体进行了花粉活力测定。并从细胞学角度对育性恢复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单倍体染色体加倍成功的植株,开花期自交,获得的DH系,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并做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电泳。 结果表明:单倍体雌穗育性自然恢复率高达90.52%,而雄穗的自然育性要低得多,且不同基因型材料间存在很大差异,散粉株率低的仅为3.03%,最高的达50.00%。因此,雄穗的育性问题是单倍体自交结实的限制因素。在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2%的DMSO对单倍体染色体人工加倍处理中,以6叶期为佳,且浓度为0.5%的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0.1%浓度;拔节期处理受药害株率大,并且单倍体的加倍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对具有不散粉花药植株的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所观察的9株单倍体均有一定比例的活性花粉存在,个别植株有活性花粉百分率高达19.98%,平均为8.01%。细胞学观察表明,单倍体的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二倍体细胞,体细胞中存在二倍体细胞,是花粉母细胞中出现二倍体细胞的前提。由单倍体加倍后获得的DH系性状上表现高度一致,其中一些DH系的长势和果穗性状达到了育种上的要求。DH系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电泳表明,部分DH系具有母本谱带,部分具有父本谱带,由此,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单倍体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前 言  7-13
材料与方法  13-16
结果与分析  16
1. 单倍体育性的自然恢复  16-22
  1.1 单倍体雌穗育性的自然恢复  18-19
  1.2 单倍体雄穗育性的自然恢复  19-22
2. 单倍体化学加倍的效果  22-25
  2.1 拔节期注射处理的加倍效果及影响  22-23
  2.2 叶期注射处理的加倍效果及影响  23-25
    2.2.1 6叶期从411/Syn695中诱导出的单倍体的处理效果  23
    2.2.2 6叶期从不同基因型材料中诱导出的单倍体的处理效果  23-25
3. 花粉活力测定结果  25-27
4. 单倍体育性恢复的细胞学研究  27-31
  4.1 体细胞染色体的观察  27-28
  4.2 花粉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和计数  28-30
  4.3 体细胞与性细胞的关系  30-31
5. DH系的表现及其同工酶电泳分析  31-36
  5.1 DH系的整齐度表现  31-32
  5.2 DH系农艺性状的表现  32-34
  5.3 DH系的同工酶电泳分析  34-36
    5.3.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分析  34
    5.3.2 酯酶同工酶电泳分析  34-36
讨 论  36-39
  1. 单倍体育性恢复机理的探讨  36-37
  2. 玉米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方法  37
  3. DH系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37-38
  4. 对单倍体育种的正确认识  38-39
结 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6
英文摘要  46-48
致 谢  48

相似论文

  1. 草莓小孢子培养与离体诱导染色体加倍研究,S668.4
  2. 南瓜染色体加倍和体细胞胚发生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变化研究,S642.1
  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调节小鼠MHC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R55
  4. 皮肌炎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位点研究,R593.26
  5. 斑马鱼雌核发育诱导及早期胚胎发育研究,S917.4
  6. 亚洲百合花粉染色体加倍技术的研究,S682.29
  7. 大麦坚黑粉菌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其侵染机制初探,S435.123
  8. 利用分子标记和单倍体技术进行西葫芦抗ZYMV的种质创新研究,S642.6
  9. 黄瓜离体雌核发育诱导单倍体及其DH群体SSR标记图谱构建,S642.2
  10.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关联性研究,R735.1
  11. 玉米花粉诱导小黑麦单倍体技术建立及单倍体诱导率遗传规律分析,S512.4
  12. 芦笋花药培养技术研究,S644.6
  13. 小麦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S512.1
  14. 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创建甘蓝型油菜非整倍体,S565.4
  15. 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育性恢复的研究,S688.4
  16. 响叶杨雌配子发生及三倍体诱导研究,S792.11
  17. 二倍体马铃薯富利亚和窄刀薯杂种花药培养,S532
  18. 青杨与胡杨远缘杂交及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S792.11
  19. 秋水仙素诱导银杏2n雄配子低得率的机理研究,S792.95
  20. 观赏南瓜未受精子房、胚珠离体培养及其机理研究,S642.1
  21. 烟草高秆多叶突变株的鉴定与纯化,S5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