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作 者: 平若媛
导 师: 田玉梅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建国后 农村生产关系 集体化时期 人民公社化 五点思考 农业合作化 出发点和归宿 承包责任制 实践与探索
分类号: F3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42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作为农村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走过了非常曲折的历程,不仅对农村经济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与启迪。1978年以来,理论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进入了全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也成为研究的焦点,一批论著相继出现。从研究成果来看,土地制度过程和意义的研究较多,而整体的思考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较少。本文正是结合历史学和经济学,对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进行考察,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今后农村上地制度发展方向的选择与完善的措施提供科学的、有价值的依据。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土地改革时期。主要阐述了土地改革的原因,过程及结果,并对此时期的土地制度进行评析。 第二部分:农业集体化时期。包括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阐述了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并对同期土地制度进行评析。 第三部分:家庭承包双层经营时期。这部分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间土地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今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措施和发展方向。 第四部分:五点思考。在今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中,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应重视农民的作用;应正确看待政府的行为和作用;应坚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应有利于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全文目录
序言 5 一、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时期(建国后—1953年春) 5-10 一) 土地改革的原因 6 二) 土地改革的过程 6-8 三) 土地改革时期土地制度评析 8-10 二、 喜悲交织的农业集体化时期(1953年春—1978年底) 10-21 一) 农业合作化:土地由农民个人所有向社会主义公有的适时转变 10-16 二) 人民公社化:农村上地进一步公有化的失败尝试 16-21 三、 深刻变革的家庭承包、双层经营时期(1978年底—现在) 21-36 一) 家庭承包、双层经营体制的确立:土地制度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 22-27 二) 第一轮土地承包期间:土地制度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检验 27-32 三)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地制度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成熟 32-36 四、 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引发的思考 36-44 一) 发展生产力是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36-38 二) 土地制度变革过程中,应重视农民的作用 38-39 三) 正确看待土地制度变革中政府的行为和作用 39-41 四) 土地制度的变革应坚持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41-43 五) 土地制度的变革应有利于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43-44 结语 44-45 注释 45-46 参考书目及文献 46-47
|
相似论文
- 建国初期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历史考察,G529
- 建国初期河南省土地改革运动研究,K27
- 论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演变及经验启示,D663.5
- 建国以来我国防治自然灾害工作的基本经验探讨,X43
- 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研究,G641
- 建国初期上海市同业公会研究,K27
- 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J607
- “民主新路”何以可能,D621
- 建国初17年甘肃扫盲教育研究,K27
- “建国时期”美国的军事改革和建设,K712.4
- 试论新中国初期的监狱改造,D926.7
- 转型时代的思想塑造,D61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逻辑,F321.1
- 农业现代化视角下的邓子恢农业合作化思想,F320
- 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1949年—1956年),K27
- 建国初期中共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1949-1956),K27
- 建国初期董必武普法思想与实践研究,D909.2
- 建国以来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研究,A849.16
- 毛泽东早期经济建设思想研究,A841
- 基于DIS的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探索,G633.74.120
- 农户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F321.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 土地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