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铁屑内电解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

作 者: 邓小红
导 师: 李凌杰;桂鹤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铁屑内电解法 含铬废水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生产性试验研究
分类号: X78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进行了铁屑内电解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研究和铁屑内电解法生产性试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铁屑内电解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研究是以重庆某厂电镀车间废水(Cr6+)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条件下铁屑内电解法对六价铬的去除率。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停留时间越长,处理效果越好,但在反应初期反应迅速,随着时间延长,Cr6+的去除率变化幅度不大,因此可将时间控制在50min左右;pH值越低,效果越好,但进水pH值越低,铁耗量越大,水中溶解铁含量增高、出水色度偏大,若原水需加酸调整时,要求过低的运行中会增大加酸量、增加运行成本,因此可将pH值调到在3~4之间;体积比偏低和偏高都影响Cr6+的去降率,其比值越接近1,处理效果越好,因此可将铁碳体积比选为1:1.5~1:1之间;铁屑粒径越小,处理效果越好,但粒度过小,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易流失,同时粒径过细易产生堵塞、结块现象,因此可将铁屑粒径选为1~2mm之间。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选定停留时间、pH值、铁炭比、铁屑粒径为研究因素,以Cr6+为指标参数来评价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它们影响处理效果的主次顺序依次为pH值、铁屑粒径、铁炭体积比、停留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3.5、铁屑粒径为2mm、铁炭体积比为1.5:1、停留时间为50min。以此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处理效果稳定,重现性好,Cr6+的去除率达到99.1%以上。2.铁屑内电解法生产性试验研究是在重庆某厂废水处理站进行,该厂废水处理站由原来的电解法改造为铁屑内电解法治理电镀含铬废水,以现有处理工艺进行了生产性试验,结果显示,Cr6+、Ni2+、PO42- (以P计)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6%、96.4%、99.3%、45.6%,优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铁屑内电解+斜管沉淀池+微孔过滤机处理工艺是适合电镀含铬废水水质条件的合理的工艺,具有处理效果高,运行稳定等特点。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3. 乳化柴油在S195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TE626.24
  4. 某舰炮转弹机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TJ391
  5. 隧道式洗衣机关键部件结构设计及拓扑优化分析,TM925.33
  6. 结晶器铬锆铜板表面等离子喷涂镍铬—碳化铬涂层的研究,TG174.442
  7. 一种利用改进型分离螺杆分离回收HDPE/PP的新方法,TQ320.52
  8. 产茴香醛菌株Burkholderia WGB30的鉴定及其部分代谢产物的分析,Q93
  9. 女装肩部造型相关因子分析,TS941.2
  10. 消防服材料热舒适性与热防护性的研究,TS941.15
  11. 压实土壤高速切削振动减阻及其数值仿真研究,S222
  12. 高墩大跨弯连续刚构设计参数对自振及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U441.3
  13. 超薄磨耗层高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材料开发研究,U414
  14. 甲基莲心碱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R94
  15. 青岛市近距离交叠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及安全保障研究,TU457
  16. MUC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关键技术研究,X703
  17. 餐厨垃圾分散式现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X705
  18. 红枣原汁制备及饮料加工研究,TS255.44
  19. 烟滤棒成型设备开松机构的工艺参数优化,TS43
  20. 有机添加剂在电解铜箔生产中的应用,TF811
  21. 镁合金汽车方向盘压铸成型工艺设计及成型仿真,TG249.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无机化学工业 > 电镀、电解工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