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走向生活世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作 者: 顾爱勤
导 师: 吴声功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教育
关键词: 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教育 走向
分类号: G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88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针对近代社会的科学危机、人的精神危机,现代西方哲学家胡塞尔开出一贴“回归生活世界”的药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作为重要价值取向。作为以人的思想为教育对象,以建构人的完满精神世界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走向生活世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向生活世界既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背景,又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过程论、价值论等理论依据,还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世界的种种表现和危害的现实依据。通过厘清“生活世界”,得出走向生活世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在分析走向生活世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的基础上,指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世界所应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途径,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交互主体观”;同时,也要更新教育目标,开放教育环境,丰富课程资源,采用体验、对话、探究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策略开展教学,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还要改革教育评价,综合各种教育因素,以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6
一、引言  6-16
  (一) 问题的提出  6-8
  (二) 文献综述  8-11
  (三) 论文框架和方法  11-12
  (四)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2-13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6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世界的提出及其实质  16-24
  (一) 走向生活世界的时代背景  16-17
  (二) 走向生活世界的理论依据  17-19
  (三) 走向生活世界的现实依据  19-20
  (四) 走向生活世界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  20-24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世界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24-28
  (一)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书本化倾向明显  24
  (二)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性价值突出  24-25
  (三) 社会本位、功利主义的传统文化影响  25-27
  (四) 效率第一、科学至上的工业文明遮蔽  27-28
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世界的途径和对策  28-40
  (一) 转变教育观念  28-30
  (二) 更新教育目标  30-31
  (三) 丰富课程资源  31-34
  (四) 改变教育策略  34-38
  (五) 改革教育评价  38-39
  (六) 综合各种教育因素  39-40
五、结语  40-42
六、参考文献  42-4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46-47
致谢  47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3.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4. 视觉文化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432.62
  5. “网络红人”现象及其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G41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7.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8.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9.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10.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11. 税务系统反腐倡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F812.42
  12.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3.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4.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5.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G641
  16. 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研究,G647
  17.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8.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19. 外国留学生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研究,G648.9
  20.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G641
  21.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