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构建多元化的公司僵局救济体系

作 者: 全萍
导 师: 顾功耘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经济法学
关键词: 公司僵局 多元化 救济
分类号: D922.291.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08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所谓公司僵局(Corporate Deadlock)指的是因股东之间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导致的公司有效运行机制的失灵,股东会或董事会因对方股东或董事的拒绝参会而无法有效召集,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能被对方接受和认可,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无法通过任何议案,公司的一切事务处于一种瘫痪状态。由于决策断层或者有效的执行机制被隔断,公司僵局导致一种持续的公司停滞和瘫痪状态,这不但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而且对股东、董事、监事、公司员工,乃至对第三人和整个社会的利益都造成严重的损害。“资本多数决”、“资本三原则”、“股东不得抽回出资”的传统公司法观念、股东对公司未来可能发生争议的预计不足以及有限责任公司的“封闭性”与“人合性”特征都是导致公司僵局形成的重要原因。虽然实践中公司僵局问题比较突出,我国目前有关公司僵局的救济体系还很不完善。从立法的角度看,虽然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为公司僵局的打破提供了“司法解散”的救济途径,弥补了旧《公司法》对公司僵局没有任何规定的不足,但是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还很不完善,其适用条件不明确,与一些国外发达国家公司法中对公司僵局的专门规定相比,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僵局的规定仍显得重视力度不够,新《公司法》提供的公司僵局救济途径过分单一。从司法的角度看,我国法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公司僵局案件的受理持有相当保守的态度。基于公司僵局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我国当前公司僵局救济现状的不足,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加倍重视公司僵局问题,改变当前公司僵局救济途径过分单一的局面,逐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公司僵局救济体系。本文第一章首先通过对公司僵局的定义、特征、分类及危害的概述阐明了公司僵局的基本内涵,并分析了公司僵局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二章是对我国公司僵局救济现状的分析,从立法和司法两个角度指出了我国实践中存在的对公司僵局问题重视力度不够、救济方式过分单一的问题;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论述了我国应该如何构建一个事前安排和事后救济并重、公司自力救济与司法救济并举的多元化的公司僵局救济体系。事前安排与公司自力救济主要是指公司股东应该在公司设立之初就预见到将来公司僵局形成的可能并通过商业谈判在公司章程、股东协议等文件中就如何打破可能形成的公司僵局提出解决方案,此种打破公司僵局的公司自力救济方式包括仲裁、推选临时董事、股份转让、自愿解散公司。事后的司法救济则包括强制股份收买、司法解散、任命临时董事、强制第三人托管、强制公司分立和法院直接司法管理权等多种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导言  10-11
第一章 公司僵局概述  11-18
  第一节 公司僵局的基本内涵  11-14
    一、公司僵局的定义  11
    二、公司僵局的分类  11-12
    三、公司僵局的危害  12-14
  第二节 公司僵局的成因分析  14-18
    一、"资本多数决"原则  14-15
    二、"股东不得抽回出资"的传统公司法理念  15-16
    三、股东对未来僵局可能的预计不足  16
    四、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公司僵局的特有原因——"封闭性"与"人合性"  16-18
第二章 我国公司僵局救济体系的现状分析  18-25
  第一节 我国公司僵局立法现状分析  18-20
  第二节 我国公司僵局司法现状评析  20-25
    一、两大法系对司法介入公司僵局逐渐认同的理念发展历程  20-22
    二、我国应坚持司法对公司僵局的合理介入  22-25
第三章 构建多元化的公司僵局救济体系  25-45
  第一节 公司僵局的自力救济  25-32
    一、仲裁  27-28
    二、推选临时董事  28
    三、股份协议转让  28-31
    四、公司自愿解散  31-32
  第二节 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措施及司法救济原则  32-45
    一、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措施  32-40
    二、公司僵局司法救济应遵循的原则  40-45
参考文献  45-4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8-49
后记  49-50

相似论文

  1. 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922.68
  2.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3. 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G648.7
  4.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权问题分析,D412.6
  5. 学生评价多元化研究,G40-058.1
  6. BL纺织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F426.81
  7. 多元化:学生评价的当代转向,G423
  8. 略论第三人侵害缔约利益,D913
  9. 政府采购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922.2
  10. 消费者作为瑕疵给付买受人的权利救济,D923
  11. 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研究,D922.291.91
  12. 论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D926
  13. 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研究,D925.2
  14. 基于能力的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研究,F426.21
  15. 完善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问题研究,D926
  16. 违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保护研究,D996
  17.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对投资行为影响分析,F832.51;F224
  18. 高校信息公开的行政法问题研究,D922.1
  19. 完善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新探索,D922.291.91
  20. 有限责任公司僵局下的股东退出制度研究,D922.291.91
  21. 试论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手段的法律规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经济法 > 企业法、公司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