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

作 者: 冯丽萍
导 师: 党丽娟
学 校: 广东药学院
专 业: 药剂学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 抗生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分类号: R9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调查我省部分医院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出现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病人具体情况;使用药品的具体情况;分析使用药品所致的药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归纳出用药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为临床系统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方法:采用统计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广东省13个地区44家医院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女性患者ADR发生例次略高于男性,其中以19-69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②死亡病例都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所引起的;③ADR因果关系评价中“很可能”的比例最高;④ADR累计的系统及器官中,其中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最多;⑤ADR状态中以一般的所占比例最多;⑥新的严重的ADR主要是头孢哌酮引起的;⑦发生ADR的原患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⑧注射剂型最容易引起ADR;⑨发生ADR的β-内酰胺类药物以头孢曲松最多;⑩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的临床表现以皮疹最多。结论:①19-69岁的人群发生ADR最多,这可能与该人群用药数量最多,且与其免疫应答能力强有关;②ADR的治愈结果中有2例死亡病例,都是使用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所致,这可能与医生在不了解患者是否有家族或既往ADR史就给患者用药有关;③剥脱性皮炎是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的最严重表现,应隔离治疗并要注意保温;④静脉给药相对于其他途径更容易发生ADR,可能与药物没有经过肝首过效应直接到达血液有关;⑤第三代头孢菌素类长期不合理使用,可能会导致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而引发二重感染;⑥有些病毒性感染使用抗生素,但这些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没有针对性选用抗生素;⑦有些医生对细菌的耐药性变迁不熟悉,只是采用固定的治疗方案⑧有些医生忽略了新、老各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选用抗生素求新、求贵、求广谱;⑨盲目联合用药,医生必须掌握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和免疫作用,才能采用合理的联合用药;⑩常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但有价值的仅占少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9
第一章 研究概况  9-19
  1.1 国外控制抗生素滥用采取的措施  10-15
  1.2 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以及采取的措施  15-19
第二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  19-22
  2.1 研究设计  19-21
    2.1.1 调查对象的确定  19
    2.1.2 问卷设计  19-20
    2.1.3 数据收集  20-21
    2.1.4 数据处理  21
    2.1.5 研究路线  21
  2.2 研究方法  21-22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43
  3.1 对1447 份有效ADR 调查表进行综合分析  22-33
    3.1.1 样本分布情况  22-23
    3.1.2 被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23
    3.1.3 患者的情况  23-29
    3.1.4 用药情况  29-33
  3.2 871 例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的有效调查表分析  33-37
    3.2.1 性别、年龄与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  33-34
    3.2.2 给药途径与药品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的关系  34-35
    3.2.3 药品种类与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的临床表现  35-37
  3.3 对头孢曲松纳所致的ADR 进行综合的分析  37-43
    3.3.1 一般情况  37
    3.3.2 年龄与性别  37-38
    3.3.3 ADR 与结果  38
    3.3.4 ADR 因果关系  38-39
    3.3.5 ADR 累及的系统及器官  39
    3.3.6 ADR 的状态  39-40
    3.3.7 药品剂型与ADR  40
    3.3.8 给药途径与ADR  40-41
    3.3.9 头孢曲松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损害的表现类型  41-43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3-49
  4.1 结论  43-45
  4.2 建议  45-49
结束语  49-51
参考文献  51-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3-54
附录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ADR)/事件调查问卷  54-57
附录 2 访谈提纲  57-58
附录 3 访谈结果  58-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2. 几种抗生素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TS252.54
  3. 防治土传辣椒青枯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4. 绿益康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S828.5
  5. 海南霉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研究,TQ927
  6. 我国药品召回制度研究,F203
  7. 不同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根除及耐药关系的探讨,R57
  8. 急性药物性内耳损伤中CaV1.3钙通道及三种细胞凋亡因子的检测及变化,R764
  9. 抗生素对土壤生物化学特征的影响效应,X131.3
  10.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之政府监管研究,F203
  11. 典型工业污染土壤的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修复技术研究,X53
  12. 福州市皱纹盘鲍养殖病害调查研究,S944
  13.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甲氨蝶呤化疗临床意义的研究,R733.7
  14.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及免疫学致病机制研究,R563.1
  15.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机制研究,R446.5
  16. 桃花汤治疗虚寒下利型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研究,R259
  17. 重庆市猪源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S852.61
  18. 微生物源追踪技术应用于工业、生活双重污染水体的效果评价,X52
  19. 土霉素废水脱氮技术研究,X703
  20. 厌氧颗粒污泥法处理高浓度抗生素废水的研究及应用,X703
  21. 硝化细菌应用基础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品 > 治疗传染病及寄生虫病药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