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法用于复杂体系抗癌药物的定量分析

作 者: 刘佳
导 师: 吴海龙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二阶校正 药物分析 三维荧光光谱 盐酸柔红霉素 紫杉醇 白藜芦醇 羟喜树碱
分类号: R9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分析化学是一门化学量测科学。化学计量学是一门化学与统计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交叉产生的新兴的化学分支学科。本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分析化学的定义和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描述,然后对化学计量学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就多元分辨与校正特别是二阶校正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包括三线性模型及算法的发展。之后简述了药物分析的近况,特别是体内药物分析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将三维数据二阶校正法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用于复杂基质人体液中抗癌药物的分析检测,解决了人体液荧光基质与待测组分荧光光谱重叠引起的难分辨问题,可以实现在未知干扰存在下复杂体系中感兴趣抗癌药物组分的快速定量测定,为人体液中抗癌药物成分的分析检测提供了一个新方法。第二章利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二阶校正算法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实验不需对血浆和尿液预测样进行萃取等分离与处理,在血浆和尿液基体干扰共存下,对抗癌药物柔红霉素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能够解决血浆和尿液中盐酸柔红霉素药物因血浆和尿液内源物质与分析物光谱重叠所引起的难分辨的问题,可用于未知干扰共存下柔红霉素的直接快速定量测定。紫杉醇是从紫杉或红豆杉树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抗癌原料药,本文第三章研究未知干扰共存下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快速定量测定,分别用ATLD,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及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APTLD)算法对激发发射矩阵三维荧光数据进行解析,对于光谱严重重叠的复杂体系,利用化学计量学算法进行分辨解析和定量测定,获得较满意结果。该法仅需一个简单的样品提取,就可实现未知荧光背景干扰下紫杉醇的快速定量测定,建立了一种利用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算法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检测人血浆中紫杉醇含量的新方法。第四章采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与化学计量学PARAFAC二阶校正算法相结合,对血浆液和尿液样中的白藜芦醇进行定量测定。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方法与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该方法能够解决白藜芦醇因血浆和尿液内源物质与其荧光光谱重叠所引起的难分辨的问题,可以避免以往各种分析方法必须进行的繁琐的预分离和纯化过程,为血浆和尿液中白藜芦醇药物的定量测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和可行的方法,可用于未知干扰共存下白藜芦醇的快速定量测定。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如羟喜树碱是主要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且羟喜树碱是我国研制开发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常规用于治疗晚期肝癌,胃、肠癌等,疗效肯定。第五章,尝试利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算法,包括ATLD,交替拟合残差(AFR),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算法,对尿液干扰共存下的羟喜树碱抗癌药物进行定量测定。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3
第1章 绪论  13-24
  1.1 化学计量学简介  13-19
  1.3 化学计量学二阶校正法在复杂多组分体系分析中的应用  19-22
  1.3 本文的立项意义与研究内容  22-24
    1.3.1 本文的立项意义  22
    1.3.2 研究内容  22-24
第2章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用于人血浆和尿液中柔红霉素的快速测定  24-32
  2.1 引言  24-25
  2.2 方法原理  25-26
    2.2.1 三线性模型  25
    2.2.2 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算法  25-26
    2.2.3 三维数阵的秩  26
  2.3 实验部分  26-27
    2.3.1 仪器与试剂  26
    2.3.2 实验方法  26-27
    2.3.3 实验参数设置  27
  2.4 结果与讨论  27-31
    2.4.1 血浆液中盐酸柔红霉素的激发发射荧光光谱  27-28
    2.4.2 尿液中盐酸柔红霉素的激发发射荧光光谱  28-29
    2.4.3 血浆中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29-30
    2.4.4 尿液中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30-31
  2.5 小结  31-32
第3章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用于人血浆样中干扰共存下紫杉醇的定量测定  32-43
  3.1 引言  32-33
  3.2 方法原理  33-35
    3.2.1 三线性成分模型  33
    3.2.2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法  33-34
    3.2.3 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算法  34
    3.2.4 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APTLD)算法  34-35
  3.3 实验部分  35-36
    3.3.1 仪器与试剂  35-36
    3.3.2 实验方法  36
    3.3.3 参数设置  36
  3.4 结果与讨论  36-42
    3.4.1 pH 对紫杉醇荧光强度的影响  36-37
    3.4.2 血浆样中紫杉醇的荧光光谱  37-38
    3.4.3 成分数的确定  38
    3.4.4 血浆背景干扰共存下紫杉醇的荧光光谱  38-41
    3.4.5 血浆干扰共存下紫杉醇的快速定量分析  41-42
  3.5 小结  42-43
第4章 平行因子分析二阶校正法结合三维荧光光谱测定人血浆液和尿液中的白藜芦醇  43-53
  4.1 引言  43-44
  4.2 方法原理  44
    4.2.1 三线性成分模型  44
    4.2.2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算法  44
    4.2.3 三维数阵的秩  44
  4.3 实验部分  44-45
    4.3.1 仪器与试剂  44
    4.3.2 实验方法  44-45
    4.3.3 参数设置  45
  4.4 结果与讨论  45-52
    4.4.1 白藜芦醇无水乙醇溶液浓度线性范围  45-46
    4.4.2 血浆液中白藜芦醇的激发发射荧光光谱  46-48
    4.4.3 人体尿液中白藜芦醇的激发发射荧光光谱  48-51
    4.4.4 白藜芦醇血浆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51-52
    4.4.5 白藜芦醇尿液样品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52
  4.5 小结  52-53
第5章 二阶校正法结合荧光分析用于人体尿液中羟喜树碱的定量测定  53-64
  5.1 引言  53-54
  5.2 方法原理  54-56
    5.2.1 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算法  54
    5.2.2 交替拟合残差(AFR)算法  54-56
    5.2.3 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 算法  56
  5.3 实验部分  56-57
    5.3.1 仪器与试剂  56-57
    5.3.2 实验方法  57
    5.3.3 参数设置  57
  5.4 结果与讨论  57-63
    5.4.1 羟喜树碱无水乙醇溶液浓度线性范围考察  57-58
    5.4.2 羟喜树碱在人体尿液中的荧光光谱  58-62
    5.4.3 人体尿液背景干扰下羟喜树碱的定量分析  62-63
    5.4.4 三种二阶校正算法的结果比较  63
  5.5 小结  63-64
结论  64-65
参考文献  65-76
致谢  76-77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77

相似论文

  1. 生物医用OCS/PLLA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R318.08
  2.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3. 反式白藜芦醇对Aβ25-35致痴呆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277.7
  4.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特性评价,O631.3
  5. 人胶质母细胞瘤中白藜芦醇代谢产物及其代谢相关酶表达的分析,R739.4
  6. 枝状枝孢霉MD2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Q93
  7. 红豆杉细胞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转基因细胞株ORCA3、MET1-RNAi基因表达分析,S791.49
  8. 白藜芦醇对高脂高糖饮食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R285.5
  9. LPS、肿瘤细胞坏死释放物质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R739.5
  10.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结构稳定的胞外多聚物关键组分研究,X703
  11. 抗肿瘤药物CG007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建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R96
  12. 白藜芦醇激活H9c2心肌细胞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抗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研究,R965
  13. 紫杉醇聚乳酸微球抑制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的实验研究,R779.6
  14. 基于GC-MS的术后认知障碍老龄大鼠代谢组学研究,R749.2
  15. 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尿液代谢组学的研究,R587.1
  16. 白藜芦醇三甲醚(BTM)乳胶的构建及局部施予兔踝关节的药动学评价,R285.5
  17. 白藜芦醇对HCN4参与编码的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R285
  18. 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GSH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R285.5
  19. 能量限制与白藜芦醇对U937泡沫细胞CD36、SIRT1、SIRT3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R285
  20. 紫杉醇敏感及耐药相关蛋白在人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差异,R273
  21. 紫杉醇敏感与耐药乳腺癌细胞中7种蛋白质的表达,R27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药学 > 药物分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