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用于食品、药品分析检测的研究

作 者: 曹莹
导 师: 吴海龙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二阶校正法 三维荧光光谱 氢化可的松 特拉唑嗪 牛磺酸 核黄素
分类号: TQ460.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化学计量学是一门新兴的化学分支学科。本论文首先在绪论中概述了化学计量学的产生背景、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然后就化学计量学中的二阶校正这一极具特色的核心研究领域进行了重点阐述,主要包括三维数据阵三线性模型与算法的发展。随后简述了近年来化学计量学方法在食品、药品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将二阶校正法三维荧光光谱相结合用于复杂基质(食品、人体体液等)中食品和药品的分析检测,解决了混合体系中多组分荧光光谱重叠引起的难分辨问题,可以实现在未知干扰存在下复杂体系中感兴趣组分的直接快速定量测定,为复杂体系中感兴趣成分的分析检测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开拓了食品、药品分析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ARAFAC)二阶校正算法及满秩平行因子分析(FRA-PARAFAC)算法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对人体尿液样中的氢化可的松进行了定量分析。弱荧光的氢化可的松与浓硫酸反应可生成强荧光的中间体,而中间体的浓度与初始氢化可的松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利用这一性质,结合三维数阵三线性分解算法分辨,再通过二阶校正实现人体尿液样中氢化可的松的间接准确定量测定。两种算法可以得到相近且满意的结果。第三章,在对样品进行简单前处理的情况下,对人体血液中的特拉唑嗪进行直接快速测定。分别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llel factor analysis, PARAFAC)、交替三线性分解(Alternating Arilinear Decomposition , ATLD)及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Alternating Penalty Trilinear Decomposition, APTLD)三种算法对激发发射矩阵三维荧光数据进行解析,三种算法所得分析结果非常接近,均能得到满意的预测结果,为有背景干扰共存下特拉唑嗪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新方法。牛磺酸作为一种优质的营养素,对于促进人体健康有多种功效。在本文第四章中,利用交替拟合残差(Alternating Fitting Residue, AFR)二阶校正算法,结合三维荧光,对功能饮料红牛中的牛磺酸成分进行了检测,该算法得到了满意的预测结果。该方法仅需一个简单的衍生反应过程,就可实现未知荧光背景干扰下牛磺酸的直接定量测定。第五章,通过激发-发射矩阵荧光法获取三维数据,然后分别应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和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elf-weighted Alternating Trilinear Decomposition,SWATLD)三种算法,对所得的三维响应数据阵进行解析,以实现饮料中背景干扰共存下核黄素的直接快速测定,而无需任何样品的分离处理。三种算法所得分析结果非常接近,均能得到满意的预测结果,为有背景干扰共存下核黄素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新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1
第2章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用于尿液中氢化可的松的定量测定  21-30
  2.1 引言  21-22
  2.2 方法原理  22-23
    2.2.1 三线性成分模型  22
    2.2.2 平行因子分析算法(PARAFAC 算法)  22-23
    2.2.3 满秩平行因子分析算法(FRA-PARAFAC 算法)  23
  2.3 实验部分  23-24
    2.3.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3
    2.3.2 实验方法  23
    2.3.3 实验参数设置  23-24
  2.4 结果与讨论  24-28
    2.4.1 氢化可的松的真实荧光光谱  24
    2.4.2 成分数(N)的确定  24-25
    2.4.3 人体尿液中氢化可的松的荧光光谱  25-27
    2.4.4 人体尿液中氢化可的松的直接定量分析  27-28
  2.5 小结  28-30
第3章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检验人体血浆中特拉唑嗪的含量  30-41
  3.1 引言  30-31
  3.2 方法原理  31-33
    3.2.1 三线性成分模型  31
    3.2.2 平行因子分析算法(PARAFAC 算法)  31
    3.2.3 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ATLD 算法)  31
    3.2.4 交替惩罚三线性分解算法(APTLD 算法)  31-33
  3.3 实验部分  33-34
    3.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33
    3.3.2 实验方法  33-34
    3.3.3 参数设置  34
  3.4 结果与讨论  34-40
    3.4.1 特拉唑嗪的真实荧光光谱  34
    3.4.2 人工合成样中特拉唑嗪的测定  34-35
    3.4.3 人体血浆中特拉唑嗪的荧光光谱  35-39
    3.4.4 人体血浆中特拉唑嗪的直接定量分析  39-40
  3.5 小结  40-41
第4章 交替拟合残差二阶校正荧光分析法测定饮料中牛磺酸的含量  41-49
  4.1 引言  41
  4.2 方法原理  41-43
    4.2.1 三线性成分模型  41
    4.2.2 交替拟合残差算法(AFR 算法)  41-43
  4.3 实验部分  43-44
    4.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3
    4.3.2 实验方法  43-44
    4.3.3 参数设置  44
  4.4 结果与讨论  44-48
    4.4.1 牛磺酸衍生后的真实荧光光谱  44-45
    4.4.2 确定体系成分数  45
    4.4.3 人工合成样中牛磺酸的测定  45-46
    4.4.4 饮料中牛磺酸的荧光光谱  46-47
    4.4.5 饮料中牛磺酸的直接定量分析  47-48
  4.5 小结  48-49
第5章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法直接测定饮料中核黄素的含量  49-58
  5.1 引言  49-50
  5.2 方法原理  50-51
    5.2.1 三线性成分模型  50
    5.2.2 平行因子分析算法(PARAFAC 算法)  50
    5.2.3 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ATLD 算法)  50
    5.2.4 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SWATLD 算法)  50-51
  5.3 实验部分  51-52
    5.3.1 主要仪器及试剂  51
    5.3.2 实验方法  51-52
    5.3.3 参数设置  52
  5.4 结果与讨论  52-57
    5.4.1 核黄素的真实荧光光谱  52
    5.4.2 人工合成样中核黄素的测定  52-53
    5.4.3 饮料中核黄素的荧光光谱  53-56
    5.4.4 饮料中核黄素的直接定量分析  56-57
  5.5 小结  57-58
结论  58-59
参考文献  59-68
致谢  68-69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69

相似论文

  1.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2. 核黄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研究,TQ460.1
  3. 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结构稳定的胞外多聚物关键组分研究,X703
  4. 基于GC-MS的术后认知障碍老龄大鼠代谢组学研究,R749.2
  5. 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尿液代谢组学的研究,R587.1
  6. 牛磺酸和左旋肉毒碱协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R543.5
  7. 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多变量分析在赤潮藻识别中的应用,X55
  8. 基于荧光特征的海洋浮游植物快速分类方法研究,P734.4
  9. AFP在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大鼠结肠提前发育中的作用,Q57
  10. 多小波在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荧光测定技术中的应用,Q948.8
  11. 产核黄素枯草芽孢杆菌代谢物组的初步研究,Q936
  12. 抗口腔溃疡炎膜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TQ463
  13. 核黄素生产工艺改进的研究,TQ466
  14. HPLC法监控牛磺酸生产工艺及其质量的研究,TQ463
  15. 三维二阶校正算法及其应用研究,O652
  16. 雷公藤内酯醇和氢化可的松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R96
  17. 牛磺酸棉酚的合成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R965
  18. 围手术期应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R735.2
  19. 肠癌和肝癌特征代谢模式研究,R735
  20. 牛磺酸联合硫酸镁对急性重型颅脑创伤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R651.1
  21. 枯草芽孢杆菌rbsK基因和tkt基因的敲除对核黄素发酵的影响,TQ92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产品检验及分析鉴定 > 药物分析、药物鉴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