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自我分化特点及其促进研究

作 者: 安晓鹏
导 师: 张大均;吴明霞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大学生 团体辅导 自我分化
分类号: G64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6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青少年人格独立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从依附父母到逐渐摆脱这种依附,并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途径。国外的研究认为,青少年及“后青春期”大学生要实现人格的完整和独立,建立家庭以外的亲密关系,发展良好的社会情感,需要具有在心理上和原生家庭分离或分化,在对父母的依恋和自我的独立之间获得平衡的能力。这被称为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研究者还发现,自我分化的水平会对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对今后的社会适应和个人发展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见对大学生自我分化特点以及低自我分化大学生的干预研究是一个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国内鲜见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自我分化大学生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团体辅导的作用进行探讨。首先对40名社交焦虑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对其自我分化水平有了初步了解,初步总结了低自我分化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然后对471名大一至大四文理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考察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招募自低自我分化的大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制定提升自我分化的团体辅导方案并对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在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成绩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平均水平处在正常范围,但情绪反应维度均分低于平均水平3.5分,仍有38.9%大学生自我分化水平低于平均水平。(2)大学生自我分化在自我位置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大学生的自我位置得分显著大于女性学大学生的自我位置得分。(3)大学生的自我分化在总分、情绪反应和情感断绝因子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卷入融合因子虽然整体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事后比较发现二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三年级。(4)大学生自我分化在生源地(城乡)、专业、恋爱经历方面没有差异。(5)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提升自我分化水平的团体辅导干预方案是科学、可行和有效的。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1 研究背景  10-12
  1.1 问题提出  10-11
  1.2 研究意义  11-12
    1.2.1 理论意义  11
    1.2.2 实践意义  11-12
2 文献综述  12-24
  2.1 自我分化的概念界定  12-13
  2.2 自我分化与分离一个体化  13-14
  2.3 自我分化的结构  14-16
  2.4 自我分化的测量  16-17
  2.5 自我分化的相关研究  17-20
  2.6 自我分化的干预研究  20-22
    2.6.1 Bowen对自我分化的干预  20-21
    2.6.2 自我分化团体干预的实证研究  21-22
  2.7 现有研究的评析  22-24
3 研究构想  24-26
  3.1 自我分化概念的定义  24
  3.2 研究目的  24
  3.3 研究思路  24-25
  3.4 研究方法  25-26
4 大学生自我分化特点研究  26-30
  4.1 研究目的  26
  4.2 研究对象  26
  4.3 研究工具  26-27
  4.4 结果与分析  27-30
    4.4.1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总体状况  27
    4.4.2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性别差异  27-28
    4.4.3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年级差异  28
    4.4.4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家庭来源地差异  28-29
    4.4.5 大学生自我分化在恋爱经历方面的差异  29-30
5 低自我分化大学生的深度访谈  30-32
  5.1 研究目的  30
  5.2 被试选取  30
  5.3 研究材料  30
  5.4 研究程序  30
  5.5 结果与分析  30-32
6 促进自我分化团体辅导对低自我分化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32-44
  6.1 研究目的  32
  6.2 被试选取  32-33
    6.2.1 问卷筛选  32
    6.2.2 访谈  32-33
  6.3 研究假设  33
  6.4 实验设计  33-34
    6.4.1 实验设计表  33
    6.4.2 实验变量  33-34
  6.5 自我分化团体辅导方案的制定  34-41
    6.5.1 建构自我分化的团体辅导方案的依据  34-36
    6.5.2 促进自我分化的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  36-40
    6.5.3 团体辅导的具体实施  40-41
  6.6 结果与分析  41-44
    6.6.1 实验组、对照组的自我分化在前测和后侧上的差异比较  41-42
    6.6.2 实验组、对照组各自在辅导前后的差异比较  42-43
    6.6.3 实验组被试对团体活动的评估结果  43-44
7 总讨论  44-48
  7.1 关于大学生自我分化的特点  44-45
    7.1.1 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基本现状  44
    7.1.2 大学生自我分化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4-45
  7.2 关于提升自我分化水平的团体辅导的方案  45-47
    7.2.1 提升自我分化水平的团体辅导方案的可行性  45-46
    7.2.2 提升自我分化水平的团体辅导方案的效果  46-47
  7.3 本研究的探新之处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47-48
    7.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7
    7.3.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7-48
8 总结论  48-49
参考文献  49-52
附录  52-63
后记  63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3.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4.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5.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6.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7.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9.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0.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1.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2.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3.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5.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6. 认知行为取向团体辅导对初任教师愤怒情绪的干预研究,B842.6
  17. 心理咨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G641
  18. 大学生亲社会交换行为问卷编制及其现状研究,B844.1
  19. 中专生复原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实验,B844.2
  20. 大学生自我宽恕倾向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21. 初中生乐观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教师与学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