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燕山带中部平泉营子一带构造特征与三叠系沉积物源分析

作 者: 刘碧洪
导 师: 张长厚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同构造沉积 Dickinson三角图解 砂岩物源分析 印支期板内造山运动
分类号: P5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位于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的营子盆地内沉积的三叠系陆相碎屑岩序列具有同构造沉积的特征,盆地内自下而上沉积了刘家沟组一段~四段、和尚沟组和二马营组下部的交错层理砂岩以及二马营组上部的砾岩层,古水流方向的统计结果显示砂岩的物源来自盆地的南侧和西南侧。盆地外围的构造变形以由北向南逆冲的断弯或断展褶皱构造为主。通过连续采集营子盆地内刘家沟组至二马营组的砂岩样品,并在显微镜下统计石英、长石和岩屑的含量,借助Dickinson的QFL和QmFLt三角图解,系统地分析了砂岩物源区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变化规律,从而由点及面地反映了燕山带中段从海西末期到印支期的区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刘家沟组一段砂岩的物源区为切割型岩浆弧环境,反映了海西末期在华北克拉通与蒙古褶皱带的会聚过程中,发育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岩浆弧在板片俯冲和褶皱造山过程中隆升并遭受剥蚀;刘家沟组二段砂岩的物源区为岩浆弧与循环造山带之间的过渡环境,反映了华北克拉通与蒙古褶皱带之间的碰撞造山作用已进入尾声,燕山带中段开始发育以薄皮式逆冲-褶皱作用为主的构造变形;刘家沟组三、四段砂岩的物源区为循环造山带环境,此时华北克拉通与蒙古褶皱带之间的相对运动结束,华北克拉通北缘的陆-陆碰撞造山带最终形成;和尚沟组和二马营组砂岩的构造环境为抬升的基底,反映了燕山带已经转入了印支期板内造山作用阶段,在区域性近N-S向的挤压-逆冲作用下,一系列厚皮式和薄皮式逆冲-褶皱构造将太古界变质基底和较老的地层推覆到新的地层之上,并在剥蚀作用下出露于地表;而后,侏罗纪火山岩喷发,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隆升的太古界基底及元古界-中生界地层之上。对营子盆地同构造沉积的研究确定了燕山带中段一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印支期板内造山运动的存在。该期构造运动以近南北向挤压-逆冲作用为主,在燕山带中段形成了一系列走向近东西向的厚皮式或薄皮式逆冲-褶皱构造。结合前人对区域印支期花岗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推测燕山带中段印支期构造运动的活动时限为222~191Ma。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1章 绪论  9-22
  1.1 前言  9-10
  1.2 研究区交通及地理位置  10-11
  1.3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11-13
  1.4 盆地分析的意义和同构造沉积的研究方法  13-20
    1.4.1 盆地分析与区域构造解析的关系  13-14
    1.4.2 同构造沉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14-15
    1.4.3 同构造沉积的研究方法  15-18
    1.4.4 D ickinson 三角图解  18-20
  1.5 完成的工作量  20-22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2-45
  2.1 燕山中段区域构造格局  22-26
    2.1.1 丰宁-隆化断裂  24
    2.1.2 平泉-古北口断裂  24-25
    2.1.3 密云-喜峰口-青龙断裂  25-26
  2.2 区域地层  26-33
    2.2.1 太古界  26
    2.2.2 中上元古界  26-29
    2.2.3 古生界  29-31
    2.2.4 中生界  31-33
    2.2.5 新生界  33
  2.3 岩浆岩  33-36
    2.3.1 侵入岩  33-35
    2.3.2 火山岩  35-36
  2.4 研究区主要断层及褶皱构造  36-42
    2.4.1 大北山-宋杖子逆冲-褶皱构造  36-39
    2.4.2 东山-三道沟逆冲-褶皱构造  39
    2.4.3 庙沟-狮子庙正断层  39-42
  2.5 燕山中段主要的区域构造事件  42-45
    2.5.1 华北-蒙古联合板块形成阶段  42
    2.5.2 印支期构造运动  42-43
    2.5.3 燕山期构造运动  43-44
    2.5.4 早白垩世伸展构造  44-45
第3章 营子盆地三叠系砂岩物源分析  45-56
  3.1 刘家沟-二马营组水动力条件  45-48
  3.2 物源区构造环境研究  48-56
    3.2.1 分析方法  48
    3.2.2 分析结果  48-56
第4章 燕山中段印支期构造事件  56-62
  4.1 营子盆地印支期构造演化过程  56-58
  4.2 印支期板内造山运动的时代探讨  58-60
  4.3 燕山带中段构造演化过程  60-62
第5章 结论  62-63
致谢  63-64
参考文献  64-69
个人简历  69-70

相似论文

  1. 辽西南部侏罗纪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过程,P542
  2. 辽西牛营子—郭家店盆地晚侏罗世土城子组同构造沉积研究,P512.2
  3. 南天山库车前陆盆地中—西段挤压盐构造及同构造沉积地层研究,P618.13
  4. 大兴安岭中南部二叠纪砂岩物源分析对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P548
  5. 基于雷达影像活动断裂信息提取方法与示范应用研究,P542.3
  6. 桐柏碰撞造山带及其邻区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P542
  7. 雪峰山构造系统印支期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P542.2
  8. 华南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P542.2
  9.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构造变形研究,P542
  10. 祥云推覆构造地质特性及动力学分析,P542.2
  11. 大巴山前陆构造带叠加变形研究,P542
  12. 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P542
  13. 车镇凹陷新生代成盆—成藏构造过程及华北克拉通破坏,P542
  14. 济阳坳陷孔店组转型期构造演化对原型盆地的控制影响研究,P542.3
  15. 弥渡、巍山盆地中更新世地质特征及其演化,P542
  16. 攀钢西昌钒钛钢铁新基地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P542
  17.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断裂分布的分形分析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P542.3
  18. 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及与邻区对比,P542.1
  19. 豫西毛堂群SHRIMP定年、大地构造属性及其对扬子地块裂解的约束,P542
  20. 玛多—甘德断裂活动性研究,P542.3
  21. 琼东南盆地断裂组合样式及其变形机制模拟分析,P54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构造运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