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弥渡、巍山盆地中更新世地质特征及其演化

作 者: 马宏杰
导 师: 张世涛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右旋走滑拉分盆地 阶地 沉积相 热释光测年 演化阶段 弥渡 巍山
分类号: P5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弥渡巍山盆地位于扬子准地台(Ⅰ)和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Ⅳ)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大地构造位置极为特殊。弥渡盆地位于红河断裂带的北东处,巍山盆地位于红河断裂带的南西处,两盆地属于走滑拉分盆地。本文以弥渡、巍山盆地各阶地沉积物为研究重点,并对其进行热释光测年,来分析山脉的隆升速率、盆地的形成演化和沉积环境演变等情况。通过野外调查,发现在弥渡、巍山盆地之间的山脉两侧发育了各种类型的阶地,其沉积物主要为更新统松毛坡组(Qps),岩性主要为灰、灰黄、紫、紫红色中—厚层状砾岩、砂砾岩、砂岩为主,夹灰黑、灰白、褐色粘土岩、粉砂岩和数层煤层。阶地类型为基座阶地。弥渡盆地共发育五级阶地,其分布情况为:Ⅰ级阶地主要分布于盆地西侧冷官营-小家营-奇家营一带,高程在1690m-1750m之间,热释光测年值为200.48±22.05Ka;Ⅲ阶地主要分布于盆地西侧大红箐-龙华寺-三甲村-三合中村一带,高程在1750m-1830m之间,热释光测年值为239.06±26.30Ka,隆升速率为0.23m/ka;Ⅳ阶地主要分布于盆地西侧平安庄、大纪罗、三合上村等地,高程在1900m-2100m之间,热释光测年值为320.85±35.29Ka,隆升速率为0.59m/ka;V阶地分布于盆地西侧大树坪、小纪罗、天目山等地,高程在2150m-2250m之间,热释光测年值为332.07±36.59Ka,隆升速率为0.042m/ka。巍山盆地共发育四级阶地,其分布情况为:Ⅰ级阶地主要分布于盆地南侧的热水塘处,其高程为1661m,根据热释光测年为118.64±13.05Ka,隆升速率为0.134m/ka;Ⅱ级阶地在盆地西侧分布于南山村-向旭下村-向阳中村一带,盆地东侧分布于黄乐村-瓦窑村一带,热释光测年值为137.23±15.09K,隆升速率为0.25m/ka;Ⅲ级阶地主要分布于盆地东侧的新村-河上湾-东厂-小禾里-谢家村-琪盘山-石龙山一带,呈狭长条带分布,高程在1750m-1900m之间,热释光测年值为258.52±28.44Ka,隆升速率为1.46m/ka;Ⅳ级阶地主要分布于盆地东侧的李青元、小黄草坝、黄草坝等地,高程在2050m-2200m之间,热释光测年值为511.35±56.25Ka,隆升速率为0.86m/ka。通过对山脉隆升速率的分析可知:巍山盆地与弥渡盆地之间的分水岭地带形成于50万年来的差异性升降运动,两侧隆升速率基本相当,而且表现出早期快速隆升,晚期隆升速率减缓的趋势。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弥渡盆地共有5次间隙隆升阶段,巍山盆地共有4次间隙隆升阶段。弥渡盆地发展演化阶段:(1)332.07±36.59Ka至320.85±35.29Ka期间为湖泊相沉积,气候温和,浅水等环境;(2):320.85±35.29Ka至239.06±26.30 Ka期间为洪积扇堆积-河流相-浅湖-半深湖-浅湖-沼泽-三角洲相的沉积环境,共分两个旋回。(3):239.06±26.30 Ka至200.48±22.05Ka期间为湖泊近岸沉积;(4)200.48±22.05Ka至10Ka期间为湖泊近岸-沼泽-河湖相-湖泊近岸-浅湖-湖泊近岸的沉积环境。巍山盆地演化阶段:(1):511.35±56.25Ka至258.52±28.44Ka期间为洪积扇沉积。其沉积相从下往上依次为洪积扇(扇根)-洪积扇(扇中)-洪积扇(扇端)-河流沼泽相沉积,气候温和,植被茂盛。(2):258.52±28.44Ka至137.23±15.09Ka期间为河流相沉积。(3):137.23±15.09Ka至118.64±13.05Ka期间底部为湖泊近岸-沼泽相沉积,往上出现3个洪积扇(扇根)-洪积扇(扇中)-洪积扇(扇端)由细变粗的进积型的反旋回层序,说明当时盆地处于紧缩状态;(4):118.64±13.05Ka至lOKa期间为河流相沉积。弥渡、巍山盆地属于走滑拉分盆地,是在红河断裂带右旋走滑拉伸作用下形成的。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6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  9-13
    1.1.1 盆地研究动态  9-10
    1.1.2 青藏高原的研究动态  10-11
    1.1.3 哀牢山和红河断裂带的研究动态  11-13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4
    1.3.1 研究内容  13-14
    1.3.2 技术路线  14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4-16
第二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理环境  16-35
  2.1 研究区位置及自然地理  16-18
  2.2 大地构造背景简介  18-22
  2.3 区域地层  22-25
  2.4 区域岩浆活动  25-26
  2.5 区域构造  26-32
    2.5.1 金沙江—红河深(大)断裂  26-30
    2.5.2 程海—宾川大断裂  30-31
    2.5.3 巍山断裂带  31-32
  2.6 新生代地质演化  32-35
第三章 弥渡、巍地区更新统的分布及地层特征  35-58
  3.1 弥渡、巍山盆地周缘阶地分布特征及阶地类型  35-39
  3.2 弥渡、巍山盆地周缘阶地地层特征  39-54
    3.2.1 Ⅰ级阶地的更新统特征  39-42
    3.2.2 Ⅱ级阶地的更新统特征  42-45
    3.2.3 Ⅲ级阶地的更新统特征  45-47
    3.2.4 Ⅳ级阶地的更新统特征  47-53
    3.2.5 Ⅴ级阶地的更新统特征  53-54
  3.3 弥渡、巍山盆地周缘阶地的更新统年代学研究  54-58
    3.3.1 热释光测年原理  54-55
    3.3.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55
    3.3.3 热释光年代学分析  55-58
第四章 弥渡、巍地区晚更新世的盆地演化  58-66
  4.1 盆地形成背景与形成机制探讨  58-62
    4.1.1 红河断裂带晚更新世活动与盆地演化  58-62
  4.2 山脉隆升速率与演化阶段分析  62-66
    4.2.1 山脉隆升速率分析  62-63
    4.2.2 弥渡、巍山盆地演化阶段分析  63-66
第五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66-68
  5.1 结论  66-67
  5.2 不足  67-68
致谢  68-69
参考文献  69-74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74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南泥湾八连沟—金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P618.13
  3. 栖霞蓬莱群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P512.2
  4. 中国北方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与油气资源关系,P618.13
  5. 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演变研究,P931.1
  6. 南宫凹陷中、新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研究,P618.13
  7.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纪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8. 韦2断块精细油藏描述,P618.13
  9. 弥渡地区喜马拉雅期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演化,P588.1
  10. 弥渡地区上古生界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分析,P618.13
  11. 环渤海湾地区石炭—二叠纪关键成煤期岩相古地理恢复,P618.11
  12. 澳大利亚Vulcan次盆南部Puffin组深水沉积体系展布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P618.13
  13. 乌尔逊凹陷乌南地区南屯组层序特征研究,P618.13
  14. 资源型山地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TU984.113
  15. 鄯善油田三间房组沉积特征研究,P512.2
  16. 乌尔逊凹陷乌北次洼铜体庙组沉积特征研究,P618.13
  17. 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南屯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P512
  18. 乌尔逊凹陷乌北次洼南屯组沉积特征研究,P618.13
  19. 鄯善油田储层特征,P618.13
  20. 贝中地区大磨拐河组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构造运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